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7-03-2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教育学(新编本)》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06906
  • 1
  • 246189
  • 平装
  • 16开
  • 2007-03-28
  • 290
  • 263
  • 教育学
  • 教育学
作者简介

男,1952年生,江西彭泽人,教育学博士,教授 ,博导。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教中心南京基地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国际农村教育比较研究。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为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编写的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用书。

本书是在2000年版基础上的新编版本。全书共分九章,重点阐述了教育的构成、教育功能、学生素质及其培养、课程、教学、教学艺术与风格等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与此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当代中国教育和当代国际教育思潮。本书充分吸纳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努力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与动态,并密切关注教育实践。为了激发学习者对教育学学习的兴趣,同时着眼于培养学习者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本书精心设计了若干情境练习。另一方面本书还增设了阅读导航,以帮助扩充学习者的教育理论视野。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师生使用和学习,也可供教育行政人员、中小学教师和自学考试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的构成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二、教师成长的实现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
   二、学生的特点
   三、学生发展
  第三节 教育影响
   一、教育内容
   二、教育方法
   三、教育技术
   四、教育情境
  第四节 教育诸因素间的关系分析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二、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三、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二、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三、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四、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一、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施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二、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三、当代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第五章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第一节 终身教育思潮
   一、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三、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
   四、终身教育思想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实践
  第二节 全民教育思潮
   一、全民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二、全民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三、全民教育思潮的发展
   四、全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和印度的实践
  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思潮
   一、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形成及其原因
   二、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四、WTO框架下的教育服务贸易和中国的承诺
   五、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性
 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其培养
  第一节 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一、素质的含义
   二、学生素质的层次
   三、学生社会文化素质的结构
  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三、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科学素质的结构
   二、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措施
  第四节 学生道德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
   二、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三、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第五节 学生审美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
   二、审美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三、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措施
  第六节 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一、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班主任工作
   三、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
   四、课外活动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分类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分类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 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二、课程标准
   三、课程资源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二、教学过程
  第二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二、教学方法
  第三节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四、学生学习指导
  第四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
   二、课堂教学评价
   三、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概述
   二、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
   三、教学环境的调控艺术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艺术
   五、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
   六、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
  第二节 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概述
   二、教学风格的分类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