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铁道出版社
- 9787113271091
- 2版
- 364849
- 66259965-3
- 平装
- 16开
- 2020-08
- 462
- 312
- 工学
- 机械工程
- U463
- 汽车制造类
- 高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写,系统介绍了现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发动机基本知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发动机冷却系与润滑系、发动机点火系与起动系、汽车的排放净化、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汽车车身、汽车电气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简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实用、好用的原则,重点突出国产轿车结构,内容涉及面广,并体现了汽车新技术的应用;知识点与技能点要求明确,理论描述简明,图文并茂。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以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汽车技术培训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实用、好用的原则,重点突出国产轿车结构,内容涉及面广,并体现了汽车新技术的应用;知识点与技能点要求明确,理论描述简明,图文并茂。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以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汽车技术培训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汽车发展概况 1
1.2 汽车定义与分类 2
1.3 国产汽车编号规则 5
1.4 汽车的总体构造 6
1.5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7
1.6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8
小结 9
思考题 9
第2章 发动机基本知识 10
2.1 发动机结构基本术语 10
2.2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1
2.2.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1
2.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3
2.2.3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 14
2.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4
2.4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16
2.4.1 动力性指标 16
2.4.2 经济性指标 16
2.4.3 速度特性 17
2.4.4 发动机的工况与负荷 17
2.5 汽车发动机的种类与编号规则 18
2.5.1 汽车发动机的种类 18
2.5.2 发动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18
小结 19
思考题 19
第3章 曲柄连杆机构 20
3.1 概述 20
3.1.1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 20
3.1.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20
3.2 机体组 21
3.2.1 气缸体 21
3.2.2 气缸盖和气缸垫 24
3.2.3 油底壳 27
3.3 活塞连杆组 28
3.3.1 活塞 28
3.3.2 活塞环 31
3.3.3 活塞销 33
3.3.4 连杆 34
3.4 曲轴飞轮组 36
3.4.1 曲轴 36
3.4.2 曲轴扭转减振器 39
3.4.3 飞轮 41
小结 42
思考题 42
第4章 配气机构 43
4.1 配气机构的功用与配气相位 43
4.1.1 功用 43
4.1.2 配气相位 43
4.2 配气机构种类 45
4.3 配气机构的组成 47
4.3.1 气门组 48
4.3.2 气门传动组 52
4.3.3 气门间隙 57
4.4 可变配气相位 58
4.4.1 可变配气相位的优点 58
4.4.2 链张紧式可变进气相位 58
4.4.3 叶片驱动式可变进气相位 60
小结 62
思考题 62
第5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63
5.1 概述 63
5.1.1 汽油 63
5.1.2 可燃混合气成分及其形成 64
5.1.3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
性能的影响 64
5.1.4 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
成分的要求 64
5.1.5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 65
5.1.6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组成 65
5.2 汽油供给系统 66
5.2.1 汽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6
5.2.2 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7
5.3 空气供给与废气排出系统 70
5.3.1 主要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70
5.3.2 可变进气系统 72
5.3.3 废气蜗轮增压系统 73
5.4 电子控制系统 74
5.4.1 电子控制系统的种类 74
5.4.2 电子控制系统功用 74
5.4.3 缸外喷射电子控制系统 75
5.4.4 缸内直喷电子控制系统 82
5.4.5 发动机可变排量技术 84
小结 84
思考题 85
第6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86
6.1 概述 86
6.1.1 柴油 86
6.1.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87
6.1.3 燃烧室 88
6.2 传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89
6.2.1 传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89
6.2.2 柱塞式喷油泵柴油供给系统 89
6.2.3 分配式喷油泵柴油供给系统 93
6.3 电子控制柴油机喷射系统 96
6.3.1 电子控制柴油机的优点 96
6.3.2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97
6.3.3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的种类 98
小结 102
思考题 102
第7章 发动机冷却系与润滑系 103
7.1 发动机冷却系 103
7.1.1 概述 103
7.1.2 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循环 105
7.1.3 水冷系的主要部件 106
7.2 发动机润滑系 113
7.2.1 概述 113
7.2.2 润滑系的组成 115
7.2.3 润滑系油路 116
7.2.4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118
7.2.5 曲轴箱通风 124
小结 125
思考题 126
第8章 发动机点火系与起动系 127
8.1 汽油机点火系 127
8.1.1 点火系的功用 127
8.1.2 点火系的种类与组成 127
8.1.3 微机控制点火系 129
8.1.4 点火系的主要部件 130
8.2 发动机起动系 131
8.2.1 起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131
8.2.2 起动机 132
8.2.3 控制装置 135
小结 136
思考题 136
第9章 汽车的排放净化 137
9.1 概述 137
9.1.1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 137
9.1.2 汽车排放污染源 138
9.2 汽油车的排放净化 138
9.2.1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138
9.2.2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 139
9.2.3 降低汽油车废气排放的措施 140
9.3 柴油车的排放净化 144
9.3.1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144
9.3.2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
影响因素 145
9.3.3 降低柴油车废气排放的措施 147
小结 148
思考题 149
第10章 汽车传动系 150
10.1 概述 150
10.1.1 传动系的功用 150
10.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150
10.2 离合器 153
10.2.1 离合器的功用与分类 153
10.2.2 膜片弹簧离合器 154
10.2.3 离合器操纵机构 157
10.3 手动变速器 159
10.3.1 变速器的功用与种类 159
10.3.2 普通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160
10.3.3 二轴式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161
10.3.4 三轴式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166
10.3.5 同步器 168
10.3.6 变速器操纵机构 171
10.3.7 分动器 174
10.4 自动变速器 176
10.4.1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与种类 176
10.4.2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176
10.4.3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183
10.4.4 电控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 184
10.5 万向传动装置 185
10.5.1 万向传动装置功用与组成 185
10.5.2 万向节 186
10.5.3 传动轴 189
10.6 驱动桥 190
10.6.1 功用、组成、种类 190
10.6.2 主减速器 191
10.6.3 差速器 192
10.6.4 半轴 194
小结 195
思考题 195
第11章 汽车行驶系 196
11.1 概述 196
11.1.1 行驶系的功用 196
11.1.2 行驶系的组成 196
11.2 车架 197
11.2.1 边梁式车架 197
11.2.2 中梁式车架 198
11.2.3 半车架 198
11.2.4 承载式车身 199
11.3 车桥 199
11.3.1 转向桥 199
11.3.2 转向驱动桥 201
11.3.3 支持桥 203
11.3.4 转向轮定位 203
11.4 车轮与轮胎 207
11.4.1 车轮 207
11.4.2 轮胎 209
11.5 悬架 212
11.5.1 悬架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212
11.5.2 悬架的主要部件 213
11.5.3 非独立悬架 218
11.5.4 独立悬架 220
11.5.5 电控悬架 224
小结 224
思考题 225
第12章 汽车转向系 226
12.1 概述 226
12.1.1 转向系的功用 226
12.1.2 转向系的类型 226
12.1.3 转向中心、转弯半径、转向盘
自由行程 227
12.2 机械转向系 228
12.2.1 转向操纵机构 228
12.2.2 转向器 228
12.2.3 转向传动机构 230
12.3 动力转向系 231
12.3.1 动力转向系的功用与类型 231
12.3.2 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系 232
12.3.3 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系 232
12.3.4 动力转向系部件 235
12.3.5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 236
小结 237
思考题 238
第13章 汽车制动系 239
13.1 概述 239
13.1.1 制动系的功用、组成及类型 239
13.1.2 对制动系的要求 240
13.1.3 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240
13.2 液压制动系 241
13.2.1 液压制动回路 241
13.2.2 制动主缸 242
13.2.3 制动轮缸 244
13.2.4 真空助力器 245
13.2.5 车轮制动器 247
13.3 气压制动系统 253
13.3.1 气压式制动回路 253
13.3.2 空气压缩机及调压阀 254
13.3.3 制动阀 254
13.3.4 制动气室 256
13.3.5 凸轮式制动器 259
13.4 制动防滑转系统 260
13.4.1 附着系数与车轮滑移率的关系 260
13.4.2 防滑控制系统 261
13.4.3 制动防抱死系统 261
13.4.4 电子稳定程序 264
13.5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265
13.5.1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功能 265
13.5.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266
小结 267
思考题 268
第14章 汽车车身 269
14.1 概述 269
14.1.1 车身的功用与组成 269
14.1.2 车身的种类 269
14.2 车身壳体结构与门窗 272
14.2.1 轿车车身 272
14.2.2 客车车身 273
14.2.3 货车驾驶室和车厢 274
14.2.4 车门、车窗及附件 275
14.3 车身内部装置 276
14.3.1 汽车内饰 276
14.3.2 汽车座椅 276
14.3.3 仪表板与副仪表板 277
14.3.4 安全带 278
小结 279
思考题 279
第15章 汽车电气设备 280
15.1 电源系统 280
15.1.1 蓄电池 280
15.1.2 发电机 282
15.1.3 电压调节器 282
15.2 照明与信号系统 283
15.2.1 照明系统 283
15.2.2 信号系统 286
15.3 仪表与警报系统 287
15.3.1 仪表 287
15.3.2 警告灯 288
15.3.3 常用标志符号 288
15.4 汽车空调系统 288
15.4.1 汽车空调的功能 289
15.4.2 汽车空调的组成 289
15.4.3 汽车空调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290
15.4.4 制冷剂 291
15.5 风窗刮水器与风窗洗涤器 291
15.5.1 风窗刮水器 291
15.5.2 风窗洗涤器 293
15.6 汽车网络技术 293
15.6.1 控制器局域网CAN 294
15.6.2 局部互联协议LIN 294
15.6.3 整车网络系统 294
小结 295
思考题 296
第16章 新能源汽车简介 297
16.1 电动汽车 297
16.1.1 电动汽车定义 297
16.1.2 电动汽车的优点 297
16.1.3 组成与工作原理 297
16.2 混合动力汽车 299
16.2.1 混合动力汽车定义 299
16.2.2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 299
16.2.3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与工作原理 300
16.3 燃料电池汽车 301
16.3.1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301
16.3.2 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
与工作原理 302
小结 303
思考题 303
参考文献 304
1.1 汽车发展概况 1
1.2 汽车定义与分类 2
1.3 国产汽车编号规则 5
1.4 汽车的总体构造 6
1.5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7
1.6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8
小结 9
思考题 9
第2章 发动机基本知识 10
2.1 发动机结构基本术语 10
2.2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1
2.2.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1
2.2.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3
2.2.3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 14
2.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4
2.4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16
2.4.1 动力性指标 16
2.4.2 经济性指标 16
2.4.3 速度特性 17
2.4.4 发动机的工况与负荷 17
2.5 汽车发动机的种类与编号规则 18
2.5.1 汽车发动机的种类 18
2.5.2 发动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18
小结 19
思考题 19
第3章 曲柄连杆机构 20
3.1 概述 20
3.1.1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 20
3.1.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20
3.2 机体组 21
3.2.1 气缸体 21
3.2.2 气缸盖和气缸垫 24
3.2.3 油底壳 27
3.3 活塞连杆组 28
3.3.1 活塞 28
3.3.2 活塞环 31
3.3.3 活塞销 33
3.3.4 连杆 34
3.4 曲轴飞轮组 36
3.4.1 曲轴 36
3.4.2 曲轴扭转减振器 39
3.4.3 飞轮 41
小结 42
思考题 42
第4章 配气机构 43
4.1 配气机构的功用与配气相位 43
4.1.1 功用 43
4.1.2 配气相位 43
4.2 配气机构种类 45
4.3 配气机构的组成 47
4.3.1 气门组 48
4.3.2 气门传动组 52
4.3.3 气门间隙 57
4.4 可变配气相位 58
4.4.1 可变配气相位的优点 58
4.4.2 链张紧式可变进气相位 58
4.4.3 叶片驱动式可变进气相位 60
小结 62
思考题 62
第5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63
5.1 概述 63
5.1.1 汽油 63
5.1.2 可燃混合气成分及其形成 64
5.1.3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
性能的影响 64
5.1.4 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
成分的要求 64
5.1.5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 65
5.1.6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组成 65
5.2 汽油供给系统 66
5.2.1 汽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6
5.2.2 各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7
5.3 空气供给与废气排出系统 70
5.3.1 主要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70
5.3.2 可变进气系统 72
5.3.3 废气蜗轮增压系统 73
5.4 电子控制系统 74
5.4.1 电子控制系统的种类 74
5.4.2 电子控制系统功用 74
5.4.3 缸外喷射电子控制系统 75
5.4.4 缸内直喷电子控制系统 82
5.4.5 发动机可变排量技术 84
小结 84
思考题 85
第6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86
6.1 概述 86
6.1.1 柴油 86
6.1.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87
6.1.3 燃烧室 88
6.2 传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89
6.2.1 传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89
6.2.2 柱塞式喷油泵柴油供给系统 89
6.2.3 分配式喷油泵柴油供给系统 93
6.3 电子控制柴油机喷射系统 96
6.3.1 电子控制柴油机的优点 96
6.3.2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97
6.3.3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的种类 98
小结 102
思考题 102
第7章 发动机冷却系与润滑系 103
7.1 发动机冷却系 103
7.1.1 概述 103
7.1.2 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循环 105
7.1.3 水冷系的主要部件 106
7.2 发动机润滑系 113
7.2.1 概述 113
7.2.2 润滑系的组成 115
7.2.3 润滑系油路 116
7.2.4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 118
7.2.5 曲轴箱通风 124
小结 125
思考题 126
第8章 发动机点火系与起动系 127
8.1 汽油机点火系 127
8.1.1 点火系的功用 127
8.1.2 点火系的种类与组成 127
8.1.3 微机控制点火系 129
8.1.4 点火系的主要部件 130
8.2 发动机起动系 131
8.2.1 起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131
8.2.2 起动机 132
8.2.3 控制装置 135
小结 136
思考题 136
第9章 汽车的排放净化 137
9.1 概述 137
9.1.1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其危害 137
9.1.2 汽车排放污染源 138
9.2 汽油车的排放净化 138
9.2.1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138
9.2.2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 139
9.2.3 降低汽油车废气排放的措施 140
9.3 柴油车的排放净化 144
9.3.1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成因 144
9.3.2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主要
影响因素 145
9.3.3 降低柴油车废气排放的措施 147
小结 148
思考题 149
第10章 汽车传动系 150
10.1 概述 150
10.1.1 传动系的功用 150
10.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150
10.2 离合器 153
10.2.1 离合器的功用与分类 153
10.2.2 膜片弹簧离合器 154
10.2.3 离合器操纵机构 157
10.3 手动变速器 159
10.3.1 变速器的功用与种类 159
10.3.2 普通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160
10.3.3 二轴式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161
10.3.4 三轴式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166
10.3.5 同步器 168
10.3.6 变速器操纵机构 171
10.3.7 分动器 174
10.4 自动变速器 176
10.4.1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与种类 176
10.4.2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176
10.4.3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183
10.4.4 电控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 184
10.5 万向传动装置 185
10.5.1 万向传动装置功用与组成 185
10.5.2 万向节 186
10.5.3 传动轴 189
10.6 驱动桥 190
10.6.1 功用、组成、种类 190
10.6.2 主减速器 191
10.6.3 差速器 192
10.6.4 半轴 194
小结 195
思考题 195
第11章 汽车行驶系 196
11.1 概述 196
11.1.1 行驶系的功用 196
11.1.2 行驶系的组成 196
11.2 车架 197
11.2.1 边梁式车架 197
11.2.2 中梁式车架 198
11.2.3 半车架 198
11.2.4 承载式车身 199
11.3 车桥 199
11.3.1 转向桥 199
11.3.2 转向驱动桥 201
11.3.3 支持桥 203
11.3.4 转向轮定位 203
11.4 车轮与轮胎 207
11.4.1 车轮 207
11.4.2 轮胎 209
11.5 悬架 212
11.5.1 悬架的作用、组成与分类 212
11.5.2 悬架的主要部件 213
11.5.3 非独立悬架 218
11.5.4 独立悬架 220
11.5.5 电控悬架 224
小结 224
思考题 225
第12章 汽车转向系 226
12.1 概述 226
12.1.1 转向系的功用 226
12.1.2 转向系的类型 226
12.1.3 转向中心、转弯半径、转向盘
自由行程 227
12.2 机械转向系 228
12.2.1 转向操纵机构 228
12.2.2 转向器 228
12.2.3 转向传动机构 230
12.3 动力转向系 231
12.3.1 动力转向系的功用与类型 231
12.3.2 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系 232
12.3.3 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系 232
12.3.4 动力转向系部件 235
12.3.5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 236
小结 237
思考题 238
第13章 汽车制动系 239
13.1 概述 239
13.1.1 制动系的功用、组成及类型 239
13.1.2 对制动系的要求 240
13.1.3 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240
13.2 液压制动系 241
13.2.1 液压制动回路 241
13.2.2 制动主缸 242
13.2.3 制动轮缸 244
13.2.4 真空助力器 245
13.2.5 车轮制动器 247
13.3 气压制动系统 253
13.3.1 气压式制动回路 253
13.3.2 空气压缩机及调压阀 254
13.3.3 制动阀 254
13.3.4 制动气室 256
13.3.5 凸轮式制动器 259
13.4 制动防滑转系统 260
13.4.1 附着系数与车轮滑移率的关系 260
13.4.2 防滑控制系统 261
13.4.3 制动防抱死系统 261
13.4.4 电子稳定程序 264
13.5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265
13.5.1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功能 265
13.5.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266
小结 267
思考题 268
第14章 汽车车身 269
14.1 概述 269
14.1.1 车身的功用与组成 269
14.1.2 车身的种类 269
14.2 车身壳体结构与门窗 272
14.2.1 轿车车身 272
14.2.2 客车车身 273
14.2.3 货车驾驶室和车厢 274
14.2.4 车门、车窗及附件 275
14.3 车身内部装置 276
14.3.1 汽车内饰 276
14.3.2 汽车座椅 276
14.3.3 仪表板与副仪表板 277
14.3.4 安全带 278
小结 279
思考题 279
第15章 汽车电气设备 280
15.1 电源系统 280
15.1.1 蓄电池 280
15.1.2 发电机 282
15.1.3 电压调节器 282
15.2 照明与信号系统 283
15.2.1 照明系统 283
15.2.2 信号系统 286
15.3 仪表与警报系统 287
15.3.1 仪表 287
15.3.2 警告灯 288
15.3.3 常用标志符号 288
15.4 汽车空调系统 288
15.4.1 汽车空调的功能 289
15.4.2 汽车空调的组成 289
15.4.3 汽车空调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290
15.4.4 制冷剂 291
15.5 风窗刮水器与风窗洗涤器 291
15.5.1 风窗刮水器 291
15.5.2 风窗洗涤器 293
15.6 汽车网络技术 293
15.6.1 控制器局域网CAN 294
15.6.2 局部互联协议LIN 294
15.6.3 整车网络系统 294
小结 295
思考题 296
第16章 新能源汽车简介 297
16.1 电动汽车 297
16.1.1 电动汽车定义 297
16.1.2 电动汽车的优点 297
16.1.3 组成与工作原理 297
16.2 混合动力汽车 299
16.2.1 混合动力汽车定义 299
16.2.2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 299
16.2.3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与工作原理 300
16.3 燃料电池汽车 301
16.3.1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301
16.3.2 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
与工作原理 302
小结 303
思考题 303
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