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先声:晚清汉语基督教文学
¥76.00定价
作者: 姚达兑
出版时间:2018-11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9787306064745
- 274993
- 2018-1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海外机构所藏的新教传教士文献,以汉语基督教文学的产生、特征及其演变为主题,具体围绕着典律的碰撞、文学的推动者和宗教的本色化三方面展开专案讨论。本书以不同的主题分上中下三篇,每篇分三章。通过讨论,一是厘清了早期汉语基督教文学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脉络;二是解释了几个重要时段文学推动者的观念和认同的复杂性;三是讨论了这些作品如何体现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及其独特性。
目录
目 录
序 言 林岗序 曲一、 楔子二、对象限定和题目详释三、研究现状和文献回顾四、全书框架和章节要旨
上编 典律的碰撞
第一章 《圣谕广训》的流传、英译和影响一、沿波讨源:清初礼乐道统之重建二、一种典律:儒教孝道与”普世真理”三、三种英译:《圣谕》英译与儒耶之争四、小结第二章 圣书与白话(上)一、雅俗与文白二、《圣谕》与白话三、圣书小说:宣讲、俗解和故事四、小结第二章 圣书与白话(下)一、近代基督教新教汉译《圣经》系统二、《圣经》汉译中的语言尝试三、福音调和:《圣经》小说及其语言四、小结第三章 晚清方言小说兴衰刍论一、前言二、兴起三、繁盛四、衰逝
中编 文学的推动者
第四章 写作主题:儒耶争胜与打开中国一、前言二、儒耶争胜:马礼逊及其《古圣奉神天启示道家训》三、打开中国:郭实腊及其《中国开门》四、小结第五章 中国助手的文化认同一、”侏离日迫,为祸日深” 二、管嗣复与裨治文的《大美联邦志略》三、蒋敦复与慕维廉的《大英国志》四、小结:王韬的调适策略第六章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一、傅兰雅离开中国二、傅兰雅的期待与主体间性三、时新小说与主权想像四、小结:事件的后续影响
下编 本色化及其再现
第七章 插图的翻译和基督教的本色化一、前言:跨符号系统的图像翻译二、利玛窦的策略和图像的本色化三、被翻译的插图和宗教的本色化四、借用佛教”西天接引图”模式五、小结第八章 以儒证耶:林乐知译述《安仁车》一、前言:林乐知的消变明教论二、《安仁车》的译者、原作者和源文本三、以儒证耶:证道故事与伦理关系四、小结:林乐知的知识立场第九章 仿制蒙书:基督教《三字经》和太平天国《三字经》一、传统《三字经》的性质及其儒家仿本二、教义争胜和宗教宣传:基督教仿作《三字经》三、太平天国《三字经》的主题和结构四、小结尾 声一、性理之学与东方主义二、圣经东方主义及其化身三、推动者、本色化及其发展阶段四、余论参考文献致谢辞
序 言 林岗序 曲一、 楔子二、对象限定和题目详释三、研究现状和文献回顾四、全书框架和章节要旨
上编 典律的碰撞
第一章 《圣谕广训》的流传、英译和影响一、沿波讨源:清初礼乐道统之重建二、一种典律:儒教孝道与”普世真理”三、三种英译:《圣谕》英译与儒耶之争四、小结第二章 圣书与白话(上)一、雅俗与文白二、《圣谕》与白话三、圣书小说:宣讲、俗解和故事四、小结第二章 圣书与白话(下)一、近代基督教新教汉译《圣经》系统二、《圣经》汉译中的语言尝试三、福音调和:《圣经》小说及其语言四、小结第三章 晚清方言小说兴衰刍论一、前言二、兴起三、繁盛四、衰逝
中编 文学的推动者
第四章 写作主题:儒耶争胜与打开中国一、前言二、儒耶争胜:马礼逊及其《古圣奉神天启示道家训》三、打开中国:郭实腊及其《中国开门》四、小结第五章 中国助手的文化认同一、”侏离日迫,为祸日深” 二、管嗣复与裨治文的《大美联邦志略》三、蒋敦复与慕维廉的《大英国志》四、小结:王韬的调适策略第六章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一、傅兰雅离开中国二、傅兰雅的期待与主体间性三、时新小说与主权想像四、小结:事件的后续影响
下编 本色化及其再现
第七章 插图的翻译和基督教的本色化一、前言:跨符号系统的图像翻译二、利玛窦的策略和图像的本色化三、被翻译的插图和宗教的本色化四、借用佛教”西天接引图”模式五、小结第八章 以儒证耶:林乐知译述《安仁车》一、前言:林乐知的消变明教论二、《安仁车》的译者、原作者和源文本三、以儒证耶:证道故事与伦理关系四、小结:林乐知的知识立场第九章 仿制蒙书:基督教《三字经》和太平天国《三字经》一、传统《三字经》的性质及其儒家仿本二、教义争胜和宗教宣传:基督教仿作《三字经》三、太平天国《三字经》的主题和结构四、小结尾 声一、性理之学与东方主义二、圣经东方主义及其化身三、推动者、本色化及其发展阶段四、余论参考文献致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