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第十六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
¥150.00定价
作者: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编
出版时间:2019-0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347183
- 01
- 235298
- 16开
- 2019-08
- 1428
- 464
- ①TQ051-53②TQ02-53
- 机械
作者简介
目录
从“222”到“333”: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最后一公里” 李志义(1)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创新改革与实践20年 郑津洋(8)
A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 (11)
A0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装控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朱荣涛 李海生 王艳飞 沈利民 孙凤杰(11)
A02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实验教学的设置与规范管理 孙凤杰 王启立 李海生(15)
A0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丁宇奇 林玉娟 李伟 何富君(17)
A04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实践 王维刚 丁宇奇 冯子明 徐保蕊(20)
A05过程装备专业本科课外实践体系化建设研究 邓建强 宣炳蔚 何阳 林丽萍 曹峥(26)
A0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机制构建与实施 翟霄 赵嫚 陈叔平 吴健 张伟政(30)
A07新时代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的建设策略探讨 钱锦远 金志江 洪伟荣(32)
A08浅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伍勇 钟月华 谭帅(35)
A09“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建设 谭帅 王彩虹 伍勇(37)
A10独立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景元琳 张静 陈莹 王玥 毕大鹏(40)
A11基于工程认证的“过控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曾涛 黄文权 李俊 石艳 周敏 王维慧(42)
A12基于OBE的专业核心课程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石艳 李俊 黄文权 周敏 史君林(44)
A13过控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周敏 王维慧 黄文权 曾涛 李俊 石艳 阳明君 干斌 张颖 史君林(47)
A14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过控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探讨 郭彦书(50)
A15科教协同以竞赛促竞争培养过控专业创新人才 周一卉 代玉强 武锦涛 李贝 胡大鹏 刘志军(52)
A16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探析 武锦涛 周一卉 代玉强(54)
A1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 丁文捷 郝洪涛 李宏燕(57)
A18过程装备性能优化类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的指导 刘超锋 张永豪 熊涛 文鹏飞 刘洋 施娅者 冯学仁(61)
A19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思考 岳利文 董华东 张永海 刘亚莉 许培援(64)
A20基于“新工科”的过程装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刘伟 郭福平 高红利 张琨(66)
A2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装备制造工艺”教学改革 郭福平 宣征南 刘伟 孙志伟(69)
A22基于IEET工程认证的过控专业实习实践方案探索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过控专业(卓越工程师)为例 陈志静(71)
A23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导致的同质化问题思考 杨建国 刘毅 贺艳明 郑文健 马英鹤 王丽梅 张玮 高增梁(74)
A24基于OBE的过控专业“理论力学”中复杂工程问题教学探讨 周明珏 金伟娅 李曰兵 高增梁(76)
A25“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参与度分析 靳遵龙 魏新利 王定标(78)
A26基于分类多元立体式学科竞赛体系的过程装备专业人才培养 付昌义(80)
A27“新工科”背景下当前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吴曼郡(83)
A28基于OBE理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焦凤 宋鹏云(85)
A29基于“互联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强 王辰昊 闫宏伟 卫红梅(87)
A30地方本科院校过控专业“三对接一联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构建 范晓勇 马亚军 李冬闫 龙李健(90)
A3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机制研究及实践 叶立 杨茉 苏文献 胡卓焕 杨杰(93)
B专业建设与发展 (95)
B01跨专业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和“矿业工程数值计算及MATLAB应用”为例 窦东阳 王艳飞 王启立 李小川(95)
B02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李小川 王启立 窦东阳(97)
B03面向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 郑小涛 喻九阳 徐建民(100)
B0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金工及生产实习与设备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王江云 魏耀东 贺娇 刘建新 张晓蕾 王娟(102)
B05过程装备专业建立专业拆装实验室的必要性 贺娇 张海鹏 王江云 魏耀东(106)
B06基于专业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林玉娟 李伟 龙飞飞 丁宇奇(108)
B07深化改革,积极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之浅见 张早校 王斯民 杨福胜 余云松(111)
B08基于专业认证引领下的过程装备专业建设 林玉娟 李伟 丁宇奇 龙飞飞(114)
B09面向“新工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 李眉眉(118)
B10关于高等院校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研究 刘姣姣 滕海鹏(121)
B11应用型过控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践与探讨 王洪 杨鑫 常海星 鹿存房(123)
B12过程控制专业实验教学分析与改革 王怡 孔新 滕海鹏 杨阳(126)
B13虚拟仿真软件在过控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王洪 全学军 杨鑫 常海星 鹿存房(128)
B14“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张颖 周谧 周敏(131)
B15“装控”专业毕业设计中开题报告的探究 朱玉峰(133)
B16地方本科院校装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朱海荣 彭培英(136)
B17化工过程机械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探讨 郭彦书(139)
B18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装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崔海亭 刘庆刚 朱海荣(141)
B19打造优质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工程创新能力 周一卉 刘学武 刘凤霞 魏炜 胡大鹏 刘志军(144)
B203D打印技术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张昱 赵智勇 付守炎 李军 刘慧敏(146)
B21新时代“过控”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性研究——以贵州大学过控专业为例 王琬 田蒙奎(148)
B22基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探讨 张琨 刘伟 赵芙蕾(150)
B23案例教学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中的应用 周佩剑 颜朝寿 吴登昊 牟介刚 郑水华 谷云庆(152)
B24产学研结合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毛剑峰 李向阳 柳云恺 葛仁跃 包士毅(154)
B25服务于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经验浅谈 毛剑峰 李向阳 柳云恺 葛仁跃 包士毅(157)
B26过控专业控制类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探讨 冯毅(160)
B27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助力双创实践能力培养 林海波 张潇文 石艳 金永中 周敏(162)
B28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探究 刘少北 曾涛 周敏 史君林 石艳 干斌(164)
B29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团队合作项目”课程 周剑锋 董金善 虞斌 周勇军(167)
B30面向“新工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方向讨论 宋鹏 云焦凤 李斌(170)
B3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研究 戚冬红 马文凯 黄吉荣 宋晓萍 李莹 刘清(172)
B32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苏伟光 高立营(174)
B33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关于过控专业招生的几点认识 张明 李梦丽 朱吉琦(177)
B34创建高水平大学背景下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索 孙丽 苏文献 豆斌林 黄维佳 陈建(180)
B35浅析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杨杰 苏文献(182)
B36工科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初探 苏文献 林盼盼 武卫东 孙丽 杨杰 李泽秋 刘聪(184)
B37应用型本科化工设备工程实训考核体系构建 刘道友 魏晓波 王志宇 王钰 孙博(186)
C课程建设与改革 (189)
C01“理论力学”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方法探究 张海鹏 刘建新 张晓蕾 王江云 魏耀东(189)
C02基于“任务驱动”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 王胜军 李强 蒋文春 王振波 赵东亚(192)
C03基于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的探索 宋健斐 张冀翔 严超宇 孙国刚 陈建义(195)
C04制图测绘中减速器轴中心孔的测绘问题 张晓蕾 刘建新 魏耀东 贺娇(197)
C05过程专业生产实习中的自主学习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岩 张玉明 孙国刚(199)
C06基于“卓越计划”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严超宇 张冀翔 孙国刚 陈建义(201)
C07“过程装备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严超宇 宋健斐 张冀翔 孙国刚(203)
C08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案例讨论教学法在“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王娟(205)
C09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流动参数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王宗明 王建军 左海强 章大海(207)
C10“新工科”视角下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孟智慧 王昌 张巍 邢静宜(211)
C11“专业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王志宇 李翰望 张博伟 于晟轩 杨海阔 赵葓笙(213)
C12过控专业“过程装备腐蚀与防腐”的教学思考 赵敏 王江云 魏耀东 郭兴建(216)
C13结合应用案例的“流体机械”的教学改进 刘建新 贺娇 张晓蕾 魏耀东(218)
C14“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新进展 张早校 余云松 杨福胜 吴震 王毅(220)
C15离心压缩机典型结构的教学方法探索 魏进家(222)
C16基于MOOC的“过程流体机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 李云 高秀峰 杨福胜 王斯民(224)
C17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典型经验探讨 姚淑婷 陈叔平 翟霄 赵嫚(226)
C18“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刘燕 曲延鹏 宋清华 陈颂英(230)
C19基于“新工科”背景混合式教学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宋清华 蒋永航 刘战强(232)
C20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化工流体力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究 徐晓刚 李树勋 余龙 赵嫚 郭凯(236)
C21基于“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探索 吴健 宋伟 梁瑞 姜峰(239)
C22“过程设备设计”教学过程中本质安全思想建立与实施 钟月华 吕松 鲍泽威 黄卫星(241)
C23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压力容器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钟月华 吕松 鲍泽威 黄卫星(244)
C24切实体现过程装备“工程材料”之专业基础课属性 吉华 罗春晖 钟月华 陈志(247)
C25浅谈“金课”目标下过控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路 王袁隆 鲍泽威(250)
C26“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视频动画教学 杨鑫 杨佳 王洪(252)
C27基于MATLAB的压力容器应力分析及可视化教学 张成伟 许桂英 王洪 李军 张智恩(254)
C28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滕海鹏 石守红 刘姣姣 王怡(256)
C29知识点导航式教学方法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杨斌 任莹辉 周晓斯(258)
C30“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改革思考与建议 孔新 王怡 滕海鹏(260)
C3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过程装备设计与仿真”教学探索与实践 史君林 周敏 阳明君 刘少北 李俊 陈晔 王维慧 曾涛 干斌 石艳 张颖(262)
C32“过程流体机械”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探讨 王维慧 周敏 李俊 干斌 黄文权(265)
C33基于OBE理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阳明君 王维慧 周敏 曾涛 干斌 刘少北 石艳 张颖 陈晔 史君林(267)
C3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 朱玉峰(270)
C35“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探索及实践 齐安宾 蒋静智(273)
C36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过程装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朱玉峰(275)
C37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装控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 崔海亭 蒋静智 郭丽霞 齐安宾(278)
C38SW6软件在“过程设备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卧式内压储罐设计为例 石宁 刘浪 郭俊江 吴其俊 唐安江(280)
C39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流体力学”慕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许晓飞 刘凤霞 魏炜 刘志军(283)
C40“压力容器设计”课程多模态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泽武 李志义(286)
C41中英“压力容器设计”课程教学比较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和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为例 王泽武(290)
C42基于产出导向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及评价 陈宇慧 马璐 张永海 许培援 刘亚莉(293)
C43基于工程认证专业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张芳芳 张永海 张波 马璐 陈宇慧(296)
C44混合式学习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李志海 钟源 刘雁(297)
C45“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的项目驱动法应用 陈华豪 陈奕均 刘伟 李志海 陈志静 孙志伟 邓飞中(300)
C46浅谈“过程设备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红利 刘伟(302)
C47研究生“高等流体力学”核心课程建设探讨 马艺 卢志明 彭旭东 孟祥铠(304)
C48基于科教融合的“工程流体力学”实践教学探索 谷云庆 余松伟 郑水华 马艺 潘立(307)
C49“工程流体力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张东伟 曹海亮 王定标 周俊杰 古新 郭茶秀(309)
C50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第三版教材 廖传华 魏新利 周剑锋 王银峰 程文洁(312)
C51面向隐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装备成套技术”教学改革程 文洁 廖传华 周剑锋 王银峰(314)
C52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达成度评价研究与实践 杨波涛 戚冬红 毛文元(317)
C53“过程装备基础”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朱孝钦 宋鹏云 常静华 别玉 戚冬红 栗志(320)
C54“过程装备基础”课程慕课建设初探 朱孝钦 宋鹏云 常静华 别玉 戚冬红 栗志(322)
C55专业认证引领下“过程流体机械”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 常静华 朱孝钦 杨波涛(324)
C56一种“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 黄维佳 唐洁 孙丽 苏文献(327)
C57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应用型本科《化工制图》教材建设的思考 李福宝 刘一达 李勤 刘波 吴昊(330)
D科学研究与发展 (332)
D01大型储罐钢筋混凝土基底强度有限元分析 孙惠 李慧芳 钱才富(332)
D02大型低温储罐预冷瞬态过程数值模拟 王昕 钱才富(335)
D03疏水阀性能试验装置开发与应用 郑荣部 陈宗杰 郑积泉 吴春源 郭怀舟 高红彪(338)
D04食品输送流水线设计 孔令超 包日宁 张而耕 孙华靖(341)
D05低频半正弦波电场液滴聚结行为的数值研究 蒋燕 孙治谦 王振波(343)
D06锥体高度对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钱振 汤嘉贤 伍青林 焦云南(350)
D07高温蒸汽循环下混凝土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刘洋 刘家璇 张早校 杨福胜(353)
D0890°弯管的冲蚀模拟研究 俞瑞利 梁瑞 周文海 朱冕 吕亚茹 王树江(357)
D09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油气分离器的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 康小兵 刘兴旺 王博曾强(360)
D10浮环干气密封流场微尺度计算与参数分析 王世鹏 丁雪兴 陆俊杰 张伟政 陈金林(364)
D11毫秒量级快速动态真空标准压力建立过程理论分析 汪乘红 陈叔平 金树峰 赵高逸(370)
D12基于ADAMS的含运动副间隙涡旋压缩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李心庆 赵嫚 刘志浩(373)
D13基于分形理论的干气密封环摩擦特性研究 唐莉萍 丁雪兴 陈金林 严如奇 司佳鑫(378)
D14基于小波分析在干气密封中摩擦振动信号频率段的探寻及研究 司佳鑫 丁雪兴(383)
D15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尤田 陈彩胜(390)
D16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微间隙泄漏量数值模拟研究 周天祥 王博(393)
D17LNG气质优化综述 孟岳 陈叔平 赵一力(397)
D18基于FTA模糊集模型对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价研究 王树江 梁瑞 周文海 俞瑞利 吕亚茹 朱冕(400)
D19闪蒸气旋风分离器切向矩形接管有限元分析 刘荣敏 李万佳 张雪冬 任志祥(403)
D20圆柱形动力电池液冷夹套设计与散热数值模拟 孙雷 吴小会 赵强 闫康平(406)
D21急冷塔内高温烟气与喷雾液滴的非稳态传热过程模拟 毛宇 武劭恂 黄卫星(410)
D22基于Fluent的直流电弧等离子炬热-电分布特性数值模拟 武劭恂 黄卫星(414)
D23航空发动机“空-空-油”螺旋套管夹层传热的数值模拟 蒙建成 刘少北 黄卫星(417)
D24T型微流控装置中固-水-油复合乳粒构建过程的实验研究 徐兰 潘大伟 张涛先 黄卫星(420)
D25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结焦特性的实验研究 黄琴 鲍泽威 何阔 雷志良 朱权 李象远(424)
D26中国空气能热泵的发展与应用简述 苏勇 郝博天 薛启帆 杨斌(427)
D27N80表面Fe2O3/Fe3O4复合超疏水表面构建及其在防腐领域的应用 胡军 何世军(431)
D28基于相似聚合法的模糊故障树方法及其在天然气储罐中的应用 刘昌华 武玮 宋珂 滕海鹏 淡勇(433)
D29全馏分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工业反应器模拟 李冬 范晓勇 冯弦 董环 淡勇(437)
D30新型静态双旋涡分级器的流场分布与分级性能 孙占朋 孙国刚 刘庆刚 于新奇 崔海亭(442)
D31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硫化橡胶粉碎动力学研究 何子文 李美求 黄天成 李翔(446)
D32计算机CAD绘图——数据转换的应用 陈奕均 吴华富 刘劲君 陈华豪 莫才颂 刘伟 李志海(451)
D33附塔悬挂再沸器连接结构设计 孔凡胜 范飞 管峰(453)
D34基于功能性微粒强化离心分离复杂体系废水中高浓度难降解污染物的新工艺及装置 王炳捷 白志山 杨晓勇(456)
D35硫酸烷基化技术特点与应用进展 杨晓勇 白志山 王炳捷 罗会清 严圣林(461)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创新改革与实践20年 郑津洋(8)
A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 (11)
A01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装控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朱荣涛 李海生 王艳飞 沈利民 孙凤杰(11)
A02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实验教学的设置与规范管理 孙凤杰 王启立 李海生(15)
A0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丁宇奇 林玉娟 李伟 何富君(17)
A04工程教育认证中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实践 王维刚 丁宇奇 冯子明 徐保蕊(20)
A05过程装备专业本科课外实践体系化建设研究 邓建强 宣炳蔚 何阳 林丽萍 曹峥(26)
A0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机制构建与实施 翟霄 赵嫚 陈叔平 吴健 张伟政(30)
A07新时代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的建设策略探讨 钱锦远 金志江 洪伟荣(32)
A08浅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伍勇 钟月华 谭帅(35)
A09“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建设 谭帅 王彩虹 伍勇(37)
A10独立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景元琳 张静 陈莹 王玥 毕大鹏(40)
A11基于工程认证的“过控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曾涛 黄文权 李俊 石艳 周敏 王维慧(42)
A12基于OBE的专业核心课程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石艳 李俊 黄文权 周敏 史君林(44)
A13过控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周敏 王维慧 黄文权 曾涛 李俊 石艳 阳明君 干斌 张颖 史君林(47)
A14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过控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探讨 郭彦书(50)
A15科教协同以竞赛促竞争培养过控专业创新人才 周一卉 代玉强 武锦涛 李贝 胡大鹏 刘志军(52)
A16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探析 武锦涛 周一卉 代玉强(54)
A1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 丁文捷 郝洪涛 李宏燕(57)
A18过程装备性能优化类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的指导 刘超锋 张永豪 熊涛 文鹏飞 刘洋 施娅者 冯学仁(61)
A19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思考 岳利文 董华东 张永海 刘亚莉 许培援(64)
A20基于“新工科”的过程装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刘伟 郭福平 高红利 张琨(66)
A2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装备制造工艺”教学改革 郭福平 宣征南 刘伟 孙志伟(69)
A22基于IEET工程认证的过控专业实习实践方案探索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过控专业(卓越工程师)为例 陈志静(71)
A23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导致的同质化问题思考 杨建国 刘毅 贺艳明 郑文健 马英鹤 王丽梅 张玮 高增梁(74)
A24基于OBE的过控专业“理论力学”中复杂工程问题教学探讨 周明珏 金伟娅 李曰兵 高增梁(76)
A25“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参与度分析 靳遵龙 魏新利 王定标(78)
A26基于分类多元立体式学科竞赛体系的过程装备专业人才培养 付昌义(80)
A27“新工科”背景下当前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吴曼郡(83)
A28基于OBE理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焦凤 宋鹏云(85)
A29基于“互联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强 王辰昊 闫宏伟 卫红梅(87)
A30地方本科院校过控专业“三对接一联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构建 范晓勇 马亚军 李冬闫 龙李健(90)
A3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机制研究及实践 叶立 杨茉 苏文献 胡卓焕 杨杰(93)
B专业建设与发展 (95)
B01跨专业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和“矿业工程数值计算及MATLAB应用”为例 窦东阳 王艳飞 王启立 李小川(95)
B02构建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李小川 王启立 窦东阳(97)
B03面向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实践 郑小涛 喻九阳 徐建民(100)
B0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金工及生产实习与设备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 王江云 魏耀东 贺娇 刘建新 张晓蕾 王娟(102)
B05过程装备专业建立专业拆装实验室的必要性 贺娇 张海鹏 王江云 魏耀东(106)
B06基于专业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林玉娟 李伟 龙飞飞 丁宇奇(108)
B07深化改革,积极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之浅见 张早校 王斯民 杨福胜 余云松(111)
B08基于专业认证引领下的过程装备专业建设 林玉娟 李伟 丁宇奇 龙飞飞(114)
B09面向“新工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 李眉眉(118)
B10关于高等院校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研究 刘姣姣 滕海鹏(121)
B11应用型过控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践与探讨 王洪 杨鑫 常海星 鹿存房(123)
B12过程控制专业实验教学分析与改革 王怡 孔新 滕海鹏 杨阳(126)
B13虚拟仿真软件在过控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王洪 全学军 杨鑫 常海星 鹿存房(128)
B14“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张颖 周谧 周敏(131)
B15“装控”专业毕业设计中开题报告的探究 朱玉峰(133)
B16地方本科院校装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朱海荣 彭培英(136)
B17化工过程机械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探讨 郭彦书(139)
B18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装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崔海亭 刘庆刚 朱海荣(141)
B19打造优质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工程创新能力 周一卉 刘学武 刘凤霞 魏炜 胡大鹏 刘志军(144)
B203D打印技术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张昱 赵智勇 付守炎 李军 刘慧敏(146)
B21新时代“过控”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性研究——以贵州大学过控专业为例 王琬 田蒙奎(148)
B22基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探讨 张琨 刘伟 赵芙蕾(150)
B23案例教学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中的应用 周佩剑 颜朝寿 吴登昊 牟介刚 郑水华 谷云庆(152)
B24产学研结合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毛剑峰 李向阳 柳云恺 葛仁跃 包士毅(154)
B25服务于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经验浅谈 毛剑峰 李向阳 柳云恺 葛仁跃 包士毅(157)
B26过控专业控制类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探讨 冯毅(160)
B27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助力双创实践能力培养 林海波 张潇文 石艳 金永中 周敏(162)
B28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探究 刘少北 曾涛 周敏 史君林 石艳 干斌(164)
B29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团队合作项目”课程 周剑锋 董金善 虞斌 周勇军(167)
B30面向“新工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方向讨论 宋鹏 云焦凤 李斌(170)
B3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研究 戚冬红 马文凯 黄吉荣 宋晓萍 李莹 刘清(172)
B32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苏伟光 高立营(174)
B33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关于过控专业招生的几点认识 张明 李梦丽 朱吉琦(177)
B34创建高水平大学背景下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索 孙丽 苏文献 豆斌林 黄维佳 陈建(180)
B35浅析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杨杰 苏文献(182)
B36工科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初探 苏文献 林盼盼 武卫东 孙丽 杨杰 李泽秋 刘聪(184)
B37应用型本科化工设备工程实训考核体系构建 刘道友 魏晓波 王志宇 王钰 孙博(186)
C课程建设与改革 (189)
C01“理论力学”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方法探究 张海鹏 刘建新 张晓蕾 王江云 魏耀东(189)
C02基于“任务驱动”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 王胜军 李强 蒋文春 王振波 赵东亚(192)
C03基于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的探索 宋健斐 张冀翔 严超宇 孙国刚 陈建义(195)
C04制图测绘中减速器轴中心孔的测绘问题 张晓蕾 刘建新 魏耀东 贺娇(197)
C05过程专业生产实习中的自主学习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岩 张玉明 孙国刚(199)
C06基于“卓越计划”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严超宇 张冀翔 孙国刚 陈建义(201)
C07“过程装备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严超宇 宋健斐 张冀翔 孙国刚(203)
C08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案例讨论教学法在“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王娟(205)
C09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流动参数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王宗明 王建军 左海强 章大海(207)
C10“新工科”视角下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孟智慧 王昌 张巍 邢静宜(211)
C11“专业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王志宇 李翰望 张博伟 于晟轩 杨海阔 赵葓笙(213)
C12过控专业“过程装备腐蚀与防腐”的教学思考 赵敏 王江云 魏耀东 郭兴建(216)
C13结合应用案例的“流体机械”的教学改进 刘建新 贺娇 张晓蕾 魏耀东(218)
C14“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新进展 张早校 余云松 杨福胜 吴震 王毅(220)
C15离心压缩机典型结构的教学方法探索 魏进家(222)
C16基于MOOC的“过程流体机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 李云 高秀峰 杨福胜 王斯民(224)
C17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典型经验探讨 姚淑婷 陈叔平 翟霄 赵嫚(226)
C18“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刘燕 曲延鹏 宋清华 陈颂英(230)
C19基于“新工科”背景混合式教学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宋清华 蒋永航 刘战强(232)
C20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化工流体力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究 徐晓刚 李树勋 余龙 赵嫚 郭凯(236)
C21基于“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探索 吴健 宋伟 梁瑞 姜峰(239)
C22“过程设备设计”教学过程中本质安全思想建立与实施 钟月华 吕松 鲍泽威 黄卫星(241)
C23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压力容器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钟月华 吕松 鲍泽威 黄卫星(244)
C24切实体现过程装备“工程材料”之专业基础课属性 吉华 罗春晖 钟月华 陈志(247)
C25浅谈“金课”目标下过控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路 王袁隆 鲍泽威(250)
C26“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视频动画教学 杨鑫 杨佳 王洪(252)
C27基于MATLAB的压力容器应力分析及可视化教学 张成伟 许桂英 王洪 李军 张智恩(254)
C28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滕海鹏 石守红 刘姣姣 王怡(256)
C29知识点导航式教学方法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杨斌 任莹辉 周晓斯(258)
C30“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改革思考与建议 孔新 王怡 滕海鹏(260)
C3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过程装备设计与仿真”教学探索与实践 史君林 周敏 阳明君 刘少北 李俊 陈晔 王维慧 曾涛 干斌 石艳 张颖(262)
C32“过程流体机械”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探讨 王维慧 周敏 李俊 干斌 黄文权(265)
C33基于OBE理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阳明君 王维慧 周敏 曾涛 干斌 刘少北 石艳 张颖 陈晔 史君林(267)
C3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 朱玉峰(270)
C35“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探索及实践 齐安宾 蒋静智(273)
C36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过程装备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朱玉峰(275)
C37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装控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 崔海亭 蒋静智 郭丽霞 齐安宾(278)
C38SW6软件在“过程设备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卧式内压储罐设计为例 石宁 刘浪 郭俊江 吴其俊 唐安江(280)
C39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流体力学”慕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许晓飞 刘凤霞 魏炜 刘志军(283)
C40“压力容器设计”课程多模态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泽武 李志义(286)
C41中英“压力容器设计”课程教学比较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和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为例 王泽武(290)
C42基于产出导向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及评价 陈宇慧 马璐 张永海 许培援 刘亚莉(293)
C43基于工程认证专业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张芳芳 张永海 张波 马璐 陈宇慧(296)
C44混合式学习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李志海 钟源 刘雁(297)
C45“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的项目驱动法应用 陈华豪 陈奕均 刘伟 李志海 陈志静 孙志伟 邓飞中(300)
C46浅谈“过程设备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红利 刘伟(302)
C47研究生“高等流体力学”核心课程建设探讨 马艺 卢志明 彭旭东 孟祥铠(304)
C48基于科教融合的“工程流体力学”实践教学探索 谷云庆 余松伟 郑水华 马艺 潘立(307)
C49“工程流体力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张东伟 曹海亮 王定标 周俊杰 古新 郭茶秀(309)
C50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第三版教材 廖传华 魏新利 周剑锋 王银峰 程文洁(312)
C51面向隐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装备成套技术”教学改革程 文洁 廖传华 周剑锋 王银峰(314)
C52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达成度评价研究与实践 杨波涛 戚冬红 毛文元(317)
C53“过程装备基础”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朱孝钦 宋鹏云 常静华 别玉 戚冬红 栗志(320)
C54“过程装备基础”课程慕课建设初探 朱孝钦 宋鹏云 常静华 别玉 戚冬红 栗志(322)
C55专业认证引领下“过程流体机械”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 常静华 朱孝钦 杨波涛(324)
C56一种“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 黄维佳 唐洁 孙丽 苏文献(327)
C57面向石油石化行业应用型本科《化工制图》教材建设的思考 李福宝 刘一达 李勤 刘波 吴昊(330)
D科学研究与发展 (332)
D01大型储罐钢筋混凝土基底强度有限元分析 孙惠 李慧芳 钱才富(332)
D02大型低温储罐预冷瞬态过程数值模拟 王昕 钱才富(335)
D03疏水阀性能试验装置开发与应用 郑荣部 陈宗杰 郑积泉 吴春源 郭怀舟 高红彪(338)
D04食品输送流水线设计 孔令超 包日宁 张而耕 孙华靖(341)
D05低频半正弦波电场液滴聚结行为的数值研究 蒋燕 孙治谦 王振波(343)
D06锥体高度对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钱振 汤嘉贤 伍青林 焦云南(350)
D07高温蒸汽循环下混凝土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刘洋 刘家璇 张早校 杨福胜(353)
D0890°弯管的冲蚀模拟研究 俞瑞利 梁瑞 周文海 朱冕 吕亚茹 王树江(357)
D09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油气分离器的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 康小兵 刘兴旺 王博曾强(360)
D10浮环干气密封流场微尺度计算与参数分析 王世鹏 丁雪兴 陆俊杰 张伟政 陈金林(364)
D11毫秒量级快速动态真空标准压力建立过程理论分析 汪乘红 陈叔平 金树峰 赵高逸(370)
D12基于ADAMS的含运动副间隙涡旋压缩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李心庆 赵嫚 刘志浩(373)
D13基于分形理论的干气密封环摩擦特性研究 唐莉萍 丁雪兴 陈金林 严如奇 司佳鑫(378)
D14基于小波分析在干气密封中摩擦振动信号频率段的探寻及研究 司佳鑫 丁雪兴(383)
D15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对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尤田 陈彩胜(390)
D16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微间隙泄漏量数值模拟研究 周天祥 王博(393)
D17LNG气质优化综述 孟岳 陈叔平 赵一力(397)
D18基于FTA模糊集模型对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价研究 王树江 梁瑞 周文海 俞瑞利 吕亚茹 朱冕(400)
D19闪蒸气旋风分离器切向矩形接管有限元分析 刘荣敏 李万佳 张雪冬 任志祥(403)
D20圆柱形动力电池液冷夹套设计与散热数值模拟 孙雷 吴小会 赵强 闫康平(406)
D21急冷塔内高温烟气与喷雾液滴的非稳态传热过程模拟 毛宇 武劭恂 黄卫星(410)
D22基于Fluent的直流电弧等离子炬热-电分布特性数值模拟 武劭恂 黄卫星(414)
D23航空发动机“空-空-油”螺旋套管夹层传热的数值模拟 蒙建成 刘少北 黄卫星(417)
D24T型微流控装置中固-水-油复合乳粒构建过程的实验研究 徐兰 潘大伟 张涛先 黄卫星(420)
D25超临界压力下航空煤油结焦特性的实验研究 黄琴 鲍泽威 何阔 雷志良 朱权 李象远(424)
D26中国空气能热泵的发展与应用简述 苏勇 郝博天 薛启帆 杨斌(427)
D27N80表面Fe2O3/Fe3O4复合超疏水表面构建及其在防腐领域的应用 胡军 何世军(431)
D28基于相似聚合法的模糊故障树方法及其在天然气储罐中的应用 刘昌华 武玮 宋珂 滕海鹏 淡勇(433)
D29全馏分低温煤焦油加氢精制工业反应器模拟 李冬 范晓勇 冯弦 董环 淡勇(437)
D30新型静态双旋涡分级器的流场分布与分级性能 孙占朋 孙国刚 刘庆刚 于新奇 崔海亭(442)
D31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硫化橡胶粉碎动力学研究 何子文 李美求 黄天成 李翔(446)
D32计算机CAD绘图——数据转换的应用 陈奕均 吴华富 刘劲君 陈华豪 莫才颂 刘伟 李志海(451)
D33附塔悬挂再沸器连接结构设计 孔凡胜 范飞 管峰(453)
D34基于功能性微粒强化离心分离复杂体系废水中高浓度难降解污染物的新工艺及装置 王炳捷 白志山 杨晓勇(456)
D35硫酸烷基化技术特点与应用进展 杨晓勇 白志山 王炳捷 罗会清 严圣林(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