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9-0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以下为《物联网通信》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531319
  • 1-1
  • 320636
  • 48210352-0
  • 16开
  • 2019-09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TN915
  • 互联网
  • 本科
作者简介

陈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江苏省计算机教育专委会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研究组成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物联网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了南航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创建和验收,主持并完成了物联网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负责建设了“物联网工程g家级实践教育基地”、“物联网技术与安全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联网工程江苏省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先后承担了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现代计算机网络”项目的建设及江苏省“研究生网络课程群实践体系改革与实现”教改项目,讲授的课程包括研究生的高等计算机网络,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出版的教材包括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物联网通信》、江苏省重点教材《网络安全》等。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物联网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概念,然后着重介绍了本书对物联网通信环节的理解,以及全书的组织思想。第二部分介绍了接触环节的通信技术,这是为了感知而进行的通信,主要包括标签RFID和导航等的通信技术。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重点介绍了末端网通信技术,包括有线、无线和无线Ad hoc网络通信技术。第六部分是接入网技术,包括一些主流的接入技术。数据接入因特网后,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鉴于物联网的数据往往体量巨大,传统的计算模式难以应对,所以云计算被提上浪潮,可以为物联网的大数据处理提供有利的支持,所以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云计算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一个云计算软件平台——Hadoop。

本书的d一个特点是尽量从物联网的角度来介绍各种通信技术,包括为很多通信技术都准备了应用的案例。其次,本书以物联网通信环节来组织教材内容,尽管可能并不一定准确,但是可以给用户一个较为清晰的架构。另外,本书尽量选取当前主要的通信技术,并且以算法介绍为主。最后,本书将各种通信基础知识融入到具体技术当中,可以避免枯燥、盲目的为了学习而学习。


目录

目录

第1部分引论

第1章概述3

1.1概念3

1.2物联网模型5

1.3传感器网络8

1.4USN体系结构和层次分析11

1.5物联网通信环节的划分15

1.6本书的组织思想17

第2章通信知识的回顾18

2.1网络体系结构18

2.2通信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22

第3章对物联网通信的分析26

3.1物联网的通信体系结构26

3.2物联网中物体的分析27

3.3物联网通信体系结构29

3.3.1通信模式29

3.3.2直接通信模式30

3.3.3网关通信模式31


第2部分接触环节的通信技术第4章RFID技术37

4.1RFID概述37

4.2RFID的工作原理39

4.3RFID的通信协议41

4.4ISO/IEC 180006B协议42

4.4.1概述43

4.4.2部件及通信流程43

4.4.3阅读器到标签的通信44

4.4.4标签到阅读器的通信47

4.5防止冲突算法49

4.5.1纯ALOHA算法49

4.5.2时隙ALOHA算法50

4.5.3帧时隙ALOHA算法51

4.5.4Type A的防冲突算法52

4.5.5Type B的防冲突算法54

4.5.6Type C的防冲突算法55

〖1〗〖1〗第5章无线电导航57

5.1概述57

5.2GPS58

5.2.1GPS的工作原理58

5.2.2GPS组成59

5.2.3GPS的通信技术61

5.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68

5.3.1概述68

5.3.2北斗一号70

5.3.3北斗二号、三号系统组成及工作机制74

5.3.4北斗通信技术74

第6章激光制导79

6.1概述79

6.2激光制导原理79

6.3激光制导编码82

6.3.1激光波束制导的编码83

6.3.2激光寻的制导的编码85

6.4反激光制导89


第3部分末端网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第7章串行接口通信95

7.1概述95

7.2RS232串行接口标准96

7.3其他串口技术98

第8章USB总线103

8.1USB概述103

8.2USB组成104

8.3USB的通信106

8.3.1USB的层次结构106

8.3.2USB传输方式107

8.3.3USB传输技术108

8.4USB的发展110

第9章现场总线113

9.1概述113

9.2CAN总线115

9.2.1CAN概述115

9.2.2CAN总线通信117

9.2.3CAN的数据链路层120

9.3其他现场总线技术123

第10章RFID阅读器相关通信技术126

10.1概述126

10.2韦根协议127

10.3IETF SLRRP130

10.4EPCglobal LLRP135

10.5RFID中间件138

10.6RFID网络相关应用141


第4部分末端网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底层技术第11章无线通信底层技术概述147

11.1物理层147

11.2数据链路层149

11.2.1概述149

11.2.2MAC子层相关通信协议151

第12章超宽带159

12.1概述159

12.2脉冲无线电161

12.3多频带OFDM163

第13章IrDA红外通信技术167

13.1概述167

13.2IrDA协议栈169

13.3IrLAP工作原理171

13.4其他应用协议174

第14章水下通信176

14.1概述176

14.2水声网络协议栈178

14.3物理层调制技术178

14.4MAC层技术182

第15章IEEE 802.15.4185

15.1概述185

15.2IEEE 802.15.4网络结构185

15.3IEEE 802.15.4协议栈187

15.3.1物理层187

15.3.2MAC层189

第16章数据链193

16.1概述193

16.2相关技术194

16.2.1多址接入技术194

16.2.2扩频技术196

16.2.3组网和集成197

16.3典型数据链198

16.3.1Link16198

16.3.2其他数据链206


第5部分末端网通信技术——Ad Hoc网络通信技术第17章自组织网络的概念213

17.1自组织网络概述213

17.2自组织网络的演化214

17.3自组织网络的体系结构216

第18章Ad Hoc网络219

18.1概述219

18.2Ad Hoc网络系统结构220

18.3Ad Hoc网络路由协议223

18.3.1DSDV路由算法226

18.3.2DSR协议231

18.3.3AODV协议235

第19章无线传感器网络241

19.1概述241

19.2路由协议242

19.2.1路由协议概述242

19.2.2SPIN协议245

19.2.3LEACH协议247

19.2.4PEGASIS协议251

19.3特殊的传感器网络253

第20章机会网络257

20.1概述257

20.2机会网络路由技术261

20.2.1机会网络路由技术概述261

20.2.2PROPHET算法264

20.2.3CMTS算法265

20.3车载自组织网络267

第21章蓝牙269

21.1概述269

21.2蓝牙协议体系结构270

21.3微微网与散射网273

21.4蓝牙的传输技术275

21.5散射网拓扑形成和路由算法281

第22章ZigBee290

22.1概述290

22.2ZigBee的组网291

22.3ZigBee体系结构293

22.4ZigBee路由算法296

22.4.1ClusterTree算法296

22.4.2AODVjr算法298

第23章6LoWPAN302

23.1概述302

23.26LoWPAN的网络结构和体系结构305

23.36LoWPAN的工作308

23.4路由算法312

23.4.1路由算法分类312

23.4.2RPL路由协议315

第24章其他无线技术321

24.1ZWave321

24.2MiWi无线网络协议325


第6部分接入网通信技术第25章有线接入方式331

25.1拨号上网331

25.2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334

25.3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接入337

25.4以太接入网技术339

25.5电力线上网342

25.6光纤接入技术345

第26章无线光通信349

26.1概述349

26.2光通信相关技术351

26.3特殊无线光通信357

第27章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360

27.1概述及系统组成360

27.2IEEE 802.11协议栈361

27.3相关发展366

第28章无线Mesh网络369

28.1概述369

28.2WMN结构370

28.3WMN路由372

28.3.1概述372

28.3.2RMAODV373

28.3.3基于树的路由协议375

28.3.4混合路由模式377

第29章蜂窝通信379

29.1概述379

29.2LTE系统381

29.34G物理层相关技术383

29.44G数据链路层相关技术389

第30章卫星通信394

30.1概述394

30.2IPoS协议396

30.3卫星通信相关技术398

30.4路由算法401

30.5卫星网实例403


第7部分互联网数据处理的应用层通信第31章云计算技术411

31.1概述411

31.2虚拟化技术416

31.3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419

31.3.1数据的存储和读取419

31.3.2海量数据处理技术421

31.3.3其他424

第32章Hadoop426

32.1概述426

32.2资源管理系统YARN427

32.2.1YARN的架构427

32.2.2YARN的工作流程429

32.3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430

32.3.1HDFS的架构430

32.3.2读文件的流程432

32.3.3写文件的流程432

32.4MapReduce433

32.5分布式数据库HBase435

参考文献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