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58366
- 1
- 248642
- 平装
- 16开
- 2004-11-12
- 1300
- 652
- 医学
- 临床医学
《诊断学》全书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病历书写、诊断疾病的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共7篇,33章144节。插图和图表约占全书篇幅的30%。本书合理调整了编写形式和框架。例如:体格检查篇增添了“解剖与生理学、常见症状、特殊检查方法”;实验诊断篇新增了“白血病的免疫学分型和细胞遗传学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内分泌常用动态功能检查、移植免疫学检测、心脏病及胰腺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细菌耐药检查”等,删除了“胃液及十二指肠液检验”以及肝脏病实验室检查中的“血浆凝血因子测定”等;器械检查篇新增了“心脏特殊检查(包括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心脏核素、动态血压等)、心脏B超检查、逆行胰胆管检查、超声内镜检查”等新的临床技术检查,删除了陈旧的“胃液采集术及十二指肠引流术”。
本教材适用于医学专业五年制和长学制医学生。
绪论
第一篇 病史采集
第一章 常见症状与问诊
第一节 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发绀
三、呼吸困难
四、胸痛
五、水肿
六、恶心与呕吐
七、黄疸
八、排尿困难
九、意识障碍与昏迷
第二节 问诊
一、成功问诊所需的人文素质
二、特殊情况的问诊
三、问诊内容和记录
第二篇 体格检查
第二章 基本检查方法
第一节 视诊
第二节 触诊
第三节 叩诊
第四节 听诊
第五节 嗅诊
第三章 一般检查与生命体征
第一节 一般检查
一、性别与年龄
二、意识状态
三、营养状态
四、面容与表情
五、体位、步态与姿势
六、发育与体型
七、体重与体重指数
第二节 生命征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第三节 皮肤
第四节 淋巴结
第四章 头部、颈部
第一节 头部检查
一、毛发与头皮
二、头颅
第二节 颜面及其器官
一、眼
二、耳
三、鼻
四、口与咽
五、喉
六、腮腺
第三节 颈部
一、颈部的外形与分区
二、甲状腺
三、气管
四、颈动脉与颈静脉
五、颈部包块
第四节 特殊检查方法
一、评价眼球突出
二、检查鼻泪管阻塞
第五章 胸部与肺部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常见症状
一、咳嗽与咳痰
二、咯血
第三节 胸部检查
一、胸部定位标志
二、肺与胸膜在胸部的定位
三、胸壁与胸廓
四、乳房检查
五、腋窝检查
第四节 肺和胸膜检查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综合病征
一、肺实变
二、肺气肿
三、肺不张
四、胸腔积液
五、气胸
第六章 心脏与血管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常见症状
一、心悸
二、胸痛
第三节 心脏检查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第四节 血管检查
一、血压
二、脉搏
三、血管杂音与周围血管征
第五节 循环系统常见病症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一、心力衰竭
二、心脏瓣膜病
三、心包积液
第七章 腹部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常见症状
一、腹痛
二、呕血
三、便血
四、腹泻
五、便秘
第三节 腹部检查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第四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一、消化性溃疡
二、急性腹膜炎
三、肝硬化
四、肠梗阻
第八章 生殖器、肛门、直肠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检查
一、男性外生殖器
二、腹股沟检查
三、前列腺和精囊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检查
一、注意事项
二、检查方法
第三节 肛门与直肠
第九章 脊柱与四肢
第一节 脊柱
一、脊柱的体表定位
二、脊柱检查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
一、一般检查
二、关节物理检查
三、脊柱四肢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
一、头痛
二、晕厥
三、眩晕
四、共济失调
五、认知功能损伤
六、步态异常
七、震颤
第三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第四节 脑神经检查
第五节 运动功能的检查
一、肌肉容积
二、随意运动与肌力
三、肌张力
四、不随意运动
第六节 神经反射检查
一、深反射
二、浅反射
三、病理反射
四、脑膜刺激征
第七节 感觉功能检查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第八节 共济运动、姿位与步态的检查
第九节 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
第三篇 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章 实验室检查概论
第一节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诊断学应用范围
三、实验诊断学的进展
四、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二节 实验诊断的全程质量控制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二、标本的分析与检查
三、影响检验结果正确使用的常见因素
第三节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一、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二、循证检验医学
第十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一、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检验
二、白细胞计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网织红细胞计数
四、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五、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二、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三、确定溶血性贫血基础病因的实验室依据
第三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二、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三、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四、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五、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第四节 白血病的免疫学分型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
一、止血机制
二、出血性疾病初筛项目检测
三、出血性疾病诊断性项目检测
四、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性检测
五、某些凝血因子与抗凝蛋白缺陷的基因分析
六、出血性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七、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六节 血型检查
一、红细胞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三、其他血型系统
第十三章 尿液检验
第一节 尿液一般检验
一、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二、尿液的一般检查
三、尿液的常用化学检查
四、尿沉渣检查
五、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查
第二节 尿液的其他检查
一、尿蛋白的特殊检查
二、尿电解质测定
三、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第三节 尿液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选择
第十四章 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肾脏的功能学检查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二、肾小管功能检查
三、有效肾血浆流量测定
四、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第二节 其他检查
第三节 常见肾病的实验诊断要点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肾功能衰竭
三、泌尿系统感染
第十五章 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肝脏的基本功能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三、肝脏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第二节 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二、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三、胆汁酸代谢功能检查
四、肝脏摄取、生物转化与排泄功能检查
五、肝病有关的血清酶、同工酶与胶原代谢产物检查
第三节 主要肝脏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第十六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糖代谢紊乱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空腹血葡萄糖测定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三、血清胰岛素和C-肽测定与释放试验
四、血液糖化蛋白的检测
五、糖尿病的实验诊断要点
第二节 脂代谢紊乱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清脂质检测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
三、血清载脂蛋白检测
四、脂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第三节 内分泌激素检测
一、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激素检测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
三、肾上腺髓质激素检测
四、性腺激素检测
五、垂体激素检测
第四节 内分泌病常用动态功能试验
一、TRH兴奋试验
二、精氨酸刺激试验
三、胰岛素低血糖试验
四、ACTG兴奋试验
五、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六、GnRH兴奋试验
第五节 常见内分泌病的实验诊断
一、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实验诊断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的实验诊断
第十七章 心脏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指标
一、心肌肌钙蛋白
二、肌红蛋白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
四、糖原磷酸化BB型同工酶
五、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六、其他心肌酶及同工酶
第二节 冠心病危险因子检查
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三、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四、脂蛋白a
五、同型半胱氨酸
第三节 心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心脏病实验室检查的选择与临床应用
第十八章 临床常用其他生物化学检查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测定
一、血清阳离子测定
二、血清阴离子测定
第二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相关物检查
一、血清铁测定
二、总铁结合力测定
三、转铁蛋白与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
四、铁蛋白测定
五、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
六、血清铁及其代谢相关物检查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胰腺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二、脂肪酶测定
三、弹性蛋白酶测定
四、亮氨酸氨基肽酶测定
五、胰腺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其他血清酶检查
一、酸性磷酸酶测定
二、胆碱酯酶测定
第十九章 体腔液、分泌物与其他排泄物检验
第一节 脑脊液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项目
三、脑脊液检验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项目
三、浆膜腔积液检验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痰液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项目
三、痰液检验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验
一、阴道分泌物检验
二、精液检验
三、前列腺液检验
第五节 粪便检查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项目
三、粪便检验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一、免疫球蛋白G检测
二、免疫球蛋白A检测
三、免疫球蛋白M检测
四、免疫球蛋白D检测
五、免疫球蛋白E检测
六、血清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
第二节 血清补体检测
一、补体溶血活性检测
二、补体C1q检测
三、补体C3检测
四、补体C4检测
五、补体C3裂解物检测
六、补体旁路B因子检测
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测
一、T细胞免疫检测
二、B细胞免疫检测
三、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检测
四、细胞因子检测
五、流式细胞术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
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
一、抗核抗体检测
二、抗胞质抗体检测
三、抗组织细胞抗体检测
四、其他自身抗体检测
五、自身抗体检查的选择与临床应用
第五节 移植免疫检测
一、移植前相容性检查
二、移植后排斥反应监测
三、移植配型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二、糖蛋白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三、肿瘤相关抗原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四、其他肿瘤标志物
五、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评价
第二十一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
第一节 标本采集、运送与检查方法
一、标本采集与运送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
三、结果解释与临床意义
第二节 常见感染的病原体检测
一、细菌感染
二、病毒感染
三、真菌感染
四、寄生虫感染
五、其他病原体感染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检查
一、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二、临床特殊耐药流行菌株的检测
第四节 感染的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第四篇 器械检查
第二十二章 心电图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学基础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与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的测量
二、正常心电图波型的特点与正常值
三、小儿心电图特点
第三节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心电图
一、心肌缺血心电图
二、心肌梗死心电图
第四节 心律失常心电图
一、心律失常概述
二、心律失常的心脏电生理基础
三、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
四、期前收缩
五、异位性心动过速
六、扑动与颤动
七、传导异常
八、逸搏与逸搏心律
第五节 其他异常心电图
一、心房、心室肥大心电图
二、电解质紊乱心电图
三、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第六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一、心电图分析方法与步骤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三章 其他常用的心电图检查技术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二、导联选择
三、临床应用范围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一、运动试验的生理与病理学基础
二、运动负荷量的确定
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
四、运动试验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五、运动试验结果的判断
第三节 心内电图
一、心内电图的记录技术
二、心内电图的特征
三、心内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四章 超声心动图
第一节 常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
一、M型超声心动图
二、二维超声心动图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四、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五、三维超声心动图
六、其他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
一、左室容积和整体收缩功能的测定
二、左室局部功能的评价
三、左室舒张功能的测定
四、超声评价心功能的新方法
第三节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节 常见心脏疾病的超声特征
一、心脏瓣膜病
二、缺血性心脏病
三、心肌病
四、先天性心脏病
五、心包疾病
六、心内肿块
七、主动脉疾病
第二十五章 心脏其他特殊检查
第一节 心导管术
第二节 心血管造影术
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二、左心室造影术
第三节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一、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
二、心肌灌注显像
三、心肌活力估测
第四节 动态血压监测
第二十六章 肺功能检查
第一节 肺容积测定
第二节 肺通气功能
第三节 肺换气功能
第四节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
一、血气分析指标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二十七章 内镜检查
第一节 内镜发展史简介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三节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四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第五节 超声内镜检查
第六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第五篇 病历书写
第二十八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九章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一、住院病历
二、常用医疗文件
三、再次住院病历
四、表格式住院病历
第二节 门诊病历
一、书写要求
二、书写内容
三、门诊病历举例
第六篇 诊断疾病的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
第三十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第三十一章 临床思维方法
第三十二章 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与格式
第七篇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第三十三章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一、导尿术
二、胸膜腔穿刺术
三、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
四、腹膜腔穿刺术
五、心包腔穿刺术
六、腰椎穿刺术
七、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八、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抽脓术
九、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十、常用关节腔穿刺术
十一、中心静脉压测定
附录临床检验参考值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