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08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华侨的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日本中华街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9787306049766
  • 186975
  • 2014-08
  • D634.331.3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日本“中华街”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日本长崎、神户、横滨等地华侨的社会空间与祭祀文化,日本华侨的文化符号再造与族群性,走向21世纪的日本华侨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等进行研究和探索,最后进行全球化唐人街之比较,揭示海外社会华侨的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的特点,华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发展状况以及新的传统文化创造的背景和过程。
目录
导论
  一、日本的“华侨”和“华人”性
  二、祭祀、艺能与中华街
  三、日本华侨的族群和族群性
  四、华侨的社会空间——关系场域
  五、文化与文化符号
  六、本书的意义和结构
第一章 长崎华侨的社会空间与祭祀文化
 第一节 历史空间中的长崎华侨
 第二节 长崎华侨的姻亲网络与社会空间
  一、华侨来日简史:以四海楼为个案的分析
  二、对陈氏宗族的探讨
  三、长崎华侨的家族、亲戚及姻亲关系
 第三节 华侨社会的组织变迁及祭祀空间
  一、唐四寺的建立及功能
  二、会所与会馆的设立及功能
   三、华侨组织的历史变迁
  四、语言多元性的消失与华侨学校的关闭
 第四节 从民族文化符号到地域文化符号的华侨祭祀与艺能
  一、明清乐的传承与变迁
  二、长崎诹访神社重阳祭的诞生
 第五节 传统文化符号的继承及其社会功能
  一、负责祭祀的运作组织
  二、传统祭祀与艺能
 第六节 中华街与新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
  一、新地中华街的再造空间
  二、传统艺能——狮子舞的再生
   三、跨越地域空间的新传统:长崎灯会
 第七节 小结
第二章 神户华侨的社会空间与祭祀文化
 第一节 历史空间中的神户华侨
  一、文明开港与神户华侨
  二、华侨的社会移动与社团组织变迁
 第二节 传统文化符号的继承及其社会功能
  一、祭祀及其演变
  二、艺能的空间及其传承
 第三节 中华街与新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
  一、神户南京町空间的再造
  二、再生的民族文化符号:春节祭
  三、有关阪神—淡路大震灾和南京町的记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横滨华侨的社会空间与祭祀文化
 第一节 历史空间中的横滨华侨
  一、与欧美商人为伍的华侨
  二、华侨的社会移动与组织机构调整
 第二节 传统文化符号的继承及其社会功能
  一、祭祀及其演变
  二、华侨的传统艺能及其传承
 第三节 中华街与新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
  一、横滨中华街空间的再造
  二、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新传统:春节祭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日本华侨的文化符号再造与族群性的重建
 第一节 华侨文化符号——祭祀和艺能的类型
  一、 祭祀的类型
  二、 艺能的类型
  三、 从祭祀和艺能看华侨文化的演变
 第二节 日本华侨的空间、文化再造与族群性
  一、长崎华侨的空间,文化再造与族群性
  二、神户华侨的社会空间与传统再造
  三、横滨的传统重建与创造
 第三节 三地华侨社会的特征
  一、中华街的关系场域——华侨活动的社会空间
  二、蛇踊、龙踊、龙舞的文化符号
  三、春节祭的组织活动空间
第五章 走向21世纪的日本华侨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
 第一节 新华侨的出现与华侨社会空间的变化
  一、日本传统的中华街
  二、新宿、池袋的地域变迁
  三、池袋唐人街的探索
  四、竞争、共享与融合
  五、东京中华街的构思与鸿沟
 第二节 新文化符号与日本的地域文化:二胡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
  一、中国文化输入的概况及日本音乐的流程与变迁
  二、中国音乐艺能在日本的传承与空间
  三、新的文化符号——以二胡传播为例
 第三节 世界视野中传统组织的功能和网络:以福建同乡会的祭祀等活动为焦点
  一、在日福建(福清等)华侨的历史特征
  二、福清华侨的经济活动和网络的形成
  三、亲族与姻族网络
  四、福清华侨组织的形成及过程
  五、以福建华侨为中心的传统祭祀——普度
  六、旅日福建同乡恳亲会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唐人街比较
 第一节 伦敦华人社会与唐人街
  一、英国华人概況
  二、伦敦唐人街的形成和发展
  三、唐人街和中国新年
 第二节 旧金山传统唐人街的空间与日本中华街(以长崎为主)之比较
  一、旧金山唐人街及华人社区的结构
  二、唐人街春节的营造与发展
  三、旧金山唐人街与长崎中华街的比较
 第三节 接触区,社会空间和旅游文化资源——唐人街之比较
  一、接触区的视点
  二、社会空间的视点
  三、旅游文化资源的空间
第七章 结论
  一、华侨社会空间——作为各种关系“场域”的唐人街
  二、在地化和符号化的华侨文化
  三、与地域社会共建的“新族群性”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