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9-07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医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9787564563233
  • 1版
  • 264045
  • 41237536-2
  • 平装
  • 2019-07
  • 45
  • 医学
  • 中药学
  • R730.55
  • 中医药
  • 高职
内容简介
《中医学(供临床医学类、护理学类、相关医学技术类等专业使用)》分为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和预防与治则、中药与方剂、常用中医治疗技术、常见病证等共十章,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中医实用技术及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等六大部分内容,介绍了中医理论架构体系,体现中医学术的特质,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强调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一本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药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学生和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入门学习的实用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概况
一、中医学的起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三、五行学说的内容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藏象概述
第二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四、其他病因
第二节 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代谢失常

第五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四、望排出物
五、望小儿指纹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一般情况
二、问主诉
三、问现病史
四、问既往史和家族史
五、问现在症状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六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第七章 养生、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养生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八章 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中药
一、中药基础知识
二、常用中药
第二节 方剂
一、方剂基础知识
二、常用方剂
第三节 常用中成药

第九章 常用中医治疗技术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十二经脉
四、奇经八脉
五、经络的功能与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二节 腧穴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主治作用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四、常用腧穴
五、经外奇穴
第三节 针灸方法
一、毫针刺法
二、其他针法
三、灸法
第四节 拔罐法与刮痧法
一、拔罐法
二、刮痧法
第五节 推拿
一、推拿概述
二、常用推拿手法
三、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第十章 常见病证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证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喘证
四、胃痛
五、腹痛
六、泄泻
七、黄疸
八、头痛
九、眩晕
十、中风
十一、心悸
十二、水肿
十三、消渴
十四、痹病
第二节 妇科常见病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闭经
四、崩漏
五、带下病
六、妊娠恶阻
七、胎动不安
八、产后发热
九、乳痈
第三节 儿科常见病
一、疳积
二、婴儿湿疹
三、小儿泄泻
四、小儿遗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