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4版)
¥49.00定价
作者: 汪安宁,易志龙
出版时间:2018-06-25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264419
- 204960
- 41234898-9
- 2018-06-25
- 医学
- 中医学
- R45
- 中医基础
- 高职
目录
绪论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三、阿是穴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二、物象类
三、人体类
第四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远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二、分部主治规律
第六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络穴
三、俞穴、募穴
四、郄穴
五、下合穴
六、八会穴
七、八脉交会穴
八、交会穴
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任脉、督脉
一、任脉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二、督脉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29.印堂
第二节 手三阴经
一、手太阴肺经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
下篇 针灸治疗
附录一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附录二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主要参考书目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三、阿是穴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二、物象类
三、人体类
第四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远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二、分部主治规律
第六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络穴
三、俞穴、募穴
四、郄穴
五、下合穴
六、八会穴
七、八脉交会穴
八、交会穴
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任脉、督脉
一、任脉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二、督脉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29.印堂
第二节 手三阴经
一、手太阴肺经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
下篇 针灸治疗
附录一 古代针灸歌赋辑要
附录二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