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老爹妈思厨》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144726
  • 1-2
  • 279855
  • 平装
  • 2012年1月
  • 100
  • 280
  • I247.8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一群老爹妈的下厨心得,书中几十位老人家通过食物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单是食谱那么简单,而是渗着浓浓的人情味。本书收录了四十多个真实的故事。诸位“老香港”在二战前后从内地来香港定居,书中既有他们荡秋千、野外奔跑的童年往事、恋爱和结婚的甜蜜回忆,也有缕述他们在艰难时期的生活点滴。还有的是维系亲情的传统菜肴,像青红萝卜汤、黄糖芋头、糯米丸子等。书中也展示了精美的菜谱图片,作为公公婆婆对下一代的馈赠,也表示我们对这群长者的深切敬意。
  

目录
序言珍惜身边人/符荣师食物的身体记忆/小西味觉拾遗/小土访梁以瑚/小土与michael wolf午间小叙/杨阳食谱索引情 love 当年与财哥结婚时的嘉宾题名绣缎,对我来说,就是一张结婚证明书。/陈贺春 只见数艘“趸船”一字排列,这就是摆设数十席“爱筵”的地方。/黎慧珍 拜堂时,低着头,才仅仅在蒙面的盖头下见到丈夫拿着拜堂酒杯的手。/梁桂芳 第一次吃蜜饯鸡时,还有妹仔服侍着吃呢!/李浩然 郭素英苦日子 bitter days 窗外,警察在放烟雾弹。恐怖。我整天都不敢出外。/甘树英 日本军在船上给难民派发牛奶和一大条的长面包。/赖珍 那时候有日本军人带着剑枪来理发,吓得理发师傅手忙脚乱……/何淑芳 年仅十二岁的我刚刚踏上故土,便被亲父卖掉还债。/李妹女 不记得多少次要带着弟妹躲到山上……/高举浓 那些日子兵荒马乱,听着磨芝麻的声音,竟令人平静下来。/黄翠萍   都是捱回来的,算是很好的了。/袁宽儿时游戏 play 我们年纪小,最喜欢和朋友晚上守在椰树旁,等椰子蟹来吃椰子。/容梅仙 有一次,兄弟姐妹趁着妈妈不在家,偷偷跟邻居去放炮仗……/黄彩鸾 我家是种粟米的,顺理成章,我要帮忙看守粟米田。/李羡有 我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研究,诗词和历史当然滚瓜烂熟。/李继唐 我现在仍然保存以前穿的大襟衫。/梁崇婆婆女书 i am 在我的家庭,只有男生才有机会上学。/王玉英 ……就在那时决定“梳起不嫁”。/陆楮 同乡称我为“自由女”。/梁黄坚心边做边学 i learn 我是念护士的,曾是一位校医。/刘秀华 做了家庭主妇,才认真学煮饭。/梁绍锦 唐新瑶 到九广铁路工作,最先负责清洁火车头……/朱许紫 我年轻时曾帮手开饼铺。/麦张瑞意 你们知道大丰成鸡栏在哪里吗?/梁耀 日后我到商行工作,这一点日文倒派上用场。/潘女 我在五金厂工作了数十年,闲时爱与工友到荔枝角泳棚游夜水。/邓景 我八岁开始就到市集买菜,回家煮饭给家人吃。/骆群卿 一早起来与一班伙计坐车到元朗饮早茶,回来后就开始鬼佬茶市。/韩国旋 要善待伙计,善待他人。/卢简慧敏 气得胀鼓鼓时,我就画了很多鸡泡鱼,提醒自己要忍耐。/陈法兴回味 i taste 冬天时,每天四更起床烧柴煮饭,五更把丈夫叫醒吃“五更饭”。/李涧 电话还没有普及,都得靠接线生接驳。/周华英 回乡后,转行在街边摆档卖凉茶。/林琼 那时菜田叫作瓜地,什么都种。耕田的人种什么就吃什么。/周蝶 每一件衣服也相当宝贵。以我家为例,每人只有三件衣服……/侯丽棠 见到那些活生生的禾虫在蜷缩,吓得我不敢走近。/邓玉琴 每个人都会争吃鸡髀,我却不会去争。/游惠娇 绝大部分技巧都是从李太和方太的烹饪节目中和书上慢慢学回来的。/陈惠卿 这就是我家的出品,味道与别不同之处!/严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