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83313
- 1
- 253907
- 平装
- 16开
- 2006-05-26
- 240
- 205
- 哲学
- 哲学
本书尝试探讨当代中国改革中的政治哲学,致力于从哲学层面上解读中国改革,达到对中国改革的深层理解和对经典哲学理念的应用发挥,提高学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认识并从中获得哲学素养的训练。本书融图示、思辨、案例和逻辑于一体,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中、在与古今中外改革案例的比较中,达到对今日中国改革的多视角解读,本书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已学过的内容力求不讲或少讲。着力于从学术层面深入探讨有关难点或理解误区。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课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选用。
绪论 从哲学层面理解中国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任务的回顾
三、“解读”的定位
四、浴火重生的哲学
五、本书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定位论:国情定位再认识图解
一、中国现阶段的历史地位纠错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维图示与讨论:“超阶段”错误与改革
三、三维图示与讨论:国情定位及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四、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书写历史
五、“弱者道之用”的哲理
第二章 设计论:中国改革的成功奠基
一、匠心独具的设计
二、内乱和分裂的代价中国绝对付不起
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风险分析
四、珍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政治生态
五、化“腐朽”为神奇的互补
六、百年振兴,和平崛起
第三章 动力论:几种改革模式的比较
一、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
二、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四、综合比较与分析
第四章 特色论:中国体改是扬弃资本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进程
二、资本的善恶二重性分析
三、劳资关系发展史回顾
四、从生态系统论意义上看扬弃
五、扬弃资本,而不是简单地消灭资本
六、中国改革是对资本的否定之否定
七、“公有资本”的人格化塑造
第五章 反成论:对手改革的正面意蕴
一、危机中的特殊选择
二、“新政”的内容
三、唯物史观对“新政”的解读
四、相反相成的历史
五、历史规律与人
第六章 史鉴论:中国古代改革之鉴戒
一、改革贯穿中国历史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特点
三、“庆历新政”的历程与反思
四、王安石变法的历程与反思
五、戊戌变法及其反思
六、关于中国历史上改革成败原因的讨论
第七章 正名论:改革与革命相兼史观
一、革命史观反思
二、改革内涵考辨
三、唯物史观的意义扩展
第八章 科学论:改革理论的科学考辨
一、两种科学理论的区分
二、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演化
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建设推向前进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