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风景园林概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9787565524547
  • 1-1
  • 363679
  • 16开
  • 2021年4月
  • 450
  • TU986.2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为9章,以全面阐述风景园林知识为基础,从风景园林概述、风景园林发展简史、风景园林环境与构成要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到风景园林景观分析与评价、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程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各论,再到深入阐释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现代风景园林发展与探索等,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够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习层次的人员需要。本书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风景园林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可作为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人文地理学、环境艺术设计、旅游管理与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1部分 风景园林总论 第1章 风景园林概述   1.1 风景园林释义 1.1.1 风景 1.1.2 园林 1.1.3 风景园林   1.2 现代风景园林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1.2.1 西方现代风景园林 1.2.2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   1.3 现代风景园林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1.3.1 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 1.3.2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1.3.3 风景园林生态学应用 1.3.4 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 1.3.5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1.3.6 风景园林技术科学   1.4 风景园林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分 1.4.1 与建筑学的联系与区分 1.4.2 与城乡规划学的联系与区分 1.4.3 与生态学的联系与区分 1.4.4 与美学的联系与区分 第2章 风景园林发展简史   2.1 中国风景园林发展 2.1.1 中国古典园林 2.1.2 中国近代园林 2.1.3 中国现代园林   2.2 日本风景园林发展 2.2.1 日本古典园林 2.2.2 日本近现代园林   2.3 西方风景园林发展 2.3.1 伊斯兰园林 2.3.2 意大利园林 2.3.3 法国园林 2.3.4 英国园林 2.3.5 美国园林   2.4 近现代风景园林发展趋势 2.4.1 自然生态为核心 2.4.2 地域景观为特征 2.4.3 场地精神为基础 2.4.4 景观空间为骨架 2.4.5 简约设计为手法 第3章 风景园林环境与构成要素   3.1 风景园林环境要素 3.1.1 气候 3.1.2 土壤 3.1.3 地质 3.1.4 水文 3.1.5 野生动物 3.1.6 植物 3.1.7 人文 3.1.8 其他要素 3.1.8.3 固体废弃物污染   3.2 风景园林构成要素 3.2.1 地形 3.2.2 水体 3.2.3 植物 3.2.4 建筑 3.2.5 园路及铺装 3.2.6 园林设施 第4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4.1 风景园林生态学 4.1.1 相关概念 4.1.2 风景园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1.3 风景园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 4.1.4 风景园林生态系统构建与管理   4.2 人居环境学 4.2.1 人居背景 4.2.2 人居活动 4.2.3 人居建设   4.3 人体工程学 4.3.1 基本概述 4.3.2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4.3.3 人体工程学在风景园林的应用   4.4 风景园林艺术法则 4.4.1 变化与统一 4.4.2 对比和协调 4.4.3 节奏与韵律 4.4.4 比例与尺度 4.4.5 对称与均衡 4.4.6 比拟与联想   4.5 风景园林造景手法 4.5.1 主景与配景 4.5.2 夹景与框景 4.5.3 对景与抑景 4.5.4 实景与虚景 4.5.5 俯景与仰景 4.5.6 前景与背景   4.6 风景园林艺术布局 4.6.1 静态空间构图 4.6.2 动态序列布局 4.6.3 风景园林色彩布局 第5章 风景园林景观分析与评价   5.1 景观评价概念 5.1.1 缘起 5.1.2 概念 5.1.3 意义   5.2 景观调查与分析 5.2.1 景观调查 5.2.2 景观分析   5.3 景观评价四大学派 5.3.1 专家学派 5.3.2 心物学派 5.3.3 认知学派 5.3.4 经验学派 5.3.5 学派比较   5.4 风景园林景观分析评价方法 5.4.1 层次分析法 5.4.2 灰色关联度法 5.4.3 主成分分析法 5.4.4 语义差别法 5.4.5 景观功能分析法   5.5 风景园林景观分析评价应用 5.5.1 风景名胜区、旅游渡假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5.5.2 国土、区域、乡村景观体系 5.5.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5.4 综合性园区开发 5.5.5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5.5.6 城市滨水带规划设计 5.5.7 城市公园设计 5.5.8 城市广场设计 第2部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各论 第6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程序   6.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6.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 6.2.1 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6.2.2 风景园林基地调查 6.2.3 风景园林基地分析   6.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 6.3.1 设计任务书分析 6.3.2 基地调查与分析 6.3.3 设计方案构思 6.3.4 详细设计阶段 6.3.5 施工图分类及设计内容   6.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图纸类型 6.4.1 总体规划设计图 6.4.2 竖向设计图 6.4.3 种植设计图 6.4.4 立面图 6.4.5 剖面图 6.4.6 透视图 6.4.7 鸟瞰图   6.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表现技法 6.5.1 手绘图 6.5.2 仪器绘图 6.5.3 计算机绘图 第7 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各论   7.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1.1 基本概念 7.1.2 城市绿地系统组成 7.1.3 城市绿地分类 7.1.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7.1.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7.1.6 城市绿化树种规划   7.2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设计 7.2.1 绿地防灾避险概念 7.2.2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分类 7.2.3 绿地防灾避险规划理论 7.2.4 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   7.3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7.3.1 基本概念 7.3.2 城市公园发展概述 7.3.3 城市公园分类 7.3.4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7.3.5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理论   7.4 道路附属绿地设计 7.3.1 设计原则 7.4.2 行道树绿化设计 7.4.3 分车带绿化设计 7.4.4 交通岛绿化设计   7.5 居住区绿地设计 7.5.1 基本概念 7.5.2 设计原则 7.5.3 居住区绿地设计   7.6 城市广场用地设计 7.6.1 基本概念 7.6.2 城市广场发展概述 7.6.3 城市广场分类 7.6.4 广场设计原则 7.6.5 城市广场设计   7.7 绿道规划设计 7.7.1 基本概念 7.7.2 发展历程 7.7.3 功能类型 7.7.4 绿道规划设计   7.8 风景名胜区规划 7.8.1 基本概念 7.8.2 风景名胜区功能 7.8.3 风景名胜区类型 7.8.4 规划程序与内容 第3部分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第8章 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   8.1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 8.1.1 土方工程 8.1.2 管线工程 8.1.3 水景工程 8.1.4 园路工程 8.1.5 种植工程 8.1.6 假山工程 8.1.7 生态修复工程   8.2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8.2.1 工程项目的立项报批 8.2.2 工程勘察设计阶段 8.2.3 工程建设准备与实施阶段 8.2.4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8.2.5 工程项目后评估阶段   8.3 风景园林工程管理 8.3.1 风景园林工程概预算 8.3.2 风景园林工程招投标 8.3.3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3.4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8.3.5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监理 8.3.6 风景园林工程竣工验收 第4部分 新时代风景园林发展与实践 第9章 现代风景园林发展与探索   9.1 国家公园规划建设 9.1.1 基本概念 9.1.2 目的意义 9.1.3 国家公园规划   9.2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9.2.1 乡村问题与乡村规划 9.2.2 乡村规划基本特征 9.2.3 乡村规划体系构建   9.3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风景园林 9.3.1 “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 9.3.2 “乡村振兴”与风景园林   9.4 森林康养景观研究 9.4.1 概念 9.4.2 理论基础 9.4.3 研究内容 9.4.4 森林康养效益   9.5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风景园林 9.5.1 背景 9.5.2 内涵 9.5.3 特征 9.5.4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趋势   9.6 可持续发展风景园林 9.6.1 低碳型风景园林 9.6.2 节约型风景园林   9.7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乡景观 9.7.1 大数据景观内涵 9.7.2 大数据景观特征 9.7.3 大数据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进展 9.7.4 大数据风景园林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