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1-10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以下为《作物田间技术与生物学观察》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9787565524417
  • 1版
  • 422852
  • 44246471-5
  • 平装
  • 16开
  • 2021-10
  • 530
  • 352
  • S505
  • 植物生产
  • 本科
内容简介
作物生产实验实践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培养学生农事操作技能、基础理论认知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实践环节。本书编写以大田作物为对象,以作物形态类型、器官发生时序性与生长发育特征和生育进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作物认知与生物学特征观察的鉴别标准;以播前准备、田间生产诊断与管理技术、测产与收获为田间技术的编写主线,重点介绍农事操作的原理、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此外,介绍了作物田间研究方法与现代农业技术,突出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是专为全国农林院校农学及其相关专业本科、专科学生设计的专业实践课教材,也可用作非农学专业学生以及从事农业科研、管理及推广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1  第一节 作物与作物的分类1   一、作物的概念1   二、作物的分类1  第二节 禾谷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4   一、禾谷类作物共性的形态特征4   二、麦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5   三、玉米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12   四、粟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17   五、水稻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19   六、其他禾谷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23  第三节 食用豆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26   一、食用豆类作物共性的形态特征26   二、主要食用豆类作物的形态特征28  第四节 薯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32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32   二、马铃薯的形态特征34   三、其他薯类作物的形态特征35  第五节 油料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37   一、花生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37   二、油菜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40   三、其他油料作物的形态特征42  第六节 纤维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45   一、棉花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45   二、麻类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48  第七节 糖料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50   一、甜菜的形态特征51   二、甘蔗的形态特征52   三、其他糖料作物的形态特征53  第八节 特用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54   一、烟草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54   二、药用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55   三、能源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63   四、香料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63  第九节 饲料与绿肥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64   一、豆科饲料与绿肥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64   二、禾本科饲料与绿肥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67   三、水生型饲料与绿肥作物形态特征与类型识别68  复习思考题69 第二章 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观察71  第一节 主要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时序性观察71   一、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1   二、玉米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3   三、水稻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4   四、棉花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5   五、花生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7   六、冬油菜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8   七、大豆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79   八、甘薯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82   九、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观察与田间调查83  第二节 主要作物生长发育性状考查84   一、冬小麦生长发育性状考查84   二、玉米生长发育性状考查86   三、水稻生长发育性状考查88   四、棉花生长发育性状考查92   五、花生生长发育性状考查96   六、冬油菜生长发育性状考查98   七、大豆生长发育性状考查101   八、甘薯生长发育性状考查103   九、马铃薯生长发育性状考查104  第三节 主要作物结实器官的分化发育观察106   一、作物幼穗或花芽分化发育的一般特征106   二、冬小麦幼穗分化、开花、籽粒形成与灌浆的特征观察与考查108   三、玉米幼穗分化、籽粒形成与灌浆的特征观察与考查111   四、水稻幼穗分化、籽粒形成与灌浆的特征观察与考查113   五、棉花花芽分化、开花与棉铃生长的观察116   六、大豆花芽分化与荚果和籽粒生长的观察118   七、花生花芽分化与荚果和籽粒生长的观察120   八、油菜花芽分化与角果和籽粒生长的观察123  复习思考题125 第三章 作物产量测定和经济性状考查127  第一节 作物产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127   一、作物产量测定的原理127   二、作物产量测定的时机、方法与步骤129  第二节 主要作物产量测定的方法131   一、小麦的产量测定131   二、玉米的产量测定132   三、水稻的产量测定134   四、棉花的产量测定136   五、花生的产量测定138   六、油菜的产量测定139   七、大豆的产量测定141   八、甘薯的产量测定142   九、马铃薯的产量测定143  第三节 主要作物的经济性状考查145   一、小麦的经济性状考查145   二、玉米的经济性状考查147   三、水稻的经济性状考查148   四、棉花的经济性状考查150   五、花生的经济性状考查151   六、油菜的经济性状考查153   七、大豆的经济性状考查155   八、甘薯的经济性状考查156   九、马铃薯的经济性状考查158  复习思考题161 第四章 作物生产的主要环节162  第一节 整地162   一、农田耕作法162   二、起垄与作畦164   三、主要作物的整地165  第二节 播种169   一、种子发芽率的测定169   二、播前的种子处理171   三、播期、播量及播种方式的确定174   四、冬小麦的播种176   五、玉米的播种177   六、棉花的播种177   七、花生的播种178   八、油菜的播种179   九、大豆的播种180   十、马铃薯种薯切块、催芽和播种181  第三节 作物的育苗与移栽182   一、育苗和苗床管理182   二、水稻的育秧和插秧184   三、棉花的育苗和移栽185   四、油菜的育苗和移栽186   五、甘薯的育苗和栽秧188  第四节 田间管理191   一、冬小麦的田间管理191   二、玉米的田间管理194   三、水稻的田间管理197   四、棉花的田间管理200   五、花生的田间管理204   六、油菜的田间管理207   七、大豆的田间管理209   八、甘薯的田间管理210   九、马铃薯的田间管理212  第五节 收获与贮藏214   一、冬小麦的收获与贮藏214   二、玉米的收获与贮藏216   三、水稻的收获与贮藏217   四、棉花的成熟与收获218   五、花生的收获与贮藏219   六、油菜的收获与贮藏220   七、大豆的成熟收获与贮藏221   八、甘薯的收获与贮藏222   九、马铃薯的收获与贮藏224  复习思考题225 第五章 作物田间管理专项技术226  第一节 田间施肥技术要点226   一、施肥原则226   二、肥料种类226   三、施肥量的估算(养分均衡施肥估算法)230   四、施肥方法232   五、作物对养分需求特性234   六、冬小麦的施肥技术236   七、玉米的施肥技术237   八、水稻的施肥技术238   九、棉花的施肥技术239   十、花生的施肥技术240   十一、油菜的施肥技术241   十二、大豆的施肥技术242   十三、甘薯的施肥技术243   十四、马铃薯的施肥技术243  第二节 田间灌溉技术要点244   一、灌溉量与灌溉方式244   二、冬小麦的灌溉技术247   三、玉米的灌溉技术248   四、水稻的灌溉技术250   五、棉花的灌溉技术251   六、花生的灌溉技术252   七、油菜的灌溉技术253   八、大豆的灌溉技术254   九、甘薯的灌溉技术255   十、马铃薯的灌溉技术256  第三节 作物化学控制技术要点258   一、作物化学控制基本概念、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与施用方法258   二、小麦化学控制栽培技术262   三、玉米化学控制防倒栽培技术264   四、水稻化学控制栽培技术264   五、棉花化学控制技术266   六、花生控旺防倒丰产化学控制技术270   七、油菜化学控制技术271   八、大豆控旺防倒化学控制技术272   九、甘薯化学控制技术273   十、马铃薯化学控制技术274  第四节 病虫草害的防治275   一、病害的防治275   二、虫害的防治287   三、草害的防治297  复习思考题302 第六章 作物田间研究方法与现代农业技术303  第一节 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案303   一、田间试验设计303   二、田间试验实施方案307   三、田间试验设计书的制订309  第二节 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研究方法310   一、生物观察法310   二、发育研究法311   三、生长分析法316   四、模拟模型研究法319  第三节 作物田间调查抽样方法和试验数据分析320   一、田间调查抽样的方法321   二、田间实验原始资料的整理与文字总结324  第四节 现代农业技术326   一、农业生物技术326   二、作物表型影像技术328   三、智慧农业技术331   四、虚拟农业技术333   五、现代农业纳米生物学技术334  复习思考题336 参考文献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