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理论与实践
¥58.00定价
作者: 刘静,刘昊,程艳,张厉,雷鸣
出版时间:2017-12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9787307198524
- 275595
- 2017-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3D打印已成为战略资源,其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制造业综合能力。所以我国需要制定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计划,促进该项技术快速发展,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技术追赶或者超越;并且利用新工业革命到来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加速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本书通过追述打印技术的演变历程,总结出打印技术发展的整体规律,并从从科学技术哲学角度诠释3D打印技术,继而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3D打印技术,并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将会影响社会各个领域,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强国战略,提出适合我国工业发展现状的战略规划;并借助新工业革命到来的契机,优先发展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完成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目录
第一章 3D打印技术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章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其内涵
第一节 打印技术的发展回顾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打印技术发展规律总结
第三章 3D打印技术的哲学探讨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与“三个世界”理论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的价值探讨
第三节 规制3D打印技术的法律途径
第四节 3D打印技术的风险控制
第四章 3D打印技术企业风险研究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企业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第三节 3D打印技术企业现状分析
第四节 天丰科技公司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第五章 3D打印中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第一节 3D打印中的结构优化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
第二节 3D打印的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第三节 面向3D打印体积极小的拓扑优化
第四节 面向3D打印的骨架一截面结构分析与优化
第五节 3D打印结构优化展望
第六章 3D打印技术的跨学科融合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3D打印技术的跨学科交融式集成创新发展模式构建
第四节 3D打印技术的创新科学原理基础——学科交融
第五节 3D打印技术的技术群落系统支撑——技术集成
第六节 3D打印技术创新发展推力机制——六力协同
第七节 3D打印产业发展及创新活动的政策建议
第八节 跨学科交融创新机理对创新活动的启迪
第七章 中国发展3D打印技术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新工业革命赋予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第二节 新工业革命视野下各国3D打印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章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其内涵
第一节 打印技术的发展回顾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打印技术发展规律总结
第三章 3D打印技术的哲学探讨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与“三个世界”理论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的价值探讨
第三节 规制3D打印技术的法律途径
第四节 3D打印技术的风险控制
第四章 3D打印技术企业风险研究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企业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第三节 3D打印技术企业现状分析
第四节 天丰科技公司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第五章 3D打印中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第一节 3D打印中的结构优化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概述
第二节 3D打印的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第三节 面向3D打印体积极小的拓扑优化
第四节 面向3D打印的骨架一截面结构分析与优化
第五节 3D打印结构优化展望
第六章 3D打印技术的跨学科融合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
第二节 3D打印技术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3D打印技术的跨学科交融式集成创新发展模式构建
第四节 3D打印技术的创新科学原理基础——学科交融
第五节 3D打印技术的技术群落系统支撑——技术集成
第六节 3D打印技术创新发展推力机制——六力协同
第七节 3D打印产业发展及创新活动的政策建议
第八节 跨学科交融创新机理对创新活动的启迪
第七章 中国发展3D打印技术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新工业革命赋予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第二节 新工业革命视野下各国3D打印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