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五版)(另售配学习指导书) / 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108.00定价
作者: 黄达,张杰
出版时间:2020-0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278278
- 5-6
- 320345
- 41246105-5
- 16开
- 2020-03
- 1277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经管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金融学》(曾用名《货币银行学》)是国内金融学科领域的经典教材,其初创伴随新中国金融学科之肇建,随后顺应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助力中国教师实现“在中国大学讲台讲述中国金融故事”之愿望。如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经济金融变局,本教材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水平。本教材第五版的修订延续和拓展了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讲述“中国金融故事”的既有传统,熔金融学基本原理和中国货币金融实践于一炉,合理整合了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逻辑框架和知识体系。本教材适用于大学金融学类以及经济学科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金融从业者以及需要系统了解、掌握金融知识的一般读者。
目录
导 论 金融学的内容、结构及演进 /1
第一篇 货币、信用与金融 /5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7
第一节 初识货币/7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8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11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17
第五节 货币界说/22
第六节 货币制度/27
附录一 人民币制度的建立/32
附录二 货币消亡问题/33
专栏一 中国央行出手整治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36
专栏二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弥天大谎/36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38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38
第二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44
第三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47
第四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51
第五节 汇率的决定/56
第六节 人民币汇率问题/63
附录一 超主权货币问题/67
附录二 最优货币区与欧元/68
专 栏 中国与布雷顿森林会议/70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72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72
第二节 利 息/74
第三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77
第四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82
第五节 现代信用的内容与形式/87
第六节 国际信用/94
第七节 信用缺失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97
附 录 资金流量分析/99
专 栏 中国全面启动信用社会建设/103
第四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105
第一节 金融及其涵盖的领域/105
第二节 金融范畴的形成/108
第三节 金融范畴的界定/110
第二篇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113
第五章 金融中介体系 /115
第一节 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范围/115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117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122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135
附录一 银行国有化的理论和苏联的实践/142
附录二 中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144
附录三 1978―2019年中国金融改革/146
第六章 存款货币银行 /152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52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155
第三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157
第四节 金融创新/160
第五节 不良债权/164
第六节 存款保险制度/168
第七节 银行与产业/171
第八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175
第七章 中央银行 /178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17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184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92
附 录 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始末/196
专栏一 “中国人民银行”名称的诞生记/198
专栏二 特朗普对美联储加息“不高兴”/199
第八章 金融市场 /201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201
第二节 货币市场/207
第三节 衍生工具市场/213
第四节 投资基金/217
第五节 外汇市场/224
第六节 黄金市场/227
第七节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231
第九章 资本市场 /237
第一节 股票市场/237
第二节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240
第三节 长期债券与长期债券市场/244
第四节 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248
第五节 证券价格与证券价格指数/249
第六节 资本市场的效率/251
附录一 股份公司/254
附录二 中国资本市场B股与H股诞生记/256
专 栏 恒生指数/257
第十章 金融体系结构 /259
第一节 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259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两种结构/262
第三节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再论证/269
第四节 中介与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274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276
附 录 影子银行/280
第十一章 金融基础设施 /282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要素/282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283
第三节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288
第四节 金融业标准/290
专栏一 公允价值/294
专栏二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295
第三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 /297
第十二章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299
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299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306
第三节 利率的作用/312
第十三章 货币需求 /315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315
第二节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323
第三节 货币需求面面观/326
第四节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330
专 栏 1∶8的来历/335
第十四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37
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337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340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351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358
专 栏 货币乘数与大萧条/360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 /363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363
第二节 经济主体行为与货币供给/371
第三节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376
第四节 “超额”货币及其反映的规律 /379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383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383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388
第三节 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论探索/394
附 录 总供求均衡分析/398
专 栏 存量与流量/401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404
第一节 国际收支/404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412
第三节 国际储备/416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419
第五节 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426
第六节 对外收支与市场总供求/431
附 录 马歇尔勒纳条件与J曲线效应/433
专 栏 汇丰银行与中国近代的国际融资/434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37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437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441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446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449
第五节 通货膨胀对策/456
第六节 通货紧缩/459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462
附录二 对翻译的经济学词汇不要就中文望文生义/463
第十九章 货币政策 /465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465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475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488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495
第五节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500
专 栏 正确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507
第二十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509
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509
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514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518
第四节 国债与货币供给/520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525
第六节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528
附 录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533
第二十一章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 /539
第一节 汇率的作用与风险/539
第二节 政策冲突与搭配/542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和政策协调/547
附 录 开放经济的模型/556
第四篇 金融运行的微观机制 /559
第二十二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561
第一节 利率的度量/561
第二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566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569
第二十三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576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576
第二节 证券价值评估/583
第三节 资产定价模型/586
第四节 期权定价模型/590
第五节 无套利均衡与风险中性定价/594
第二十四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600
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600
第二节 资本结构/606
第三节 公司治理/611
专 栏 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618
第二十五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620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620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626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633
第四节 网络银行/639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642
专 栏 理财产品纠偏仍在途中/652
第五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 /655
第二十六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 /657
第一节 两个两分框架/657
第二节 虚拟资本/661
第三节 货币中性抑或非中性/667
第二十七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71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671
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680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683
第四节 普惠金融/690
附 录 若干发达国家的金融改革/697
专 栏 拥有银行账户的意义/698
第二十八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700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700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705
第三节 金融危机/709
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715
第五节 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720
附 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723
第二十九章 金融监管 /730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7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735
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741
第四节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749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组织/753
第六节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基本内容/756
第七节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展望/762
附 录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763
专栏一 顺周期性/765
专栏二 跨国银行监管与巨额罚单/765
附 录 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768
参考文献 /780
第一篇 货币、信用与金融 /5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7
第一节 初识货币/7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8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11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17
第五节 货币界说/22
第六节 货币制度/27
附录一 人民币制度的建立/32
附录二 货币消亡问题/33
专栏一 中国央行出手整治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36
专栏二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弥天大谎/36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38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38
第二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44
第三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47
第四节 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51
第五节 汇率的决定/56
第六节 人民币汇率问题/63
附录一 超主权货币问题/67
附录二 最优货币区与欧元/68
专 栏 中国与布雷顿森林会议/70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72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72
第二节 利 息/74
第三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77
第四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82
第五节 现代信用的内容与形式/87
第六节 国际信用/94
第七节 信用缺失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秩序/97
附 录 资金流量分析/99
专 栏 中国全面启动信用社会建设/103
第四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105
第一节 金融及其涵盖的领域/105
第二节 金融范畴的形成/108
第三节 金融范畴的界定/110
第二篇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113
第五章 金融中介体系 /115
第一节 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范围/115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117
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122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135
附录一 银行国有化的理论和苏联的实践/142
附录二 中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144
附录三 1978―2019年中国金融改革/146
第六章 存款货币银行 /152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52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155
第三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157
第四节 金融创新/160
第五节 不良债权/164
第六节 存款保险制度/168
第七节 银行与产业/171
第八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175
第七章 中央银行 /178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17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184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92
附 录 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始末/196
专栏一 “中国人民银行”名称的诞生记/198
专栏二 特朗普对美联储加息“不高兴”/199
第八章 金融市场 /201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201
第二节 货币市场/207
第三节 衍生工具市场/213
第四节 投资基金/217
第五节 外汇市场/224
第六节 黄金市场/227
第七节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231
第九章 资本市场 /237
第一节 股票市场/237
第二节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240
第三节 长期债券与长期债券市场/244
第四节 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248
第五节 证券价格与证券价格指数/249
第六节 资本市场的效率/251
附录一 股份公司/254
附录二 中国资本市场B股与H股诞生记/256
专 栏 恒生指数/257
第十章 金融体系结构 /259
第一节 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259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两种结构/262
第三节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再论证/269
第四节 中介与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274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276
附 录 影子银行/280
第十一章 金融基础设施 /282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要素/282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283
第三节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288
第四节 金融业标准/290
专栏一 公允价值/294
专栏二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295
第三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 /297
第十二章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299
第一节 利率及其种类/299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306
第三节 利率的作用/312
第十三章 货币需求 /315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315
第二节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323
第三节 货币需求面面观/326
第四节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330
专 栏 1∶8的来历/335
第十四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37
第一节 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337
第二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340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351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358
专 栏 货币乘数与大萧条/360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 /363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363
第二节 经济主体行为与货币供给/371
第三节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376
第四节 “超额”货币及其反映的规律 /379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383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383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388
第三节 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论探索/394
附 录 总供求均衡分析/398
专 栏 存量与流量/401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404
第一节 国际收支/404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412
第三节 国际储备/416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419
第五节 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426
第六节 对外收支与市场总供求/431
附 录 马歇尔勒纳条件与J曲线效应/433
专 栏 汇丰银行与中国近代的国际融资/434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37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437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441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446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449
第五节 通货膨胀对策/456
第六节 通货紧缩/459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462
附录二 对翻译的经济学词汇不要就中文望文生义/463
第十九章 货币政策 /465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465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475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488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495
第五节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500
专 栏 正确理解“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507
第二十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509
第一节 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509
第二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相互联系的历史演变/514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518
第四节 国债与货币供给/520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525
第六节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528
附 录 IS-LM模型及其基础理论框架/533
第二十一章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与协调 /539
第一节 汇率的作用与风险/539
第二节 政策冲突与搭配/542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和政策协调/547
附 录 开放经济的模型/556
第四篇 金融运行的微观机制 /559
第二十二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561
第一节 利率的度量/561
第二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566
第三节 利率期限结构/569
第二十三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 /576
第一节 风险与资产组合/576
第二节 证券价值评估/583
第三节 资产定价模型/586
第四节 期权定价模型/590
第五节 无套利均衡与风险中性定价/594
第二十四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600
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600
第二节 资本结构/606
第三节 公司治理/611
专 栏 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618
第二十五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620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620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626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633
第四节 网络银行/639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642
专 栏 理财产品纠偏仍在途中/652
第五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 /655
第二十六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 /657
第一节 两个两分框架/657
第二节 虚拟资本/661
第三节 货币中性抑或非中性/667
第二十七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71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671
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680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683
第四节 普惠金融/690
附 录 若干发达国家的金融改革/697
专 栏 拥有银行账户的意义/698
第二十八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700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700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705
第三节 金融危机/709
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715
第五节 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720
附 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723
第二十九章 金融监管 /730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7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735
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741
第四节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749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组织/753
第六节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基本内容/756
第七节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展望/762
附 录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763
专栏一 顺周期性/765
专栏二 跨国银行监管与巨额罚单/765
附 录 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768
参考文献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