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9-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马克思告别哲学的尝试(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263427
  • 1-1
  • 277610
  • 2019-07
  • 419
  • 428
  • B0-0
内容简介
本书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1841)和《未来哲学原理》(1843)发轫,经过对布鲁诺?鲍威尔1841-1843年的报刊类著作和论战类著作的讨论,转入卡尔?马克思1844年的著作,*后分析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本书的主题,在于一系列观念——人的本性、人的善好生活、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嬗变记”。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的主要作品进行梳理,考察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反哲学目标、马克思的共同体观念、马克思对于善好生活的描述,以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道德所做的批判,展现了马克思既努力揭示人类本性以及什么才是善好生活,试图对资本主义进行规范性批判,也极力避免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避免陷入形而上学观念的尝试。
目录
导论1.青年黑格尔派的主题2.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哲学的不满3.文本的价值4.章节概述第1章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1.基督教批判的内容2.基督教批判的方法3.比较4.精神之自然科学家第2章 费尔巴哈对哲学的批判1.哲学的地位2.哲学批判的方法3.哲学批判的目标4.问题5.前身6.结语第3章 布鲁诺·鲍威尔1.自我意识2.国家和市民社会3.宗教批判4.采取批判家立场5.评价第4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上):自我实现1.类存在:产品2.类存在:享受3.人与对象的关系4. 类存在:不朽5.人的自我实现活动第5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中):共同体的结构1.相互成全2.充当类的中介3.共同体的题外话第6章 1844年的马克思(下): 证成难题1.劳动者对其真正本性的无知2.证成难题3.共产主义者的目标和信念难题4.1844年的马克思对哲学的批判5.当前的问题第7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基本关系和基本取向2.第十一条3.劳动4.实践的唯心主义解读5.第一步的难题6.第六条第8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上):再反哲学1.几点一般性评论2.青年黑格尔派批判3.经验性确证4.反哲学Ⅰ5.反哲学Ⅱ6.转变第9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善好生活及1844年以来的转变1.分工2.共同体3.自主活动4.1844年以来的转变第10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下):道德批判(与回归哲学)1.道德的问题所在2.社会学论点3.强社会学论点与结构性论点4.共产主义条件下的道德和道德哲学5.《形态》能否证成对于资本主义的谴责?6.回归哲学结论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