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读本
¥45.00定价
作者: 张国志,刘海霞主编,莲花,邱燕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8-0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496878
- 208197
- 40199806-7
- 2018-04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K203-49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经典读本》是一本萃取中国文化元典精华并特别适于诵读的书。本书选取
*代表性的中国思想、情感语句并依照适于诵读的原则,节选《大学》《中庸》《论
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弟子规》《古文观止》及古今绝美诗歌
等若干内容,旨在使读者于诵读声中体味中国核心文化,并将其化为修身之本,又进而做
到言而有文。因此,本书特别适于在校大学生作为诵读读本,也适合其他各年龄段青少年
用以敦品定性。
*代表性的中国思想、情感语句并依照适于诵读的原则,节选《大学》《中庸》《论
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弟子规》《古文观止》及古今绝美诗歌
等若干内容,旨在使读者于诵读声中体味中国核心文化,并将其化为修身之本,又进而做
到言而有文。因此,本书特别适于在校大学生作为诵读读本,也适合其他各年龄段青少年
用以敦品定性。
目录
(二十四)不义而富且贵 / 14
(二十五)知者不惑 / 14
(二十六)知者乐水 / 15
(二十七)当仁不让于师 / 15
(二十八)君子喻于义 / 15
(二十九)过而不改 / 16
(三十)君子不以言举人 / 16
(三十一)孝弟也者 / 16
(三十二)见贤思齐焉 / 16
(三十三)不患寡而患不均 / 17
(三十四)君子坦荡荡 / 17
(三十五)不患人之不己知 / 17
(三十六)君子不重则不威 / 18
(三十七)己欲立而立人 / 18
(三十八)名不正 / 18
(三十九)吾日三省吾身 / 19
(四十)己所不欲 / 19
(四十一)君子成人之美 / 19
(四十二)自古皆有死 / 20
(四十三)人而无信 / 20
(四十四)工欲善其事 / 20
(四十五)友直、友谅、
友多闻 / 20
(四十六)见义不为 / 21
(四十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21
(四十八)子谓《韶》 / 21
(四十九)不在其位 / 22
(五十)往者不可谏 / 22
(五十一)无欲速 / 22
三、《孟子》五十七则 / 23
(一)不以规矩 / 23
(二)权,然后知轻重 / 23
(三)人有不为也 / 23
(四)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 24
(五)其进锐者 / 24
(六)心之官则思 / 24
(七)生于忧患 / 25
(八)惟仁者宜在高位 / 25
(九)天子不仁 / 25
(十)国君好仁 / 26
(十一)王如施仁政於民 / 26
(十二)彼夺其民时 / 26
(十三)五亩之宅 / 27
(十四)易其田畴 / 27
(十五)君仁 / 28
(十六)乐民之乐者 / 28
(十七)仁则荣 / 28
(十八)有恒产者有恒心 / 29
(十九)争地以战 / 29
(二十)君之视臣如手足 / 29
(二十一)鱼,我所欲也 / 30
V 目 录
(二十二)老吾老 / 30
(二十三)得道者多助 / 31
(二十四)天时不如地利 / 31
(二十五)杀一无罪非仁也 / 31
(二十六)贼仁者谓之”贼” / 32
(二十七)贤者在位 / 32
(二十八)尊贤使能 / 32
(二十九)民为贵 / 33
(三十)民事不可缓也 / 33
(三十一)不违农时 / 33
(三十二)庖有肥肉 / 34
(三十三)桀纣之失天下也 / 34
(三十四)明君制民之产 / 34
(三十五)保民而王 / 35
(三十六)诸侯之宝三 / 35
(三十七)天降下民 / 35
(三十八)人皆可以为尧舜 / 36
(三十九)夫人必自侮 / 36
(四十)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 36
(四十一)君子不怨天 / 37
(四十二)富贵不能淫 / 37
(四十三)自暴者 / 37
(四十四)养心莫善于寡欲 / 38
(四十五)说大人则藐之 / 38
(四十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
人也 / 38
(四十七)恭者不侮人 / 39
(四十八)爱人者 / 39
(四十九)不挟长 / 39
(五十)贤者以其昭昭使人
昭昭 / 39
(五十一)富岁 / 40
(五十二)有为者辟若掘井 / 40
(五十三)君子有三乐 / 40
(五十四)穷则独善其身 / 41
(五十五)说诗者 / 41
(五十六)尽信《书》 / 41
(五十七)居天下之广居 / 42
第二模块
师 道 篇
一、《易经》十二则 / 44
(一)上九 / 44
(二)《象》曰:天行健 / 44
(三)居上位而不骄 / 44
(四)同声相应 / 45
(五)君子学以聚之 / 45
(六)积善之家 / 45
(七)劳谦君子 / 46
(八)地势坤 / 46
(九)冥豫在上 / 46
(十)同人于宗 / 47
(十一)天与火 / 47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 / 47
二、《道德经》三十则 / 48
(一)上善若水 / 48
(二)不自见 / 48
(三)天长、地久 / 49
(四)飘风不终朝 / 49
(五)五色令人目盲 / 49
(六)持而盈之 / 50
(七)曲则全 / 50
(八)致虚极 / 50
(九)见素抱朴 / 51
(十)信不足焉 / 51
(十一)道常无为 / 51
(十二)企者不立 / 51
(十三)人法地 / 52
(十四)轻则失根 / 52
(十五)物壮则老 / 52
(十六)将欲翕之 / 53
(十七)知人者智 / 53
(十八)大方无隅 / 53
(十九)天下之至柔 / 54
(二十)甚爱必大费 / 54
(二十一)以正治国 / 54
(二十二)见小曰明 / 55
(二十三)大成若缺 / 55
(二十四)祸兮福之所倚 / 55
(二十五)治大国若烹小鲜 / 56
(二十六)图难于其易 / 56
(二十七)天下难事 / 56
(二十八)为之于未有 / 56
(二十九)合抱之木 / 57
(三十)慎终如始 / 57
三、《中庸》十二则 / 58
(一)天命之谓性 / 58
(二)中也者 / 58
(三)君子中庸 / 58
(四)天下国家可均也 / 59
(五)故君子和而不流 / 59
(六)君子遵道而行 / 59
(七)上不怨天 / 60
(八)或生而知之 / 60
(九)好学近乎知 / 60
(十)凡事豫则立 / 61
(十一)博学之 / 61
(十二)愚而好自用 / 61
第三模块
济 世 篇
一、《孙子兵法》三十四则 / 64
(一)孙子曰:兵者,国之
大事 / 64
(二)故经之以五事 / 64
(三)一曰道 / 65
(四)故校之以计 / 65
(五)将听吾计 / 65
(六)兵者,诡道也 / 66
(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 66
(八)孙子曰:夫用兵之法 / 67
(九)故上兵伐谋 / 67
(十)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 68
(十一)夫将者,国之辅也 / 69
(十二)故知胜有五 / 69
(十三)故曰:知彼知己者 / 70
(十四)孙子曰:昔之善战者 / 70
(十五)不可胜者 / 71
(十六)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 / 71
(十七)是故胜兵先胜而后
求战 / 72
(十八)兵法:一曰度 / 72
(十九)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 73
(二十)孙子曰:凡治众如
治寡 / 73
(二十一)凡战者 / 74
(二十二)激水之疾 / 74
(二十三)纷纷纭纭 / 74
(二十四)故善动敌者 / 75
(二十五)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
待敌者佚 / 76
(二十六)出其所不趋 / 76
(二十七)进而不可御者 / 77
(二十八)夫兵形象水 / 77
(二十九)孙子曰:凡用兵
之法 / 78
(三十)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 / 78
(三十一)是故智者之虑 / 79
(三十二)故用兵之法,无恃其
不来 / 79
(三十三)故将有五危 / 79
(三十四)故曰:明主虑之 / 80
二、《弟子规》三十七则 / 81
(一)弟子规 / 81
(二)父母呼 / 81
(三)朝早起 / 82
(四)对饮食 / 82
(五)年方少 / 82
(六)步从容 / 82
(七)事勿忙 / 83
(八)斗闹场 / 83
(九)用人物 / 83
(十)借人物 / 84
(十一)凡出言 / 84
(十二)说话多 / 84
(十三)见未真 / 85
(十四)事非宜 / 85
(十五)见人善 / 85
(十六)见人恶 / 86
(十七)惟德学 / 86
(十八)闻过怒 / 86
(十九)闻誉恐 / 87
(二十)无心非 / 87
(二十一)过能改 / 87
(二十二)凡是人 / 88
(二十三)行高者 / 88
(二十四)才所大 / 88
(二十五)勿谄富 / 89
(二十六)人有短 / 89
(二十七)善相劝 / 89
(二十八)凡取与 / 90
(二十九)将加人 / 90
(三十)恩欲报 / 90
(三十一)恩欲报 / 91
(三十二)果仁者 / 91
(三十三)能亲仁 / 91
(三十四)能亲仁 / 92
(三十五)不力行 / 92
(三十六)非圣书 / 92
(三十七)勿自暴 / 93
第四模块
启 文 篇
一、散文九篇 / 96
(一)兰亭集序 / 96
(二)醉翁亭记 / 98
(三)岳阳楼记 / 100
(四)五柳先生传 / 102
(五)桃花源记 / 103
(六)陋室铭 / 105
(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105
(八)前赤壁赋 / 106
(九)记承天寺夜游 / 109
二、历代经典诗歌一百零
九首 / 110
(一)先秦四篇 / 110
(二)两汉五篇 / 113
(三)魏晋南北朝七篇 / 115
(四)唐五代四十七篇 / 119
(五)两宋二十四篇 / 142
(六)元、明、清十篇 / 149
(七)现代十二篇 / 153
参考文献 / 163
(二十五)知者不惑 / 14
(二十六)知者乐水 / 15
(二十七)当仁不让于师 / 15
(二十八)君子喻于义 / 15
(二十九)过而不改 / 16
(三十)君子不以言举人 / 16
(三十一)孝弟也者 / 16
(三十二)见贤思齐焉 / 16
(三十三)不患寡而患不均 / 17
(三十四)君子坦荡荡 / 17
(三十五)不患人之不己知 / 17
(三十六)君子不重则不威 / 18
(三十七)己欲立而立人 / 18
(三十八)名不正 / 18
(三十九)吾日三省吾身 / 19
(四十)己所不欲 / 19
(四十一)君子成人之美 / 19
(四十二)自古皆有死 / 20
(四十三)人而无信 / 20
(四十四)工欲善其事 / 20
(四十五)友直、友谅、
友多闻 / 20
(四十六)见义不为 / 21
(四十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21
(四十八)子谓《韶》 / 21
(四十九)不在其位 / 22
(五十)往者不可谏 / 22
(五十一)无欲速 / 22
三、《孟子》五十七则 / 23
(一)不以规矩 / 23
(二)权,然后知轻重 / 23
(三)人有不为也 / 23
(四)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 24
(五)其进锐者 / 24
(六)心之官则思 / 24
(七)生于忧患 / 25
(八)惟仁者宜在高位 / 25
(九)天子不仁 / 25
(十)国君好仁 / 26
(十一)王如施仁政於民 / 26
(十二)彼夺其民时 / 26
(十三)五亩之宅 / 27
(十四)易其田畴 / 27
(十五)君仁 / 28
(十六)乐民之乐者 / 28
(十七)仁则荣 / 28
(十八)有恒产者有恒心 / 29
(十九)争地以战 / 29
(二十)君之视臣如手足 / 29
(二十一)鱼,我所欲也 / 30
V 目 录
(二十二)老吾老 / 30
(二十三)得道者多助 / 31
(二十四)天时不如地利 / 31
(二十五)杀一无罪非仁也 / 31
(二十六)贼仁者谓之”贼” / 32
(二十七)贤者在位 / 32
(二十八)尊贤使能 / 32
(二十九)民为贵 / 33
(三十)民事不可缓也 / 33
(三十一)不违农时 / 33
(三十二)庖有肥肉 / 34
(三十三)桀纣之失天下也 / 34
(三十四)明君制民之产 / 34
(三十五)保民而王 / 35
(三十六)诸侯之宝三 / 35
(三十七)天降下民 / 35
(三十八)人皆可以为尧舜 / 36
(三十九)夫人必自侮 / 36
(四十)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 36
(四十一)君子不怨天 / 37
(四十二)富贵不能淫 / 37
(四十三)自暴者 / 37
(四十四)养心莫善于寡欲 / 38
(四十五)说大人则藐之 / 38
(四十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
人也 / 38
(四十七)恭者不侮人 / 39
(四十八)爱人者 / 39
(四十九)不挟长 / 39
(五十)贤者以其昭昭使人
昭昭 / 39
(五十一)富岁 / 40
(五十二)有为者辟若掘井 / 40
(五十三)君子有三乐 / 40
(五十四)穷则独善其身 / 41
(五十五)说诗者 / 41
(五十六)尽信《书》 / 41
(五十七)居天下之广居 / 42
第二模块
师 道 篇
一、《易经》十二则 / 44
(一)上九 / 44
(二)《象》曰:天行健 / 44
(三)居上位而不骄 / 44
(四)同声相应 / 45
(五)君子学以聚之 / 45
(六)积善之家 / 45
(七)劳谦君子 / 46
(八)地势坤 / 46
(九)冥豫在上 / 46
(十)同人于宗 / 47
(十一)天与火 / 47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 / 47
二、《道德经》三十则 / 48
(一)上善若水 / 48
(二)不自见 / 48
(三)天长、地久 / 49
(四)飘风不终朝 / 49
(五)五色令人目盲 / 49
(六)持而盈之 / 50
(七)曲则全 / 50
(八)致虚极 / 50
(九)见素抱朴 / 51
(十)信不足焉 / 51
(十一)道常无为 / 51
(十二)企者不立 / 51
(十三)人法地 / 52
(十四)轻则失根 / 52
(十五)物壮则老 / 52
(十六)将欲翕之 / 53
(十七)知人者智 / 53
(十八)大方无隅 / 53
(十九)天下之至柔 / 54
(二十)甚爱必大费 / 54
(二十一)以正治国 / 54
(二十二)见小曰明 / 55
(二十三)大成若缺 / 55
(二十四)祸兮福之所倚 / 55
(二十五)治大国若烹小鲜 / 56
(二十六)图难于其易 / 56
(二十七)天下难事 / 56
(二十八)为之于未有 / 56
(二十九)合抱之木 / 57
(三十)慎终如始 / 57
三、《中庸》十二则 / 58
(一)天命之谓性 / 58
(二)中也者 / 58
(三)君子中庸 / 58
(四)天下国家可均也 / 59
(五)故君子和而不流 / 59
(六)君子遵道而行 / 59
(七)上不怨天 / 60
(八)或生而知之 / 60
(九)好学近乎知 / 60
(十)凡事豫则立 / 61
(十一)博学之 / 61
(十二)愚而好自用 / 61
第三模块
济 世 篇
一、《孙子兵法》三十四则 / 64
(一)孙子曰:兵者,国之
大事 / 64
(二)故经之以五事 / 64
(三)一曰道 / 65
(四)故校之以计 / 65
(五)将听吾计 / 65
(六)兵者,诡道也 / 66
(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 66
(八)孙子曰:夫用兵之法 / 67
(九)故上兵伐谋 / 67
(十)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 68
(十一)夫将者,国之辅也 / 69
(十二)故知胜有五 / 69
(十三)故曰:知彼知己者 / 70
(十四)孙子曰:昔之善战者 / 70
(十五)不可胜者 / 71
(十六)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 / 71
(十七)是故胜兵先胜而后
求战 / 72
(十八)兵法:一曰度 / 72
(十九)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 73
(二十)孙子曰:凡治众如
治寡 / 73
(二十一)凡战者 / 74
(二十二)激水之疾 / 74
(二十三)纷纷纭纭 / 74
(二十四)故善动敌者 / 75
(二十五)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
待敌者佚 / 76
(二十六)出其所不趋 / 76
(二十七)进而不可御者 / 77
(二十八)夫兵形象水 / 77
(二十九)孙子曰:凡用兵
之法 / 78
(三十)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 / 78
(三十一)是故智者之虑 / 79
(三十二)故用兵之法,无恃其
不来 / 79
(三十三)故将有五危 / 79
(三十四)故曰:明主虑之 / 80
二、《弟子规》三十七则 / 81
(一)弟子规 / 81
(二)父母呼 / 81
(三)朝早起 / 82
(四)对饮食 / 82
(五)年方少 / 82
(六)步从容 / 82
(七)事勿忙 / 83
(八)斗闹场 / 83
(九)用人物 / 83
(十)借人物 / 84
(十一)凡出言 / 84
(十二)说话多 / 84
(十三)见未真 / 85
(十四)事非宜 / 85
(十五)见人善 / 85
(十六)见人恶 / 86
(十七)惟德学 / 86
(十八)闻过怒 / 86
(十九)闻誉恐 / 87
(二十)无心非 / 87
(二十一)过能改 / 87
(二十二)凡是人 / 88
(二十三)行高者 / 88
(二十四)才所大 / 88
(二十五)勿谄富 / 89
(二十六)人有短 / 89
(二十七)善相劝 / 89
(二十八)凡取与 / 90
(二十九)将加人 / 90
(三十)恩欲报 / 90
(三十一)恩欲报 / 91
(三十二)果仁者 / 91
(三十三)能亲仁 / 91
(三十四)能亲仁 / 92
(三十五)不力行 / 92
(三十六)非圣书 / 92
(三十七)勿自暴 / 93
第四模块
启 文 篇
一、散文九篇 / 96
(一)兰亭集序 / 96
(二)醉翁亭记 / 98
(三)岳阳楼记 / 100
(四)五柳先生传 / 102
(五)桃花源记 / 103
(六)陋室铭 / 105
(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105
(八)前赤壁赋 / 106
(九)记承天寺夜游 / 109
二、历代经典诗歌一百零
九首 / 110
(一)先秦四篇 / 110
(二)两汉五篇 / 113
(三)魏晋南北朝七篇 / 115
(四)唐五代四十七篇 / 119
(五)两宋二十四篇 / 142
(六)元、明、清十篇 / 149
(七)现代十二篇 / 153
参考文献 /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