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5204951
- 1
- 234740
- 16开
- 2018-07
- 311
- 268
- K203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教程/新时代大学通识教育教材》以中国历史发展为线,以各个历史阶段文化特性和文化品类为面,系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呈现的思想、制度、物质、艺术等方面的精粹。并配有移动教学资源。全书共16章,前有绪论,包括:中国文化产生的环境;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流:儒、佛、道;教育与科举文化;传统中国官制、经济、科技;传统语言、文学、艺术;服饰、饮食、礼俗;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文化”界说与“中国”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历史沿革与中国文化的分期
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第二章 儒家文化
第一节 孔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孟子及其思想
第三节 荀子及其思想
第四节 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
第五节 宋明理学
第六节 儒学地位的下降
第三章 道家文化
第一节 老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庄子及其思想
第三节 黄老之学
第四节 魏晋玄学
第四章 道教文化
第一节 东汉时期道教的创立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的神仙道教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道教活动
第四节 宋元及以后的道教活动
第五节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佛教文化
第一节 东汉至西晋时期佛教的初传与发展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的兴盛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第四节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创立和繁荣
第五节 佛教与中国文化
第六章 教育与科举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学校
第二节 科举考试
第七章 官制文化
第一节 中央官制
第二节 地方官制
第八章 经济文化
第一节 土地制度
第二节 赋役制度
第三节 货币制度
第四节 度量衡制度
第九章 科技文化
第一节 农学
第二节 手工业
第三节 天文历法
第四节 中国医药学
第十章 语言文化
第一节 汉字
第二节 汉语
第十一章 文学
第一节 古典诗词
第二节 古代散文与辞赋
第三节 古代戏曲
第四节 古典小说
第十二章 艺术文化(上)
第一节 建筑艺术文化
第二节 园林文化
第三节 工艺文化
第十三章 艺术文化(下)
第一节 书画艺术文化
第二节 音乐舞蹈艺术文化
第十四章 服饰和饮食文化
第一节 服饰文化
第二节 饮食文化
第十五章 礼俗文化
第一节 古代称谓
第二节 古代礼仪
第三节 婚姻礼俗
第四节 节日习俗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爱众为公
第二节 自强不息
第三节 厚德载物
第四节 求是务实
后记
第一节 “文化”界说与“中国”的含义
第二节 中国历史沿革与中国文化的分期
第三节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第二章 儒家文化
第一节 孔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孟子及其思想
第三节 荀子及其思想
第四节 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
第五节 宋明理学
第六节 儒学地位的下降
第三章 道家文化
第一节 老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庄子及其思想
第三节 黄老之学
第四节 魏晋玄学
第四章 道教文化
第一节 东汉时期道教的创立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的神仙道教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道教活动
第四节 宋元及以后的道教活动
第五节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佛教文化
第一节 东汉至西晋时期佛教的初传与发展
第二节 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的兴盛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第四节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创立和繁荣
第五节 佛教与中国文化
第六章 教育与科举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学校
第二节 科举考试
第七章 官制文化
第一节 中央官制
第二节 地方官制
第八章 经济文化
第一节 土地制度
第二节 赋役制度
第三节 货币制度
第四节 度量衡制度
第九章 科技文化
第一节 农学
第二节 手工业
第三节 天文历法
第四节 中国医药学
第十章 语言文化
第一节 汉字
第二节 汉语
第十一章 文学
第一节 古典诗词
第二节 古代散文与辞赋
第三节 古代戏曲
第四节 古典小说
第十二章 艺术文化(上)
第一节 建筑艺术文化
第二节 园林文化
第三节 工艺文化
第十三章 艺术文化(下)
第一节 书画艺术文化
第二节 音乐舞蹈艺术文化
第十四章 服饰和饮食文化
第一节 服饰文化
第二节 饮食文化
第十五章 礼俗文化
第一节 古代称谓
第二节 古代礼仪
第三节 婚姻礼俗
第四节 节日习俗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爱众为公
第二节 自强不息
第三节 厚德载物
第四节 求是务实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