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377326
- 4版
- 404813
- 67254791-6
- 平膜
- 16开
- 2021-03
- 313
- 196
- 艺术学
- 设计学
- ①TS941.2
- 纺织服装类
- 高职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服装设计学的相关概念 1
一、基本概念 1
二、服装设计的三要素 3
三、服装设计的原则 4
第二节服装设计的特性及发展状况 5
一、服装设计的特性 5
二、服装设计具有综合性 6
三、服装设计的发展 6
第三节服装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7
一、服装设计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7
二、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9
思考与练习 10
第二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11
第一节点、线、面的使用 11
一、点的使用 11
二、线的使用 14
三、面的使用 17
四、体在服装中的表现 18
第二节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19
一、对称 19
二、对比 21
三、比例 23
四、均衡 27
五、节奏 27
六、夸张 28
七、主次 29
八、强调 30
九、统一 31
思考与练习 34
第三章服装设计的方法 35
第一节设计灵感与创意 35
一、设计灵感 35
二、设计创意 36
第二节服装设计的思维方式 36
一、常规思维 36
二、逆向思维 36
三、自由思维 37
四、意向思维 40
第三节服装设计的构思方法 42
一、联想法 42
二、仿生法 42
三、借鉴与模仿的方法 43
第四节服装设计的出发点 45
一、从设计主题出发 45
二、从设计风格出发 46
三、从功能出发 46
四、从色彩出发 47
五、从造型出发 48
六、从图案纹样出发 48
七、从材料出发 50
八、从工艺出发 50
第五节服装设计的主要方法 52
一、同型异构法 52
二、整体法 53
三、局部法 53
四、反对法 54
五、组合法 55
六、加减法 55
七、追踪法 56
八、调研法 56
九、限定法 57
十、变更法 57
第六节服装构思的表达方法 58
一、图稿的形式 58
二、实物形式 58
思考与练习 60
第四章服装的造型设计 61
第一节服装造型与人体的关系 61
一、男性人体的特征 62
二、女性人体的特征 62
三、人体与服装造型的关系 62
第二节服装造型与廓形的关系 65
一、服装廓形的特点 65
二、服装结构线的设计 71
第三节常见的服装造型手段 75
一、填充法 75
二、缠裹法 76
三、堆积法 76
四、折叠法 76
五、支撑法 76
六、剪切法 77
七、镂空法 78
八、系扎法 78
思考与练习 78
第五章服装的局部设计 79
第一节服装局部设计与整体设计的关系 79
第二节服装部件的设计 80
一、领子的造型 80
二、衣袖的设计 84
三、衣袋的设计 86
四、其他局部设计 88
思考与练习 90
第六章服装的面料与色彩 91
第一节常见的服装面料 91
一、面料的常用材质 91
二、面料的选用与造型的关系 100
第二节服装的色彩 106
一、色彩与面料 106
二、色彩与图案 108
三、色彩的运用原则 108
四、流行色与常用色 111
思考与练习 116
第七章服装设计的分类 117
第一节常见的服装分类方法 117
一、按性别年龄分类 117
二、按季节气候分类 119
三、按用途分类 119
四、按民族分类 122
五、按流通层次分类 123
六、按设计目的分类 124
七、按风格分类 125
第二节分类服装设计的意义与原则 127
一、分类服装设计的意义 127
二、分类服装设计的原则 127
第三节服装的分类设计 127
一、职业装设计 127
二、休闲装设计 133
三、礼服设计 137
四、内衣以及家居服装设计 145
五、针织类服装设计 148
六、童装设计 152
第四节服装的系列设计 158
一、系列设计的概念 158
二、系列设计的要点 159
三、服装系列设计的形式 160
思考与练习 164
第八章现代服装的设计程序 165
第一节服装设计定位 165
一、品牌市场的定位 165
二、品牌设计风格及产品类别定位 170
三、营销策略的定位 172
四、产品的发展规划 173
第二节品牌成衣的设计步骤 176
一、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176
二、设计理念及主题的确立 176
三、样品的试制 177
四、产品推向市场 177
五、产品的推广 177
思考与练习 178
第九章服装的流行 179
第一节服装流行的原因 179
一、自然因素 180
二、社会因素 180
三、生理因素 184
四、心理因素 184
第二节服装流行的规律 185
一、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185
二、极限回归的规律 186
第三节服装流行的传播媒介 187
一、发布会及各种展示 188
二、媒体传播 188
三、公众人物的引导 191
四、大众传播 192
第四节服装流行的预测 193
一、服装流行预测的重要性 193
二、预测的方法 194
思考与练习 195
参考文献 196
第一节服装设计学的相关概念 1
一、基本概念 1
二、服装设计的三要素 3
三、服装设计的原则 4
第二节服装设计的特性及发展状况 5
一、服装设计的特性 5
二、服装设计具有综合性 6
三、服装设计的发展 6
第三节服装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7
一、服装设计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7
二、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9
思考与练习 10
第二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11
第一节点、线、面的使用 11
一、点的使用 11
二、线的使用 14
三、面的使用 17
四、体在服装中的表现 18
第二节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19
一、对称 19
二、对比 21
三、比例 23
四、均衡 27
五、节奏 27
六、夸张 28
七、主次 29
八、强调 30
九、统一 31
思考与练习 34
第三章服装设计的方法 35
第一节设计灵感与创意 35
一、设计灵感 35
二、设计创意 36
第二节服装设计的思维方式 36
一、常规思维 36
二、逆向思维 36
三、自由思维 37
四、意向思维 40
第三节服装设计的构思方法 42
一、联想法 42
二、仿生法 42
三、借鉴与模仿的方法 43
第四节服装设计的出发点 45
一、从设计主题出发 45
二、从设计风格出发 46
三、从功能出发 46
四、从色彩出发 47
五、从造型出发 48
六、从图案纹样出发 48
七、从材料出发 50
八、从工艺出发 50
第五节服装设计的主要方法 52
一、同型异构法 52
二、整体法 53
三、局部法 53
四、反对法 54
五、组合法 55
六、加减法 55
七、追踪法 56
八、调研法 56
九、限定法 57
十、变更法 57
第六节服装构思的表达方法 58
一、图稿的形式 58
二、实物形式 58
思考与练习 60
第四章服装的造型设计 61
第一节服装造型与人体的关系 61
一、男性人体的特征 62
二、女性人体的特征 62
三、人体与服装造型的关系 62
第二节服装造型与廓形的关系 65
一、服装廓形的特点 65
二、服装结构线的设计 71
第三节常见的服装造型手段 75
一、填充法 75
二、缠裹法 76
三、堆积法 76
四、折叠法 76
五、支撑法 76
六、剪切法 77
七、镂空法 78
八、系扎法 78
思考与练习 78
第五章服装的局部设计 79
第一节服装局部设计与整体设计的关系 79
第二节服装部件的设计 80
一、领子的造型 80
二、衣袖的设计 84
三、衣袋的设计 86
四、其他局部设计 88
思考与练习 90
第六章服装的面料与色彩 91
第一节常见的服装面料 91
一、面料的常用材质 91
二、面料的选用与造型的关系 100
第二节服装的色彩 106
一、色彩与面料 106
二、色彩与图案 108
三、色彩的运用原则 108
四、流行色与常用色 111
思考与练习 116
第七章服装设计的分类 117
第一节常见的服装分类方法 117
一、按性别年龄分类 117
二、按季节气候分类 119
三、按用途分类 119
四、按民族分类 122
五、按流通层次分类 123
六、按设计目的分类 124
七、按风格分类 125
第二节分类服装设计的意义与原则 127
一、分类服装设计的意义 127
二、分类服装设计的原则 127
第三节服装的分类设计 127
一、职业装设计 127
二、休闲装设计 133
三、礼服设计 137
四、内衣以及家居服装设计 145
五、针织类服装设计 148
六、童装设计 152
第四节服装的系列设计 158
一、系列设计的概念 158
二、系列设计的要点 159
三、服装系列设计的形式 160
思考与练习 164
第八章现代服装的设计程序 165
第一节服装设计定位 165
一、品牌市场的定位 165
二、品牌设计风格及产品类别定位 170
三、营销策略的定位 172
四、产品的发展规划 173
第二节品牌成衣的设计步骤 176
一、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176
二、设计理念及主题的确立 176
三、样品的试制 177
四、产品推向市场 177
五、产品的推广 177
思考与练习 178
第九章服装的流行 179
第一节服装流行的原因 179
一、自然因素 180
二、社会因素 180
三、生理因素 184
四、心理因素 184
第二节服装流行的规律 185
一、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185
二、极限回归的规律 186
第三节服装流行的传播媒介 187
一、发布会及各种展示 188
二、媒体传播 188
三、公众人物的引导 191
四、大众传播 192
第四节服装流行的预测 193
一、服装流行预测的重要性 193
二、预测的方法 194
思考与练习 195
参考文献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