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5-0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三)(精装)》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62907
  • 271283
  • 2005-03
作者简介
郑杭生 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56年就学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五年制本科,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1984年受命创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87年建立社会学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主任。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  社会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社会运行导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学史新编》、《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主编)等。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应坚持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既有本土根基,又有国际视野,这一结合既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也要体现在理论创新上。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86年以来撰写的论文、报告、书评等140多篇,从体制条件、政策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历史、现状作了梳理介绍,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前瞻式的分析。
目录
导言 成熟中的中国社会学——对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自觉第一部分 体制条件定位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纪念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20周年 邓小平的拨乱反正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和诞辰185周年而作 21世纪社会科学的价值——浅论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在于体制上落实 得到明确定位的社会学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对社会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将是一种很大的推动——听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的初步印象 希望《新华文摘》能为社会学单独设专栏——在《新华文摘》的发言提纲 从伦敦几处纪念地看马克思和他的学说——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从社会学角度看十三大的理论贡献 向毛泽东主席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 根本观点与具体论断:从前沿思潮看马克思主义——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郑杭生 理论上不能停顿 从社会学视角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部分 现状前景分析 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 当前理论社会学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领域 中国社会学:现状,前景,问题 新型现代性与中国社会学(讲演纲要) 社会学:现状和发展 社会学十年的理论进展 社会学(人口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科调查 “九五”期间社会学研究现状与“十五”期间社会学发展规划 “九五”期间我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1999年社会学研究述评 1999年社会学研究概况 2000年北京地区社会学研究综述 2001年北京地区社会学研究综述 2002年北京地区社会学研究综述第三部分 百科学理探讨 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所写的条目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Marxist sociology)  英国社会学(sociology in Britain)  理论社会学(theoretical sociology)  应用社会学(applied sociology)  宏观社会学(macrosociology)  微观社会学(microsociology)  李景汉(1895-1986)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Tinghsien: A Social Survey)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哈贝马斯,J?(Jürgen Habermas ,1929-) ……第四部分 学科制度建设第五部分 他序书评推介第六部分 自序回顾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