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5-07-2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57901
  • 1
  • 247882
  • 精装
  • 16开
  • 2005-07-25
  • 1500
  • 939
  • 生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荒漠化形成、分布、发展和防治模式的科学专著,由慈龙骏等20余位专家根据多年来综合研究和科学考察成果,结合生产实际撰写而成。书中准确地阐述了荒漠化的基础理论及其防治模式,特别是总结了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履行《公约》、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全书分三篇:荒漠化概论、荒漠化各论和荒漠化防治,包括各种科学研究及科学考察照片79幅,试验研究分析图169个,表格339个。全书内容丰富,数字翔实,治理模式科学具体,理论依据充分,思路新颖,可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和环境规划设计和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可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行动提供经验。本书亦可供从事荒漠化防治、自然地理、景观生态学、农林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篇 荒漠化概论
  ■ 第一章 荒漠化概念与全球荒漠化现状
   第一节 荒漠化的概念
   第二节 全球荒漠化概况
  ■ 第二章 中国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生物气候类型及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
   第一节 生物气候类型划分
   第二节 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和分区概述
  ■ 第三章 荒漠化与相关科学问题
   第一节 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荒漠化与全球变化
   第三节 荒漠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育
  ■ 第四章 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第一节 气候资源及其生产潜力
   第二节 土地资源及农业发展前景
   第三节 水资源及生态用水
   第四节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第五节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 第五章 荒漠化地区风沙活动与旱灾
   第一节 风沙流的形成与特性
   第二节 干旱灾害
  ■ 第六章 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 历代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状况及人口变化
   第二节 干旱、半干旱区城镇的发展
   第三节 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二篇 荒漠化各论
  ■ 第七章 荒漠化类型及风蚀荒漠化形成机制
   第一节 荒漠化类型
   第二节 风蚀荒漠化形成机理
  ■ 第八章 重点省(区、市)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一节 全国沙漠、沙地、戈壁及沙化土地现状与分布特征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四节 西藏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五节 甘肃省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六节 青海省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七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
   第八节 北京市、天津市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分布
  ■ 第九章 沙尘暴的形成与传输途径
   第一节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沙尘暴的发生途径
   第三节 沙尘暴发生频率与荒漠化扩展的关系
   第四节 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及沙物质的移动
   第五节 大气气溶胶与沙尘暴
  ■ 第十章 黄土与沙地-黄土边界带
   第一节 黄土的形成与沙漠(沙地)的关系
   第二节 黄土的分布规律
   第三节 黄土的物理特性
   第四节 沙地-黄土边界带
  ■ 第十一章 水土流失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形成机理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分布及区域特征
   第三节 危害及评价
  ■ 第十二章 土壤盐渍化
   第一节 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我国盐渍化土壤的分布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与防治
  ■ 第十三章 北方草原退化及其植被演替
   第一节 草原的地域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节 草原的类型和景观生态格局与区域特征
   第三节 草原退化机理的讨论
   第四节 草原植被退化演替类型与诊断
   第五节 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与重建
  ■ 第十四章 中国荒漠区草地退化与生态重建
   第一节 中国荒漠区草地资源
   第二节 草地退化的评定
   第三节 退化草地生态重建
  ■ 第十五章 西藏高原荒漠化及其防治途径与对策
   第一节 西藏高原荒漠化发生的区域
   第二节 荒漠化土地的类型、分级与特征
   第三节 荒漠化的面积、分布与区域发展态势
   第四节 荒漠化的驱动机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节 荒漠化对环境与发展的危害和压力
   第六节 高原荒漠化防治的途径与对策
  ■ 第十六章 干热河谷的形成、分布和植被恢复
   第一节 干热河谷概况
   第二节 干热河谷典型地段产流特征
   第三节 干热河谷现有人工林环境
   第四节 干热河谷现有植被的群落结构
   第五节 干热河谷地区两种代表性造林树种的生理生态特性
   第六节 干热河谷现有人工林生长分析
  ■ 第十七章 戈壁、龟裂土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第一节 戈壁的形成、分布和资源利用
   第二节 干旱区龟裂土及其改造利用途径
 第三篇 荒漠化防治机理与综合优化模式
  ■ 第十八章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防治荒漠化的几个基本理论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原则
  ■ 第十九章 植被防治荒漠化的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沙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第二节 植被防治的营造技术
   第三节 封育措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第四节 退耕还林(草)的理论与结构
   第五节 大面积天然荒漠林的改造复壮
  ■ 第二十章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第一节 水利工程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治中的作用
   第二节 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
  ■ 第二十一章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范式
   第一节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范式的理论及研究
   第二节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 第二十二章 绿洲防护林建设的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建设绿洲完善防护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节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第三节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功能
  ■ 第二十三章 干旱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第一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类型
   第三节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效益
  ■ 第二十四章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产业带建设的原理和前景
   第一节 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带建设的原理
   第二节 建设产业带的背景和优势条件
   第三节 干旱、半干旱区产业带的设计
  ■ 第二十五章 荒漠化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荒漠化评价基准及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方法
   第四节 荒漠化评价实例研究——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
  附录Ⅱ 图表目录
  附录Ⅲ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