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300423
- 206069
- 46195782-1
- 2017-09
- 医学
- 药学
- S948
- 中药
- 中职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渔药给药方法、渔药动力学、渔药药效学、渔药安全性,并分门别类论述了四环素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酰胺醇类药物、磺胺类抗菌药物、磺胺增效剂、喹诺酮类药物、抗原虫药物、驱杀蠕虫药物、驱杀甲壳类寄生虫药物、各类消毒剂、催产剂、麻醉剂等的应用。全书内容系统全面、丰富实用,实践指导性强,是农业和水产类院校师生、科研机构研究人员、渔药企业研发人员、水产养殖场技术人员的良好读物。
目录
第一章 渔药概述 00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001
一、药物和药品 001
二、药物与毒物 002
三、兽药与渔药 002
四、药物学与药理学 003
五、鱼类应用药理学 003
第二章 渔药的给药方法 004
第一节 渔药的外用方法 004
一、经水给药法 004
二、涂抹法 008
第二节 渔药的内用方法 009
一、经饲料给药法 009
二、强饲法 012
三、注射法 012
第三章 渔药的药动学 014
第一节 渔药的体内过程 014
一、生物转运 014
二、吸收 017
三、分布 019
四、生物转化 020
五、排泄 022
第二节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023
一、配置 023
二、动力学参数 023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模型 027
一、基本概念 027
二、速率过程 028
三、单室模型 029
四、二室模型 031
五、三室模型 033
第四章 渔药的药效学 034
第一节 渔药的基本作用 034
一、渔药作用的概念 034
二、渔药作用的方式 034
三、渔药作用的特点 035
四、渔药作用的机制 038
第二节 渔药的量效、时效与构效关系 040
一、量效关系 040
二、时效关系 043
三、构效关系 044
第五章 渔药的安全性 045
第一节 渔药对给药目标生物的安全性 045
一、经水给药的安全性 045
二、经饲料给药的安全性 046
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 046
第二节 渔药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046
一、经水给药的安全性 046
二、经饲料给药的安全性 046
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 046
第三节 渔药对消费者的安全性 047
一、休药期 047
二、最大残留限量 047
三、确定鱼类的最大残留限量 047
四、实践中的鱼类休药期 048
五、渔药休药期的确定 048
第四节 渔药对环境的安全性 048
一、药物的危害性 048
二、渔药对区域环境的污染 049
三、局域环境的药物净化 049
四、环境安全评估程序 050
第六章 抗菌药物总论 051
第一节 概述 051
一、抗微生物药物 051
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评价 052
三、抗菌药物药效评价指标 053
四、渔用抗菌药物选择的特殊性 060
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 062
第三节 从药理学参数到临床用药的艰难历程 063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应满足的条件 064
二、水生动物特殊情况下的药动学 064
三、用于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药理学参数 065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067
一、基本概念 067
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068
三、水产病菌的耐药性 069
四、水产病原菌耐药性的诱导和维持 069
五、寄生虫的耐药性 070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措施 071
一、通用措施 071
二、水产养殖环境中抗菌药物的消除 071
第七章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074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074
一、基本结构 074
二、分类和理化特性 075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075
四、耐药性 076
五、毒性和不良反应 076
六、药物相互作用 076
第二节 临床应用 077
一、土霉素 077
二、四环素 078
三、金霉素 078
四、强力霉素 079
第三节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079
一、土霉素的代谢动力学 079
二、四环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088
三、强力霉素 088
四、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残留 089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药效学 090
一、土霉素的药效学 091
二、四环素和强力霉素 092
第八章 青霉素类 093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093
一、基本结构 093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094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094
四、耐药性 095
五、毒副作用 095
六、药物相互作用 095
第二节 临床应用 096
一、应用概述 096
二、给药剂量 096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 097
一、药动学 097
二、青霉素类的残留 098
第九章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099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099
一、基本结构 099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099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00
四、耐药性 100
五、毒副作用 100
六、药物相互作用 101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01
一、概述 101
二、红霉素的给药剂量 101
三、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102
四、细菌性肾病的控制 102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 103
一、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 103
二、红霉素的毒理学 105
三、大环内酯类残留 106
第十章 酰胺醇类药物 107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107
一、基本结构 107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107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08
四、耐药性 108
五、毒副作用 108
六、药物相互作用 108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08
一、概述 108
二、剂量 109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 109
一、氟苯尼考 109
二、酰胺醇类的残留 111
第十一章 磺胺类抗菌药物 112
第一节 概述 112
一、基本结构 112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11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13
四、耐药性 113
五、毒副作用 113
六、药物相互作用 114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14
一、概述 114
二、剂量 114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115
一、磺胺甲基嘧啶 115
二、磺胺二甲嘧啶 117
三、磺胺二甲氧嘧啶 119
四、磺胺间甲氧嘧啶 120
五、磺胺的残留和休药期 121
第十二章 磺胺增效剂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一、基本结构 122
二、分类和理化性质 12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23
四、耐药性 123
五、毒副作用 123
六、药物相互作用 123
第二节 磺胺增效剂的药效学 123
一、磺胺和增效剂的抑制浓度分数 123
二、磺胺和增效剂的协同用药 125
三、临床应用 126
第三节 磺胺增效剂的药动学 127
一、三甲氧苄氨嘧啶在虹鳟中的药动学 127
二、磺胺嘧啶 129
三、奥美普林和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复方 129
四、磺胺增效剂的休药期 130
第十三章 喹诺酮类药物 132
第一节 概述 132
一、基本结构 132
二、分类和理化性质 13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34
四、耐药性 135
五、毒副作用 135
六、药物相互作用 136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36
一、概述 136
二、剂量 137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 138
一、萘啶酸 138
二、喹酸 140
三、氟甲喹 154
四、恩诺沙星 165
五、诺氟沙星 171
六、沙拉沙星 171
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残留 174
第十四章 抗原虫药物 175
第一节 烟曲霉素 175
一、简介 175
二、临床使用 175
三、目标物种的安全性 178
第二节 硝基咪唑类 178
一、经济鱼 178
二、观赏鱼 179
第三节 福尔马林 179
一、用途 179
二、安全问题 181
第四节 硫酸铜 182
一、理化性质 182
二、药理作用 182
三、应用 183
四、毒理学 184
第十五章 驱杀蠕虫药物 186
第一节 杀吸虫剂 186
一、苯并咪唑类 186
二、吡喹酮 188
三、其他杀吸虫剂 190
第二节 杀绦虫剂 190
第三节 杀线虫剂 190
第十六章 驱杀甲壳类寄生虫药物 191
第一节 有机磷类杀虫剂 191
一、概述 191
二、敌百虫 192
三、敌敌畏 194
四、甲基吡啶磷 196
第二节 过氧化氢 198
一、概述 198
二、作用方式 198
三、给药方案 199
四、对目标物种的毒性 199
五、对消费者和环境的安全性 200
第三节 伊维菌素 200
一、概述 200
二、作用方式 201
三、优点和缺点 201
四、给药方案 201
五、目标物种的耐受性 202
六、伊维菌素在大西洋鲑的药动学 204
七、法律问题 204
第四节 氯氰菊酯 204
一、概述 204
二、用途 205
三、拟除虫菊酯的安全性 205
四、制剂 206
第五节 苄基脲类 206
一、概述 206
二、作用方式 207
三、用途 207
四、伏虫隆给药方案 207
五、除虫脲的药动力学 208
第十七章 消毒药物概述 209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 209
一、基本概念 209
二、消毒渔药的分类 209
第二节 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212
一、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和沉淀 212
二、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212
三、干扰或损害细菌的酶系统 212
第三节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212
一、病原类型 212
二、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213
三、温度 213
四、pH 213
五、有机物 213
六、水质硬度 213
七、配伍禁忌 213
八、其他因素 213
第四节 水产业中常见消毒操作 213
一、卵和苗种的消毒 213
二、水体消毒 215
三、库房消毒 216
四、用具的消毒 218
五、场地消毒 220
六、人员消毒 220
第十八章 含卤素消毒剂 221
第一节 含氯消毒剂 221
一、概述 221
二、漂白粉 222
三、次氯酸钙 223
四、二氯异氰脲酸钠 223
五、三氯异氰脲酸(钠) 224
六、氯胺-T 224
第二节 含碘消毒剂 227
一、概述 227
二、碘 228
三、聚维酮碘 228
第三节 含溴消毒剂 229
一、溴氯海因 230
二、二溴海因 230
第十九章 氧化剂类消毒剂 232
第一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32
一、概述 232
二、过氧乙酸 232
三、过氧化氢 233
第二节 高锰酸钾 233
第三节 二氧化氯 234
第四节 臭氧 235
第二十章 醛类消毒剂 237
第一节 醛类消毒剂概述 237
第二节 甲醛溶液 237
第三节 戊二醛 238
第二十一章 酸类和碱类消毒剂 239
第一节 酸类消毒剂 239
一、概述 239
二、柠檬酸 239
三、乙酸 240
第二节 碱类消毒剂 240
一、概述 240
二、氧化钙 241
三、氢氧化铵溶液 241
第二十二章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 243
第一节 苯扎溴铵 243
一、理化性质 243
二、药理作用 243
三、临床应用 244
四、注意事项 244
第二节 氯己定 244
一、药理作用 244
二、临床应用 245
三、注意事项 245
第二十三章 催产剂 246
第一节 生殖生理学 246
一、鱼类繁殖中遇到的问题 246
二、非人工催产获得稚鱼的方法 246
三、鱼类生殖的神经调控 247
四、鱼类生殖的内分泌调控 248
第二节 人工繁殖使用的药物 250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50
二、促性腺激素 252
三、多巴胺拮抗剂 255
四、合成的类固醇激素 256
五、精子激活液 256
六、商品化的催产激素 257
第三节 中国养殖鱼类催产实践 258
一、催产季节 258
二、亲鱼捕捞与配组 258
三、亲鱼成熟度鉴定 259
四、催产剂的注射 259
第四节 鱼类催产的试验研究 262
一、鲑鳟鱼类 262
二、遮目鱼 263
三、鳗鲡 263
四、鲤科鱼类 264
五、鲶鱼 267
六、鲈鱼 268
七、其他的物种 268
第二十四章 麻醉剂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一、鱼类麻醉状态的分类 270
二、渔用麻醉剂的药理学 271
三、鱼类麻醉剂的选择标准和历史 272
第二节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烷基磺酸盐 273
一、法律地位 273
二、剂量和给药方案 273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275
四、临床应用 275
第三节 苯咗卡因 277
一、化学性质 277
二、使用浓度 277
三、药理学 277
第四节 硫酸喹哪啶 278
一、理化性质 278
二、应用 278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278
第五节 苯氧乙醇 279
第六节 二氧化碳 279
一、应用 279
二、剂量和给药方案 279
第七节 丁香酚 280
第八节 催眠药和镇静剂 280
一、美托咪酯 280
二、依托咪酯 281
三、乙酸异丁酯 281
参考文献 28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001
一、药物和药品 001
二、药物与毒物 002
三、兽药与渔药 002
四、药物学与药理学 003
五、鱼类应用药理学 003
第二章 渔药的给药方法 004
第一节 渔药的外用方法 004
一、经水给药法 004
二、涂抹法 008
第二节 渔药的内用方法 009
一、经饲料给药法 009
二、强饲法 012
三、注射法 012
第三章 渔药的药动学 014
第一节 渔药的体内过程 014
一、生物转运 014
二、吸收 017
三、分布 019
四、生物转化 020
五、排泄 022
第二节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023
一、配置 023
二、动力学参数 023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模型 027
一、基本概念 027
二、速率过程 028
三、单室模型 029
四、二室模型 031
五、三室模型 033
第四章 渔药的药效学 034
第一节 渔药的基本作用 034
一、渔药作用的概念 034
二、渔药作用的方式 034
三、渔药作用的特点 035
四、渔药作用的机制 038
第二节 渔药的量效、时效与构效关系 040
一、量效关系 040
二、时效关系 043
三、构效关系 044
第五章 渔药的安全性 045
第一节 渔药对给药目标生物的安全性 045
一、经水给药的安全性 045
二、经饲料给药的安全性 046
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 046
第二节 渔药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046
一、经水给药的安全性 046
二、经饲料给药的安全性 046
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 046
第三节 渔药对消费者的安全性 047
一、休药期 047
二、最大残留限量 047
三、确定鱼类的最大残留限量 047
四、实践中的鱼类休药期 048
五、渔药休药期的确定 048
第四节 渔药对环境的安全性 048
一、药物的危害性 048
二、渔药对区域环境的污染 049
三、局域环境的药物净化 049
四、环境安全评估程序 050
第六章 抗菌药物总论 051
第一节 概述 051
一、抗微生物药物 051
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评价 052
三、抗菌药物药效评价指标 053
四、渔用抗菌药物选择的特殊性 060
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 062
第三节 从药理学参数到临床用药的艰难历程 063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应满足的条件 064
二、水生动物特殊情况下的药动学 064
三、用于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药理学参数 065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067
一、基本概念 067
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068
三、水产病菌的耐药性 069
四、水产病原菌耐药性的诱导和维持 069
五、寄生虫的耐药性 070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措施 071
一、通用措施 071
二、水产养殖环境中抗菌药物的消除 071
第七章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074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074
一、基本结构 074
二、分类和理化特性 075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075
四、耐药性 076
五、毒性和不良反应 076
六、药物相互作用 076
第二节 临床应用 077
一、土霉素 077
二、四环素 078
三、金霉素 078
四、强力霉素 079
第三节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079
一、土霉素的代谢动力学 079
二、四环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088
三、强力霉素 088
四、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残留 089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药效学 090
一、土霉素的药效学 091
二、四环素和强力霉素 092
第八章 青霉素类 093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093
一、基本结构 093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094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094
四、耐药性 095
五、毒副作用 095
六、药物相互作用 095
第二节 临床应用 096
一、应用概述 096
二、给药剂量 096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 097
一、药动学 097
二、青霉素类的残留 098
第九章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099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099
一、基本结构 099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099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00
四、耐药性 100
五、毒副作用 100
六、药物相互作用 101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01
一、概述 101
二、红霉素的给药剂量 101
三、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102
四、细菌性肾病的控制 102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 103
一、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 103
二、红霉素的毒理学 105
三、大环内酯类残留 106
第十章 酰胺醇类药物 107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 107
一、基本结构 107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107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08
四、耐药性 108
五、毒副作用 108
六、药物相互作用 108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08
一、概述 108
二、剂量 109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 109
一、氟苯尼考 109
二、酰胺醇类的残留 111
第十一章 磺胺类抗菌药物 112
第一节 概述 112
一、基本结构 112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 11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13
四、耐药性 113
五、毒副作用 113
六、药物相互作用 114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14
一、概述 114
二、剂量 114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115
一、磺胺甲基嘧啶 115
二、磺胺二甲嘧啶 117
三、磺胺二甲氧嘧啶 119
四、磺胺间甲氧嘧啶 120
五、磺胺的残留和休药期 121
第十二章 磺胺增效剂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一、基本结构 122
二、分类和理化性质 12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23
四、耐药性 123
五、毒副作用 123
六、药物相互作用 123
第二节 磺胺增效剂的药效学 123
一、磺胺和增效剂的抑制浓度分数 123
二、磺胺和增效剂的协同用药 125
三、临床应用 126
第三节 磺胺增效剂的药动学 127
一、三甲氧苄氨嘧啶在虹鳟中的药动学 127
二、磺胺嘧啶 129
三、奥美普林和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复方 129
四、磺胺增效剂的休药期 130
第十三章 喹诺酮类药物 132
第一节 概述 132
一、基本结构 132
二、分类和理化性质 13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 134
四、耐药性 135
五、毒副作用 135
六、药物相互作用 136
第二节 临床应用 136
一、概述 136
二、剂量 137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 138
一、萘啶酸 138
二、喹酸 140
三、氟甲喹 154
四、恩诺沙星 165
五、诺氟沙星 171
六、沙拉沙星 171
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残留 174
第十四章 抗原虫药物 175
第一节 烟曲霉素 175
一、简介 175
二、临床使用 175
三、目标物种的安全性 178
第二节 硝基咪唑类 178
一、经济鱼 178
二、观赏鱼 179
第三节 福尔马林 179
一、用途 179
二、安全问题 181
第四节 硫酸铜 182
一、理化性质 182
二、药理作用 182
三、应用 183
四、毒理学 184
第十五章 驱杀蠕虫药物 186
第一节 杀吸虫剂 186
一、苯并咪唑类 186
二、吡喹酮 188
三、其他杀吸虫剂 190
第二节 杀绦虫剂 190
第三节 杀线虫剂 190
第十六章 驱杀甲壳类寄生虫药物 191
第一节 有机磷类杀虫剂 191
一、概述 191
二、敌百虫 192
三、敌敌畏 194
四、甲基吡啶磷 196
第二节 过氧化氢 198
一、概述 198
二、作用方式 198
三、给药方案 199
四、对目标物种的毒性 199
五、对消费者和环境的安全性 200
第三节 伊维菌素 200
一、概述 200
二、作用方式 201
三、优点和缺点 201
四、给药方案 201
五、目标物种的耐受性 202
六、伊维菌素在大西洋鲑的药动学 204
七、法律问题 204
第四节 氯氰菊酯 204
一、概述 204
二、用途 205
三、拟除虫菊酯的安全性 205
四、制剂 206
第五节 苄基脲类 206
一、概述 206
二、作用方式 207
三、用途 207
四、伏虫隆给药方案 207
五、除虫脲的药动力学 208
第十七章 消毒药物概述 209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 209
一、基本概念 209
二、消毒渔药的分类 209
第二节 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212
一、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和沉淀 212
二、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212
三、干扰或损害细菌的酶系统 212
第三节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212
一、病原类型 212
二、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213
三、温度 213
四、pH 213
五、有机物 213
六、水质硬度 213
七、配伍禁忌 213
八、其他因素 213
第四节 水产业中常见消毒操作 213
一、卵和苗种的消毒 213
二、水体消毒 215
三、库房消毒 216
四、用具的消毒 218
五、场地消毒 220
六、人员消毒 220
第十八章 含卤素消毒剂 221
第一节 含氯消毒剂 221
一、概述 221
二、漂白粉 222
三、次氯酸钙 223
四、二氯异氰脲酸钠 223
五、三氯异氰脲酸(钠) 224
六、氯胺-T 224
第二节 含碘消毒剂 227
一、概述 227
二、碘 228
三、聚维酮碘 228
第三节 含溴消毒剂 229
一、溴氯海因 230
二、二溴海因 230
第十九章 氧化剂类消毒剂 232
第一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32
一、概述 232
二、过氧乙酸 232
三、过氧化氢 233
第二节 高锰酸钾 233
第三节 二氧化氯 234
第四节 臭氧 235
第二十章 醛类消毒剂 237
第一节 醛类消毒剂概述 237
第二节 甲醛溶液 237
第三节 戊二醛 238
第二十一章 酸类和碱类消毒剂 239
第一节 酸类消毒剂 239
一、概述 239
二、柠檬酸 239
三、乙酸 240
第二节 碱类消毒剂 240
一、概述 240
二、氧化钙 241
三、氢氧化铵溶液 241
第二十二章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 243
第一节 苯扎溴铵 243
一、理化性质 243
二、药理作用 243
三、临床应用 244
四、注意事项 244
第二节 氯己定 244
一、药理作用 244
二、临床应用 245
三、注意事项 245
第二十三章 催产剂 246
第一节 生殖生理学 246
一、鱼类繁殖中遇到的问题 246
二、非人工催产获得稚鱼的方法 246
三、鱼类生殖的神经调控 247
四、鱼类生殖的内分泌调控 248
第二节 人工繁殖使用的药物 250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50
二、促性腺激素 252
三、多巴胺拮抗剂 255
四、合成的类固醇激素 256
五、精子激活液 256
六、商品化的催产激素 257
第三节 中国养殖鱼类催产实践 258
一、催产季节 258
二、亲鱼捕捞与配组 258
三、亲鱼成熟度鉴定 259
四、催产剂的注射 259
第四节 鱼类催产的试验研究 262
一、鲑鳟鱼类 262
二、遮目鱼 263
三、鳗鲡 263
四、鲤科鱼类 264
五、鲶鱼 267
六、鲈鱼 268
七、其他的物种 268
第二十四章 麻醉剂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一、鱼类麻醉状态的分类 270
二、渔用麻醉剂的药理学 271
三、鱼类麻醉剂的选择标准和历史 272
第二节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烷基磺酸盐 273
一、法律地位 273
二、剂量和给药方案 273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275
四、临床应用 275
第三节 苯咗卡因 277
一、化学性质 277
二、使用浓度 277
三、药理学 277
第四节 硫酸喹哪啶 278
一、理化性质 278
二、应用 278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278
第五节 苯氧乙醇 279
第六节 二氧化碳 279
一、应用 279
二、剂量和给药方案 279
第七节 丁香酚 280
第八节 催眠药和镇静剂 280
一、美托咪酯 280
二、依托咪酯 281
三、乙酸异丁酯 281
参考文献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