智能地球物理基础与应用场景探索
¥139.80定价
作者: 肖立志等
出版时间:2025-12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375224
- 1-1
- 540805
- 16开
- 2025-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近几年发表的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领域中应用的代表性论文为基础,包括四个部分,详细介绍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地球物理、地震资料智能处理、地震资料智能解释及测井资料智能解释等,涵盖地震勘探和测井地层评价的主要环节。__eol__ 本书充分展示人工智能与地球物理的有机结合,呈现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显著的应用效果,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可用作地球物理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生产人员参考。__eol__
目录
前 言__eol__以大数据、深度学习、超强算力为基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具有全局性变革和颠覆性潜力的技术体系,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逆转地改变着地球物理领域科学研究的问题域和范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在能源资源领域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由肖立志教授担任院长,刘洋、马坚伟、陆文凯等担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指导教师。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和油气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点,并凝练四个优先发展方向,即智能地球物理、智能油气井工程、智能管网及石油石化领域数据治理。随着油气人工智能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等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版相关教育教学参考书提上了我们工作的重要议程。同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2022年批准成立智能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并推选马坚伟教授担任主任委员,肖立志教授等担任副主任委员,陆文凯、刘洋等担任委员。对于智能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来说,通过研讨会和出版物来传播、普及和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凝练科学问题、推动学科发展,是我们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__eol__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决定以肖立志、刘洋、马坚伟、陆文凯及其团队近几年发表的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领域中应用的相关论文为基础,遴选出部分代表性成果,并编辑成书,以满足油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及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对相关知识和进展的迫切需求。我们把在地球物理领域应用和发展的人工智能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带来的变革统称为“智能地球物理”。本书的第一部分为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地球物理,包含三篇论文,分别介绍数字化转型的逻辑与策略以及如何推动石油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机器学习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融合及可解释性问题,以及深度学习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第二部分为地震资料智能处理,包含十六篇论文,介绍地震初至智能拾取、多种噪声智能压制、地震数据智能插值、速度谱智能解释、速度模型智能建立等;第三部分为地震资料智能解释,包含八篇论文,介绍断层、盐丘和地震相自动识别,以及波阻抗智能反演和AVO智能反演等;第四部分为测井资料智能解释,包含三篇论文,介绍测井资料智能预测储层参数。__eol__本书内容和结构由肖立志、刘洋设计,肖立志、刘洋、马坚伟、陆文凯提供相关论文初稿,陈桂、大卫、邓丁丁、邸希、董子龙、康晶、李钦昭、马江涛、孙宇航、田文彬、王静、席念旭、许静怡、杨菲、杨添微、姚菊琴、张浩然、张梦柯、张宓、张毅博等对英文论文初稿进行翻译和编辑,刘洋对翻译稿进行校对,最后由肖立志、刘洋统稿。由于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海涵和批评指正。我们将根据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持续改进。__eol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