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原理(第6版) / 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管理专业通用教材系列
¥55.00定价
作者: 杨振凯,王学生
出版时间:2014-1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225669
- 1-2
- 183069
- 16开
- 2014-12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F015
- 经济管理、工商管理
内容简介
《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课时设计为一个学期。由于教师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教学顺序和教学大纲,本课程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替代方案。国际经济问题贯穿本课程的始终,并有单独一章讲述国际经济政策。 课程的第1部分主要讲述市场的基础作用和它们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的原因。第1章概括了贯穿经济学的主题:稀缺性、选择和经济互动。价格的作用、经济学固有的国际化特征、产权和激励的重要性、中央计划和市场的区别都是本章的重点。第2章对经济学领域的介绍是通过一个案例导入的,该案例展示了经济学家如何观察和解释经济问题。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基本的供求曲线和弹性概念,旨在说明如何运用供求模型,怎样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现在,弹性概念被全部包含在第4章中。 第2部分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第5章。第5章对事实进行了回顾,说明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整体的增长和波动。第6章介绍了GDP和其他变量的度量方法。第7章提出了第一个宏观模型用以确定GDP的长期份额。第8章分析了经济整体的失业水平是如何确定的。第9章中提到劳动、资本和技术是经济增长途径的基本决定因素。该方法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它可以让学生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学家能达成共识的一些问题上。而且,这种次序安排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期经济波动。同样,第10章中提到的对货币的长期处理为讨论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平台。 正如第3部分(11章至16章)中的六章内容所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在增长中确实出现了波动。自从长期增长问题出现以来,生产下降和失业增长(经济衰退的特征)现象始终没有消失。第3部分对这些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们为什么会结束。该部分先从解释为什么总需求的移动会引起经济波动开始,以价格调整在结束经济衰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束。第16章对金融市场进行了探讨。 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联结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特色,当代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要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成长。第4部分(17章至19章)旨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关系。尽管对于许多问题尚存在不同的观点,本课程将对这些观点进行清晰、客观的解释,并着重强调那些已有共识的方面。
目录
第1部分 经济学入门 第1章 核心概念 第2章 对经济进行观察和解释 第3章 供给和需求模型 第4章 供给和需求模型知识拓展:最低限价、最高限价和弹性第2部分 宏观经济学原理 第5章 宏观经济学:全局影像 第6章 国内产出、收入和支出的衡量 第7章 支出分配模型 第8章 失业与就业 第9章 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第10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第3部分 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 第11章 经济波动的本质和原因 第12章 经济波动模型 第13章 经济波动模型的应用 第14章 财政政策 第15章 货币政策 第16章 金融市场第4部分 贸易与全球市场 第17章 经济增长与全球化 第18章 国际贸易收益 第19章 国际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