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学概论(第3版)
作者: 匡文波
出版时间:2009-08-2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80388
- 3
- 243893
- 平装
- 16开
- 2009-08-27
- 410
- 340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
本书是国内最早进行网络传播研究的专著之一,也是作者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影响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第1版出版后,已被国内数十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及专业采纳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作者随后在日本与美国作研究与访问学者,接触到了国外网络新闻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所得,中西贯通,创作了本书第2版。第2版荣获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第2版与作者新编著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教材《网络传播技术》构成配套教材。
由于以博客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传播形式和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为适应学科进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作者创作了第3版,主要是调整陈旧数据,增加学科与产业发展新热点,以保持本书的新颖性与科学性。
第一章 网络传播学的发展
第一节 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二、互联网及其发展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节 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
一、网络传播的模式
二、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三、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四、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
五、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中的界限变得模糊
六、网络传播对新闻价值及其实现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传播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一、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二、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三、网络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
第四节 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一、典型的错误观点
二、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思考题
第二章 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管理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优势
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三、低成本全球传播
四、检索便捷
五、多媒体
六、超文本
七、互动性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二、侵犯知识产权
三、信息泛滥
四、网络犯罪
五、网瘾症分析
六、数字鸿沟加剧
第三节 正确看待网络传播的双刃性
一、互联网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是主流
二、不能简单地把网络问题的出现归咎于互联网络的发展
第四节 网络传播的管理
一、互联网监管的难点
二、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
三、网络传播的法制管理
四、网络中的道德伦理约束
五、技术管理
第五节 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
一、立法
二、技术监控
三、实行社会监督和举报机制
四、政府指导
五、通过税收政策促使网站限制未成年人浏览不良信息
六、行业自律
第六节 我国网络媒体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我国网络媒体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二、网络媒体管理的变革思路
三、尊重网络媒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创新网络媒体管理的原则
四、关于实名制的讨论
思考题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类型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
一、电子邮件
二、网上聊天
三、脆弱而危险的网恋
第二节 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一、BBS分析
二、网上同学录分析
三、正式组织的网络传播
第三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四节 Web 2.0
一、Web 2.0的兴起
二、Web 2.0的特征
三、Web 2.0是革命还是炒作
第五节 博客
一、博客的概念
二、博客的特点
三、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四、博客存在的问题
五、播客、维客
思考题
第四章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网民研究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受众理论
一、受众、网络受众和网民
二、网络传播的互动性
三、网络传播带给受众信息获取的主动性
四、网络传播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
五、网络传播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二节 网民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一、网民数量增长分析
二、网民的大众化
第三节 网民心理特征分析
一、网民的类型与心理
二、受众的普遍心理分析
第四节 网民的上网目的和动机
一、网民上网目的分析
二、网民上网动机分析
三、网络媒体的娱乐化
第五节 网民行为特征分析
一、网民注意力呈现“马太效应”
二、网民对黄色信息存在猎奇心理
三、非常时期的网民行为特征
第六节 网络舆论
一、网络舆论的特性
二、网络舆论的功能
三、网络舆论的规律
四、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
五、网络舆论的引导与规范
思考题
第五章 网络媒体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网络广告
一、何谓网络广告
二、网络广告的特点
三、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
四、网络广告效果评估
五、网络广告的发展
六、网络广告的监管
七、网络广告的发展之道
第二节 电子商务基础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
三、电子商务的类型
四、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第三节 网络媒体开展电子商务的模式
一、网络媒体开展电子商务有代表性的模式
二、网络商店的开发与经营
三、网上书店
第四节 收费服务
一、收费服务已经成为网站实现赢利的重要途径
二、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
三、在线游戏前景广阔
思考题
第六章 手机媒体
第一节 手机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一、在中国手机正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跨越
二、日本I‐MODE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手机成为无可争议的新兴大众媒体
三、手机媒体的概念
第二节 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
一、手机媒体的优势
二、手机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三、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手机媒体要克服的瓶颈
四、手机与其他媒体的竞争
第三节 3G使手机媒体走向成熟
一、TD‐SCDMA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
二、3G为手机媒体的成熟奠定了技术基础
思考题
第七章 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特性造成了侵权易、维权难
二、关于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问题
三、多媒体网络传播作品的法律保护
四、与网络传播有关的传播权限制
第二节 网络传播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一、发达国家对网络传播著作权的保护情况
二、《伯尔尼公约》和《互联网条约》关于网络著作权的法律规定
三、中国网络传播著作权保护的法规
四、网络传播著作权中人身权的保护
五、网络传播著作财产权的保护
六、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七、网络传播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化
第三节 网络传播著作权的技术保护
一、技术措施的界定
二、技术措施的种类
三、DRM技术
四、寻找侵权者的技术技巧
第四节 网络传播著作权保护案例分析
一、国内首例网站与传统媒体的著作权案
二、国内第一起网上著作权官司“《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
三、中国网络主页侵权第一案“瑞得诉东方案”
四、王蒙、张抗抗等作家诉网络侵犯传统媒体作品著作权案
五、刘戎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著作权侵权案
思考题
第八章 网络国际传播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中的国际政治斗争
一、西方的媒体强势
二、在网络传播中,信息传播的无阻碍化使得国际政治舆论更趋激烈
三、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影响的潜力
四、互联网上信息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加大“南北”信息鸿沟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冲突
一、网络传播与网络文化
二、互联网上的文化帝国主义
三、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冲突
四、中国及其他国家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
思考题
第九章 新闻传播教育面临变革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兴起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一、适应基于互联网的采编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新技能
第二节 新闻传播教育的对策
一、网络传播的出现为新闻传播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三、网络的出现对新闻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文理兼容,培养人才
五、倡导教育新观念
六、面向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三节 美国日本新媒体教育的特点
一、在美国新闻传播院校,网络新闻传播是必修课程
二、课程名称的多样性
三、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四、在职培训是日本新媒体从业人员培养的主要途径
第四节 网络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一、搜索引擎(searching engine)的概念与原理
二、搜索引擎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基本检索策略:布尔逻辑检索
四、因特网信息具体检索方法
五、检索结果输出
六、Google的检索
七、数字图书馆的检索
思考题
第十章 网络传播学研究
第一节 网络传播学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选题
二、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三、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第二节 网络传播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研究方法
三、社会调查方法
四、材料分析法
五、逻辑方法
六、数学方法
七、个案研究方法
八、比较研究方法
第三节 网络传播学研究的特殊方法———网络调查法
一、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调查的方法
二、测量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方法
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采用的数据调查法
思考题
附录一《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附录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附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附录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