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8.00定价
作者: 王文军
出版时间:2014-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196565
- 1-1
- 270127
- 2014-07
- 244
- 228
- F124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1.1 问题提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1.1.2 问题反思: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索
1.1.3 问题回归: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新模式的深化
1.1.4 问题解决: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2 低碳经济的前景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误区与阐释
2.1.1 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2.1.2 研究思路上的误区
2.1.3 发展理念上的误区
2.2 低碳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气候经济学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4 能源经济学理论
2.2.5 生态经济学
2.2.6 系统理论
第三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式及分类
3.1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概念及其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
3.1.1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概念
3.1.2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
3.2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分类
3.2.1 源头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2 过程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3 产出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4 消费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5 优化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四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
4.1 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
4.1.1 初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4.1.2 中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4.1.3 高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4.2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4.2.1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4.2.2 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五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路线设计
5.1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5.1.2 模型的构建
5.1.3 研究方法———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
5.1.4 数据的获取
5.1.5 实证结果分析
5.2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分析
5.2.1 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的互推效应分析
5.2.2 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联动机制效应分析
5.2.3 人口变化对低碳经济的制约效应分析
5.2.4 森林覆盖面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5.2.5 各种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分析
5.3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
5.3.1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原则
5.3.2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框架
5.3.3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内容
第六章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6.1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背景和依据
6.2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发展及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6.2.1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发展
6.2.2 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6.3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因素的确定及指标选取
6.3.1 低碳化实现途径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构建(Ⅰ)
6.3.2 低碳经济产生效益角度评价体系的构建(Ⅱ)
6.3.3 两种评价体系的比较
6.4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6.4.1 评价指标标准化
6.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4.3 指标值的计算
6.4.4 结果判断
6.5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陕北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6.5.1 陕北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6.5.2 陕北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七章 低碳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7.1 区域低碳发展实证分析
7.1.1 国内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保定、广东等省市的分析
7.1.2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基于美国博尔德地区的分析
7.1.3 国内外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比较及启示
7.2 企业低碳发展实证分析
7.2.1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的低碳发展状况
7.2.2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低碳发展状况
7.2.3 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低碳发展状况
7.3 低碳消费实证分析
7.3.1 南京居民低碳消费的推广
7.3.2 武汉低碳消费的发展
7.3.3 厦门低碳消费的发展
第八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
8.1 宏观环境
8.1.1 人口环境
8.1.2 经济环境
8.1.3 自然环境
8.1.4 技术环境
8.1.5 政治环境
8.1.6 法律环境
8.1.7 文化环境
8.2 微观环境
8.2.1 厂商(企业)内部
8.2.2 顾客
8.2.3 竞争者
8.2.4 公众
第九章 保障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的对策
9.1 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9.2 完善低碳管理制度
9.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
9.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9.5 吸引公众参与,构建低碳社会
9.6 有效发挥碳汇潜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9.7 积极开展区际合作
9.8 转变传统交通、建筑业发展模式
9.9 重视服务行业低碳化
9.10 建立和完善国家碳交易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1.1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1.1 问题提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1.1.2 问题反思: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索
1.1.3 问题回归: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新模式的深化
1.1.4 问题解决: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1.2 低碳经济的前景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低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误区与阐释
2.1.1 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2.1.2 研究思路上的误区
2.1.3 发展理念上的误区
2.2 低碳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气候经济学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4 能源经济学理论
2.2.5 生态经济学
2.2.6 系统理论
第三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范式及分类
3.1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概念及其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
3.1.1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概念
3.1.2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
3.2 低碳经济发展范式的分类
3.2.1 源头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2 过程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3 产出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4 消费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2.5 优化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四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
4.1 低碳经济发展的历程
4.1.1 初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4.1.2 中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4.1.3 高级低碳经济发展阶段
4.2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4.2.1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4.2.2 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第五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路线设计
5.1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5.1.2 模型的构建
5.1.3 研究方法———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
5.1.4 数据的获取
5.1.5 实证结果分析
5.2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分析
5.2.1 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的互推效应分析
5.2.2 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联动机制效应分析
5.2.3 人口变化对低碳经济的制约效应分析
5.2.4 森林覆盖面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5.2.5 各种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分析
5.3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
5.3.1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原则
5.3.2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框架
5.3.3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设计内容
第六章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6.1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背景和依据
6.2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发展及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6.2.1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发展
6.2.2 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6.3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因素的确定及指标选取
6.3.1 低碳化实现途径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构建(Ⅰ)
6.3.2 低碳经济产生效益角度评价体系的构建(Ⅱ)
6.3.3 两种评价体系的比较
6.4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6.4.1 评价指标标准化
6.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4.3 指标值的计算
6.4.4 结果判断
6.5 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陕北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6.5.1 陕北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6.5.2 陕北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七章 低碳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7.1 区域低碳发展实证分析
7.1.1 国内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保定、广东等省市的分析
7.1.2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基于美国博尔德地区的分析
7.1.3 国内外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比较及启示
7.2 企业低碳发展实证分析
7.2.1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的低碳发展状况
7.2.2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低碳发展状况
7.2.3 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低碳发展状况
7.3 低碳消费实证分析
7.3.1 南京居民低碳消费的推广
7.3.2 武汉低碳消费的发展
7.3.3 厦门低碳消费的发展
第八章 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
8.1 宏观环境
8.1.1 人口环境
8.1.2 经济环境
8.1.3 自然环境
8.1.4 技术环境
8.1.5 政治环境
8.1.6 法律环境
8.1.7 文化环境
8.2 微观环境
8.2.1 厂商(企业)内部
8.2.2 顾客
8.2.3 竞争者
8.2.4 公众
第九章 保障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的对策
9.1 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9.2 完善低碳管理制度
9.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
9.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9.5 吸引公众参与,构建低碳社会
9.6 有效发挥碳汇潜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9.7 积极开展区际合作
9.8 转变传统交通、建筑业发展模式
9.9 重视服务行业低碳化
9.10 建立和完善国家碳交易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