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2-07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钢结构基本原理(第2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9787307208544
  • 2版
  • 280255
  • 48259441-3
  • 平装
  • 16开
  • 2022-07
  • 595
  • 148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
  • 本科
作者简介
邵永松,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副理事长、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委员会成员,“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负责人,黑龙江省综合评标专家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理论、高层钢结构与轻型钢结构、钢结构工程检测与结构评价。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及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教学科研项目获奖12项;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2013)、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014)、哈尔滨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15)等。
  
  夏军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主任,民盟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主委,民盟徐州市委副主委,徐州市政协常委。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矿业大学教学名师,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高级访问学者及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高级研究学者。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项江苏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0多项企业委托的攻关项目。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荣获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荣获全国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60余篇;已授权国际及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中国煤炭学会矿山地面建筑分会副主任,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结构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学会抗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项目评审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更新了规范。本书内容包括概述、钢结构的连接、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等,在每章前给出了重点与难点,以实例详述其基本构件的设计步骤与计算公式的应用。本书内容新颖,密切结合我国现行的最新钢结构设计、施工、材料等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符合工程设计、施工实际需求。
目录
1 绪论
1.1 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1.2 钢结构的分类
1.2.1 依据构件受力性能分类
1.2.2 依据结构体系分类
1.3 钢结构的特点
1.4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1.5 钢结构的研究工作展望

2 钢结构的材料及性能
2.1 概述
2.2 钢材的生产
2.2.1 钢材的冶炼
2.2.2 钢材的组织构造和铸造缺陷
2.2.3 钢材的加工
2.3 钢结构所用钢材的力学性能
2.3.1 钢材的破坏形式
2.3.2 常温下钢材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2.3.3 钢材的冷弯性能
2.3.4 钢材的冲击韧性
2.4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2.4.1 化学成分的影响
2.4.2 焊接对钢材的影响
2.4.3 应力集中的影响
2.4.4 温度的影响
2.4.5 荷载类型的影响
2.5 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屈服条件
2.6 钢材的疲劳
2.6.1 疲劳破坏的特征
2.6.2 常幅疲劳
2.6.3 变幅疲劳
2.6.4 疲劳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2.7 钢的种类和钢材规格
2.7.1 钢的种类
2.7.2 钢材的规格
2.8 钢材的选用原则
独立思考

3 钢结构的连接
3.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3.2 焊接连接概述
3.2.1 焊接方法
3.2.2 焊缝形式和焊缝连接形式
3.2.3 焊缝施焊位置
3.2.4 焊缝缺陷和质量检验
3.3 角焊缝的构造与计算
3.3.1 角焊缝的构造要求
3.3.2 直角角焊缝的计算方法
3.3.3 直角角焊缝的计算
3.3.4 斜角角焊缝的计算
3.4 对接焊缝的构造与计算
3.4.1 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
3.4.2 对接焊缝的计算
3.5 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
3.5.1 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
3.5.2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3.5.3 焊接残余变形及应对措施
3.6 普通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与计算
3.6.1 普通螺栓的构造
3.6.2 普通螺栓连接的计算
3.7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3.7.1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
3.7.2 高强度螺栓的工作性能
3.7.3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计算
3.7.4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计算
3.7.5 高强度螺栓群受力计算
独立思考

4 轴心受力构件
4.1 概述
4.2 轴心受力构件的验算
4.2.1 强度验算
4.2.2 刚度验算
4.2.3 整体稳定性验算
4.3 无缺陷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
4.4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4.4.1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4.4.2 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计算方法
4.5 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
4.6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
4.6.1 整体稳定性计算
4.6.2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分肢的稳定性和强度计算
4.6.3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缀材设计
4.6.4 构件的横隔
4.6.5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步骤
4.7 轴心受压柱的柱头和柱脚
独立思考

5 受弯构件
5.1 受弯构件的应用及类型
5.2 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5.2.1 截面强度破坏
5.2.2 梁的强度
5.2.3 粱的刚度
5.3 梁的整体稳定
5.3.1 整体失稳破坏
5.3.2 粱的扭转
5.3.3 梁的弹性屈曲临界弯矩和整体稳定系数
5.3.4 梁整体稳定的保证和计算
5.4 梁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设计
5.4.1 局部失稳
5.4.2 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
5.4.3 腹板的局部稳定
5.4.4 加劲肋的构造和截面尺寸
5.5 型钢梁的设计
5.5.1 单向弯曲型钢梁
5.5.2 双向弯曲型钢梁
5.6 焊接组合梁的设计
5.6.1 截面选择
5.6.2 截面验算
5.6.3 组合梁截面沿长度方向的改变
5.6.4 焊接组合梁焊缝的计算
5.7 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5.7.1 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5.7.2 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
5.7.3 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
5.7.4 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组合梁的加劲肋设计
独立思考

6 拉弯和压弯构件
6.1 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截面形式
6.1.1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类型
6.1.2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截面形式
6.1.3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破坏形态与设计内容
6.2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6.2.1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准则
6.2.2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6.3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6.3.1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6.3.2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6.3.3 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计算
6.4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
6.4.1 受压翼缘的宽厚比
6.4.2 腹板的高厚比
6.5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设计
6.5.1 截面形式及选择
6.5.2 截面验算
6.5.3 构造规定
6.6 格构式压弯构件设计
6.6.1 截面形式
6.6.2 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稳定性
独立思考

7 桁架及屋盖
7.1 桁架的外形、腹杆体系和主要尺寸
7.1.1 桁架的外形与腹杆体系
7.1.2 桁架的主要尺寸
7.2 屋盖结构的组成及柱网和温度伸缩缝的布置
7.2.1 屋盖结构的组成
7.2.2 柱网和温度伸缩缝的布置
7.3 屋盖支撑系统
7.3.1 屋盖支撑的作用
7.3.2 屋盖支撑的类型和布置
7.3.3 屋盖支撑的构造及计算原则
7.4 屋架的荷载和内力计算
7.4.1 屋架的荷载
7.4.2 屋架杆件内力计算
7.5 桁架杆件截面的形式与构造要求
7.5.1 桁架杆件截面的形式
7.5.2 桁架杆件截面的构造要求
7.6 桁架杆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7.6.1 桁架杆件的计算长度
7.6.2 桁架杆件的容许长细比
7.7 桁架杆件的截面设计
7.8 桁架的节点设计
7.8.1 节点设计步骤和一般设计原则
7.8.2 节点计算和构造
7.9 支撑系统与屋架的连接节点
7.10 屋架施工详图
独立思考

附录
附录1 钢材和连接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2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
附录3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Pb的计算
附录4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录5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附录6 常用型钢规格表
附录7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附录8 各种截面回转半径的近似值
附录9 型钢螺栓线距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