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药物学基础与实践(双色)
¥46.00定价
作者: 宋东伟
出版时间:2019-10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9787568403054
- 1版
- 221394
- 68255370-6
- 2019-10
- 医学
- 药学
- R9
- 药学类
- 中职 五年制高职 本科 高职 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整合了《药物化学》与《药理学》中的相关内容,一方面以药物化学结构为主线,重点讲述与药物稳定性及检验相关的理化性质知识,为后续学习药物制剂、药物检验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关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等应用性内容,为药品的生产制剂等岗位提供药学上的服务和支持。
本书共十五章,第一章为概论,主要讲述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等。第二章到第十四章为药物各论,主要叙述重点药物的通用名、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常见剂型及规格等。第十五章介绍工作中的药物学综合知识与实践。
本书可作为药物生产技术专业(化学药、生物药、药物制剂方向)、药品安全与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医药企业职工培训及药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共十五章,第一章为概论,主要讲述药物的基本知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等。第二章到第十四章为药物各论,主要叙述重点药物的通用名、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常见剂型及规格等。第十五章介绍工作中的药物学综合知识与实践。
本书可作为药物生产技术专业(化学药、生物药、药物制剂方向)、药品安全与检验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医药企业职工培训及药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药物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药物的名称
三、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作用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转运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目标检测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一、巴比妥类药物
二、苯二氮类药物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四节 抗抑郁药
一、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第五节 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第六节 中枢兴奋药
目标检测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外周神经系统概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第二节 拟胆碱药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二、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一、M受体阻断药
二、N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
一、a受体阻断药
二、b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
一、芳酸酯类
二、酰胺类
目标检测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一节 降血脂药
一、主要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二、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和利尿药
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物
二、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
三、血管扩张药
四、神经节阻断药
五、肾上腺素a1受体拮抗剂
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七、钙通道阻滞剂
八、利尿降压药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作用机制
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代表药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
第五节 强心药
一、强心苷类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目标检测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抑酸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第三节 止吐药
目标检测
第六章 呼吸系统药物
第一节 平喘药
一、b受体激动剂
二、茶碱类
三、抗胆碱药
四、抗过敏平喘药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二节 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二、外周性镇咳药
第三节 祛痰药
一、恶心性祛痰药
二、痰液溶解剂
三、黏液调节剂
目标检测
第七章 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吡唑酮类
四、吲哚乙酸类
五、芳基烷酸类
六、邻氨基苯甲酸类
七、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第二节 抗变态反应药
一、第一代抗组胺药
二、第二代抗组胺药
目标检测
第八章 抗生素
第一节 b-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
二、头孢菌素类
三、b-内酰胺酶抑制剂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天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二、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
二、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第五节 其他类抗生素
一、氯霉素
二、多粘菌素
三、林可霉素
目标检测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二、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三、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四、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一、磺胺类典型药物
二、抗菌增效剂
第三节 抗结核药
一、合成抗结核药
二、抗生素类抗结核药
第四节 抗真菌药
一、抗生素类
二、唑类
三、其他类
第五节 抗病毒药
一、核苷类
二、三环胺类
三、其他类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一、驱肠虫药
二、抗疟药
目标检测
第十章 抗肿瘤药
第一节 烷化剂
一、氮芥类
二、乙撑亚胺类
三、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
四、亚硝基脲类
五、金属铂类配合物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一、嘧啶拮抗剂
二、嘌呤拮抗剂
三、叶酸拮抗剂
第三节 抗肿瘤抗生素与抗肿瘤植物药有效成分
目标检测
第十一章 降血糖药
第一节 胰岛素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一、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二、胰岛素增敏剂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目标检测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血栓药
一、血栓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二、抗血栓药物
第二节 促凝血药
第三节 抗贫血药
第四节 造血生长因子
第五节 血容量扩充剂
目标检测
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 性激素
一、雌激素类及相关药物
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
三、孕激素类及相关药物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一、甲状腺激素
二、抗甲状腺药
目标检测
第十四章 维生素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族
二、维生素C
目标检测
第十五章 工作中的药物学综合知识与实践
第一节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水解性
二、药物的还原性
三、药物的其他变质反应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性配伍变化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
三、药理性配伍变化
第三节 处方认识及分析
一、处方的意义
二、处方的组成及格式
三、处方中常用拉丁文概述
四、处方分析实例
目标检测
实训部分
一、阿司匹林的制备
二、扑热息痛的合成
三、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四、苯妥英钠的合成
五、烟酸的制备
六、处方分析 米诺环素与氢氧化铝
七、处方分析 铁元素与环丙沙星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八、药品分类与摆放
九、问病荐药
参考文献
第一节 药物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药物的名称
三、药物的质量和质量标准
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作用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药物的转运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目标检测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一、巴比妥类药物
二、苯二氮类药物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第三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四节 抗抑郁药
一、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第五节 镇痛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第六节 中枢兴奋药
目标检测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外周神经系统概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第二节 拟胆碱药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
二、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抗胆碱药
一、M受体阻断药
二、N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
第五节 抗肾上腺素药
一、a受体阻断药
二、b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局部麻醉药
一、芳酸酯类
二、酰胺类
目标检测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一节 降血脂药
一、主要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二、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和利尿药
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物
二、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
三、血管扩张药
四、神经节阻断药
五、肾上腺素a1受体拮抗剂
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七、钙通道阻滞剂
八、利尿降压药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及作用机制
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代表药
第四节 抗心绞痛药
第五节 强心药
一、强心苷类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目标检测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抑酸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第二节 胃动力药
第三节 止吐药
目标检测
第六章 呼吸系统药物
第一节 平喘药
一、b受体激动剂
二、茶碱类
三、抗胆碱药
四、抗过敏平喘药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二节 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二、外周性镇咳药
第三节 祛痰药
一、恶心性祛痰药
二、痰液溶解剂
三、黏液调节剂
目标检测
第七章 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吡唑酮类
四、吲哚乙酸类
五、芳基烷酸类
六、邻氨基苯甲酸类
七、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第二节 抗变态反应药
一、第一代抗组胺药
二、第二代抗组胺药
目标检测
第八章 抗生素
第一节 b-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
二、头孢菌素类
三、b-内酰胺酶抑制剂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一、天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二、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天然四环素类抗生素
二、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第五节 其他类抗生素
一、氯霉素
二、多粘菌素
三、林可霉素
目标检测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二、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三、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四、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一、磺胺类典型药物
二、抗菌增效剂
第三节 抗结核药
一、合成抗结核药
二、抗生素类抗结核药
第四节 抗真菌药
一、抗生素类
二、唑类
三、其他类
第五节 抗病毒药
一、核苷类
二、三环胺类
三、其他类
第六节 抗寄生虫药
一、驱肠虫药
二、抗疟药
目标检测
第十章 抗肿瘤药
第一节 烷化剂
一、氮芥类
二、乙撑亚胺类
三、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
四、亚硝基脲类
五、金属铂类配合物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一、嘧啶拮抗剂
二、嘌呤拮抗剂
三、叶酸拮抗剂
第三节 抗肿瘤抗生素与抗肿瘤植物药有效成分
目标检测
第十一章 降血糖药
第一节 胰岛素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
一、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二、胰岛素增敏剂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目标检测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药物
第一节 抗血栓药
一、血栓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二、抗血栓药物
第二节 促凝血药
第三节 抗贫血药
第四节 造血生长因子
第五节 血容量扩充剂
目标检测
第十三章 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 性激素
一、雌激素类及相关药物
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
三、孕激素类及相关药物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一、甲状腺激素
二、抗甲状腺药
目标检测
第十四章 维生素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族
二、维生素C
目标检测
第十五章 工作中的药物学综合知识与实践
第一节 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水解性
二、药物的还原性
三、药物的其他变质反应
第二节 药物的配伍变化
一、物理性配伍变化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
三、药理性配伍变化
第三节 处方认识及分析
一、处方的意义
二、处方的组成及格式
三、处方中常用拉丁文概述
四、处方分析实例
目标检测
实训部分
一、阿司匹林的制备
二、扑热息痛的合成
三、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四、苯妥英钠的合成
五、烟酸的制备
六、处方分析 米诺环素与氢氧化铝
七、处方分析 铁元素与环丙沙星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八、药品分类与摆放
九、问病荐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