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第二版) /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49.00定价
作者: 张凤荣
出版时间:2016-02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9787109210042
- 2版
- 186718
- 40250275-1
- 2016-02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S159
- 资源、环境、气象、环保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教材除绪论外,共分15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土壤分类,我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棕色针叶林、暗棕壤和白浆土,棕壤与褐土,黄棕壤和黄褐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和燥红土,黑土、黑钙土和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和漠土,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和泥炭土,盐碱土,初育土,山地土壤,水稻土、灌淤土和菜园土,世界土壤地理简介。
目录
本教材除绪论外,共分15章:土壤形成因素分析,土壤分类,我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基础,棕色针叶林、暗棕壤和白浆土,棕壤与褐土,黄棕壤和黄褐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和燥红土,黑土、黑钙土和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和漠土,潮土、草甸土、砂姜黑土、沼泽土和泥炭土,盐碱土,初育土,山地土壤,水稻土、灌淤土和菜园土,世界土壤地理简介。修订后的《土壤地理学》则体现了土壤地理学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和自然地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宗旨,就是介绍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土壤类型。前3章,重点介绍土壤发生分类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分类系统,以便为正确理解各种土壤类型的发生、特性、分类和分布打下理论基础。为了对中国土壤地理分布规律有宏观概念,在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地质基础。从第四章到第十四章,介绍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介绍每个土壤类型的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理化性质、合理利用与改良措施等。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主要土壤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第一部分有关土壤发生和分类理论的理解。最后一章,即第十五章,从宏观尺度简略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以便对世界土壤资源有个概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