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0-0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

以下为《化学与生活(配套电子课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358103
  • 1版
  • 293477
  • 49250746-2
  • 16开
  • 2020-03
  • 372
  • 228
  • 理学
  • 化学
  • O6-49
  • 化学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杨文,苏州大学材化部,副教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主讲《物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现代生活与化学》《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本科生课程。科研方向功能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迄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化学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学、用、玩等生活活动展开,包括化学与食品、化学与日用品、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与材料共5章内容。在编写方式上,尽可能避免比较专业的化学术语,力求做到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展开阐述,并配有一系列贴合内容的图片,增进阅读体验。
本书可作为具有中学化学基础的非化学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公选课教材,也可用作中学化学教师的拓展读物,中学生和科普爱好者等社会群体也可作为普通类型的科普性读物。

【编辑荐语】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侧重探讨化学与现代人的生活的各领域,尤其注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新材料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
本书旨在通过对现代人生活层面上的化学知识的介绍与讨论,使读者达到加深学科理解、拓宽知识领域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并引导读者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基本的科学素养。并通过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增加读者的化学知识和培养对化学的兴趣,进而增强分析、解释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目录
第一章 化学与食品 /1
第一节 概 述 1
一、食品分类 1
二、新概念食品 2
第二节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
一、六大营养素 3
二、生命体的能量来源 5
第三节 常见食物的成分及贮存 6
一、常见食物的成分 6
二、贮存和保鲜 8
第四节 饮品与化学 9
一、饮用水 9
二、豆浆、奶及其制品 12
三、酒 15
四、无酒精兴奋饮料 17
五、碳酸饮料 21
六、果汁饮料 22
七、功能饮料 23
第五节 食品添加剂 23
一、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24
二、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与安全使用 24
三、各种食品添加剂介绍 24
第六节 食品中有毒物质 33
一、生物性有毒物质 33
二、化学性有毒物质 34
第七节 化学与健康 36
一、平衡膳食 36
二、食疗学与药膳学 37
三、健康与长寿 41
四、减肥与健康 42
五、食物与血压 43
目 录
六、药物滥用与毒品 44
思考题 50

第二章 化学与日用品 /51
第一节 洗涤用品 51
一、洗涤用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51
二、洗涤剂的清洁作用机制 52
三、洗涤剂的组成 53
四、家用洗涤剂简介 56
五、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 59
六、洗涤用品与人类健康 60
第二节 化妆品 62
一、化妆品的发展史 62
二、化妆品的分类 63
三、化妆品的主要组成及功效 64
四、常用化妆品简介 70
五、化妆品与健康 78
第三节 消毒、杀虫用品 82
一、消毒剂 82
二、杀虫剂 87
第四节 文化用品 90
一、文房四宝 90
二、其他 95
第五节 娱乐用品 98
一、爆竹与鞭炮 98
二、烟花 98
三、烟幕 99
四、霓虹灯 100
五、荧光棒、荧光粉、反光粉 100
思考题 101

第三章 化学与能源 /102
第一节 能源的发展史 102
一、柴草时期 102
二、煤炭时期 102
三、石油时期 103
四、新能源时期 103
第二节 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 103
一、能源的分类 103
二、能源的转化 104
第三节 常规能源 105
一、煤炭 105
二、石油 109
三、天然气 111
四、水能 114
第四节 新能源 115
一、太阳能 115
二、氢能 120
三、核能 126
四、地热能 131
五、海洋能 133
六、风能 134
七、生物质能 136
第五节 化学电源 137
一、一次电池 138
二、二次电池 138
思考题 141

第四章 化学与环境 /142
第一节 大气污染与治理 142
一、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142
二、空气污染指数(API)和空气质量指数(AQI) 144
三、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现象 145
第二节 水体污染与防治 158
一、水污染物的来源 158
二、水体污染的危害 159
三、中国水污染现状 162
四、污水处理方法 162
第三节 土壤污染与治理 164
一、土壤污染原因 164
二、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165
三、土壤污染防治 166
第四节 室内环境污染及防治 168
一、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及特点 168
二、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169
三、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72
四、居室绿化与健康 173
五、健康居室的建立 174
思考题 174

第五章 化学与材料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一、材料发展的历史 176
二、材料的分类 178
第二节 家居材料 178
一、金属材料 179
二、陶瓷材料 183
三、塑料材料 186
四、荧光材料、光电材料 188
五、液晶显示材料、等离子材料、有机电致发光体材料 189
六、纳米材料 191
第三节 穿戴材料 194
一、纤维材料 194
二、皮革材料 201
三、橡胶材料 204
四、其他类 206
第四节 建筑材料 210
一、水泥 210
二、钢材 211
三、木材 212
四、玻璃 214
五、新型建材 218
第五节 信息材料 218
一、半导体材料 219
二、光纤材料 220
三、激光材料 222
四、磁记录材料 223
五、光存储材料 224
六、有机光电导材料 226
思考题 227

参考文献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