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253239
- 205066
- 42250659-2
- 2018-04
- 医学
- 药学
- R282.71
- 药品类
- 高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方剂与中成药的起源与发展
一、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现代时期
第二章 方剂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二、常用治法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配伍目的
二、组成原则
三、组成变化
第三章 中成药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成药处方来源及命名
一、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二、中成药的命名
第二节 中成药的分类
第三节 中成药常用剂型
一、丸剂
二、散剂
三、膏剂
四、丹剂
五、酒剂
六、酊剂
七、栓剂
八、片剂
九、颗粒剂
十、口服液
十一、胶囊剂
十二、胶剂
十三、气雾剂(含喷雾剂
十四、糖浆剂
十五、注射剂
第四节 影响中成药功效的因素
一、中药材质量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二、炮制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三、剂型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四、剂量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第五节 中成药的贮存保管与外观质量检验
一、中成药的贮存保管
二、中成药外观质量检验
第六节 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一、中成药的用法
二、中成药的用量
第七节 中成药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中成药质量
二、优化中成药剂型
三、开发中成药新药
第四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感冒清热颗粒
表实感冒颗粒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附方:小儿咳喘灵颗粒)
双黄连口服液
连花清瘟胶囊
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颗粒
羚羊感冒片
第三节 扶正解表
……
第五章 泻下剂
第六章 和解剂
第七章 清热剂
第八章 温里剂
第九章 补益剂
第十章 固涩剂
第十一章 安神剂
第十二章 开窍剂
第十三章 理气剂
第十四章 理血剂
第十五章 治风剂
第十六章 祛湿剂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第十八章 消食剂
第十九章 外用剂
实践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标准
方名索引
第一章 方剂与中成药的起源与发展
一、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现代时期
第二章 方剂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二、常用治法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配伍目的
二、组成原则
三、组成变化
第三章 中成药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成药处方来源及命名
一、中成药的处方来源
二、中成药的命名
第二节 中成药的分类
第三节 中成药常用剂型
一、丸剂
二、散剂
三、膏剂
四、丹剂
五、酒剂
六、酊剂
七、栓剂
八、片剂
九、颗粒剂
十、口服液
十一、胶囊剂
十二、胶剂
十三、气雾剂(含喷雾剂
十四、糖浆剂
十五、注射剂
第四节 影响中成药功效的因素
一、中药材质量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二、炮制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三、剂型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四、剂量对中成药功效的影响
第五节 中成药的贮存保管与外观质量检验
一、中成药的贮存保管
二、中成药外观质量检验
第六节 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一、中成药的用法
二、中成药的用量
第七节 中成药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中成药质量
二、优化中成药剂型
三、开发中成药新药
第四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感冒清热颗粒
表实感冒颗粒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附方:小儿咳喘灵颗粒)
双黄连口服液
连花清瘟胶囊
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颗粒
羚羊感冒片
第三节 扶正解表
……
第五章 泻下剂
第六章 和解剂
第七章 清热剂
第八章 温里剂
第九章 补益剂
第十章 固涩剂
第十一章 安神剂
第十二章 开窍剂
第十三章 理气剂
第十四章 理血剂
第十五章 治风剂
第十六章 祛湿剂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第十八章 消食剂
第十九章 外用剂
实践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标准
方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