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下)(吕德义)
¥38.00定价
作者: 吕德义
出版时间:2014-04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192165
- 1版
- 178841
- 46214502-0
- 16开
- 2014-04
- 496
- 310
- 理学
- 化学
- O64
- 化学
- 本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根据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近化学专业化学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所有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SI),专业名词则尽可能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公布的《化学名词》一致。
全书分上、下册出版。上册包括气体的pTV关系和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六章;下册包括电化学、统计热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和化学动力学五章。书中列举了众多物理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科研生产中的实例,将有助于读者对物理化学原理和定律的理解。此外,与本书配套的含有全部习题详解的解题指南与本书同步出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材料类、制药类、环境类、化学类、生化类等化学类和近化学类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分上、下册出版。上册包括气体的pTV关系和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六章;下册包括电化学、统计热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和化学动力学五章。书中列举了众多物理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科研生产中的实例,将有助于读者对物理化学原理和定律的理解。此外,与本书配套的含有全部习题详解的解题指南与本书同步出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材料类、制药类、环境类、化学类、生化类等化学类和近化学类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7章电化学
71离子的迁移
711原电池和电解池
71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713法拉第(Faraday)定律
714离子的迁移数
715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7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72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722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
723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724电导测定及其应用
73强电解质的活度、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31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732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4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741电池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742电池的书写规定
743电极电势产生的机理
744可逆电池
745可逆电极的类型
746韦斯顿(Weston)标准电池
747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75可逆电池热力学
751由可逆电动势E计算电池反应的ΔrGm
752由电池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ΔrSm
753由可逆电动势E和电池温度系数(E/T)p计算电池反应的ΔrHm
754计算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r
755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关系——能斯特(Nernst)方程
76电极电势
761金属接触电势Δ1
762液体接界电势及盐桥
763电极电势
77不同类型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771单液化学电池
772双液化学电池
773浓差电池
774液体接界电势及其计算公式
*775膜电势及其计算公式
78原电池的设计
781氧化还原反应
782扩散过程——浓差电池
783中和反应
784沉淀反应——求难溶盐的活度积
79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79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792求一价离子的迁移数t+、t-
793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794测定未知的E值
795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796测定溶液的pH
710可逆电池热力学的计算举例
711分解电压
7111理论分解电压
7112分解电压
712极化作用和极化曲线
7121电极的极化和超电势
7122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
7123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
7124塔菲尔(Tafel)方程
713电解时电极反应
7131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7132金属离子的分离
*714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7141电化学腐蚀的机理
7142腐蚀电流与腐蚀速率
7143金属的防腐方法
*715化学电源
7151化学电源
7152一次电池
7153二次电池
7154燃料电池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第8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81统计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定理
811统计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系统分类
812统计热力学基本假设
82系统微观状态及分子运动形式和能级表达式
821系统微观状态的描述
822粒子的运动形式和能级表达式
83独立子系统的统计规律性
831能级分布
832状态分布
833定域子系统能级分布及其微观状态数的计算
834离域粒子能级分布及其微观状态数的计算
835系统的总微观状态数Ω
836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84玻尔兹曼分布及配分函数
841玻尔兹曼分布
842粒子配分函数
85独立离域分
(粒)子配分函数及其计算
851粒子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
852能量零点的选择对配分函数的影响
853平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854转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855振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856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857核运动的配分函数
858分(粒)子全配分函数
86热力学性质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
861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862熵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
863其他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
87热力学能和摩尔恒容热容的计算
871热力学能
872Ut、Ur和U0v的计算
873摩尔恒容热容及其计算
88系统熵的计算及统计熵
881熵与各独立运动配分函数的关系
882统计熵(光谱熵)及其计算
883统计熵与量热熵的比较
89理想气体的统计热力学处理
89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892摩尔恒容热容和标准摩尔统计熵
893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第9章界面现象
91界面张力
911产生界(表)面现象的本质原因
912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91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界(表)面的热力学分析
914影响界(表)面张力的因素
9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92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922拉普拉斯方程
923毛细现象
924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开尔文方程
925新相生成及亚稳状态
93固/液界面
931接触角和杨氏方程
932润湿现象
933固体自溶液中吸附
94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941吸附类型
942吸附等温式
943吸附热
95溶液的表面吸附
951溶液表面吸附现象
952表面吸附量与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953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相的定向排列
96表面活性剂
96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96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
*963(分子)自组装简介
964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965HLB值的定义与应用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第10章胶体化学
101分散系统的分类及憎液溶胶的特性
10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1021分散法
1022凝聚法
1023溶胶的净化
103溶胶的光学性质
1031丁铎尔效应
1032瑞利公式
1033超显微镜原理简介及胶粒大小的测定
104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041布朗运动
1042扩散和渗透压
1043沉降和沉降平衡
105胶体的电学性质
1051电动现象
1052扩散双电层理论及电动电势
1053溶胶的胶团结构
106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1061动力学稳定性
1062溶剂化稳定性
1063电学稳定性
1064溶胶系统中粒子间作用能与稳定性关系
1065溶胶的聚沉及影响聚沉的因素
*1066溶胶稳定性的DLVO理论简介
107乳状液
1071乳化剂及其乳化作用
1072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及乳状液类型的鉴别
*1073微乳状液
1074乳状液的去乳化
108泡沫
109气溶胶
1010凝胶
10101凝胶的分类
10102凝胶网状结构的类型
1011大分子溶液
10111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10112唐南平衡
10113大分子溶液的黏度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复习题
习题
第11章化学动力学
111基本概念及速率测量方法
1111化学反应速率
1112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1113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和反应机理
112反应速率方程
1121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1122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
113简单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1131零级反应(n=0)
1132一级反应(n=1)
1133二级反应(n=2)
1134n级反应
114速率方程与反应级数的测定
1141积分法
1142半衰期法
1143微分法
1144孤立法和过量浓度法
11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51阿累尼乌斯方程
1152关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几点讨论
116基元反应碰撞理论
1161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
1162气相双分子碰撞数的计算
1163阈能、反应截面及有效碰撞分数
1164碰撞理论的反应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
1165碰撞理论与阿累尼乌斯方程比较
117基元反应的过渡态理论
1171莫尔斯公式及双原子分子的势能曲线
1172三体直线碰撞系统势能面
1173艾林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
1174过渡态理论的统计力学处理
1175艾林方程的热力学表达式
1176艾林方程热力学表达式与阿累尼乌斯方程及碰撞理论速率常数方程之比较
1177过渡态理论的评价
118典型的复杂反应
1181对峙(可逆)反应
1182平行反应
1183连串反应
119复杂反应动力学的近似处理
1191速率控制步骤近似法
1192平衡态近似法
1193稳态近似法
1110单分子反应理论简介
1111链反应
11111直链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11112支链反应与爆炸
1112溶液反应动力学
11121溶剂对反应组分无明显作用的情况
11122溶剂对反应组分产生明显作用情况
1113光化学反应初步
11131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级次过程和猝灭
11132光化学反应定律
11133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11134光化学反应与热反应比较
1114催化反应动力学
11141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1142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
11143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11144酶催化
11145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参考文献
71离子的迁移
711原电池和电解池
71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713法拉第(Faraday)定律
714离子的迁移数
715离子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7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72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722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
723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724电导测定及其应用
73强电解质的活度、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31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732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4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741电池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742电池的书写规定
743电极电势产生的机理
744可逆电池
745可逆电极的类型
746韦斯顿(Weston)标准电池
747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75可逆电池热力学
751由可逆电动势E计算电池反应的ΔrGm
752由电池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ΔrSm
753由可逆电动势E和电池温度系数(E/T)p计算电池反应的ΔrHm
754计算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r
755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关系——能斯特(Nernst)方程
76电极电势
761金属接触电势Δ1
762液体接界电势及盐桥
763电极电势
77不同类型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771单液化学电池
772双液化学电池
773浓差电池
774液体接界电势及其计算公式
*775膜电势及其计算公式
78原电池的设计
781氧化还原反应
782扩散过程——浓差电池
783中和反应
784沉淀反应——求难溶盐的活度积
79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79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792求一价离子的迁移数t+、t-
793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794测定未知的E值
795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796测定溶液的pH
710可逆电池热力学的计算举例
711分解电压
7111理论分解电压
7112分解电压
712极化作用和极化曲线
7121电极的极化和超电势
7122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
7123电解池与原电池极化的差别
7124塔菲尔(Tafel)方程
713电解时电极反应
7131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7132金属离子的分离
*714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7141电化学腐蚀的机理
7142腐蚀电流与腐蚀速率
7143金属的防腐方法
*715化学电源
7151化学电源
7152一次电池
7153二次电池
7154燃料电池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第8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81统计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定理
811统计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系统分类
812统计热力学基本假设
82系统微观状态及分子运动形式和能级表达式
821系统微观状态的描述
822粒子的运动形式和能级表达式
83独立子系统的统计规律性
831能级分布
832状态分布
833定域子系统能级分布及其微观状态数的计算
834离域粒子能级分布及其微观状态数的计算
835系统的总微观状态数Ω
836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84玻尔兹曼分布及配分函数
841玻尔兹曼分布
842粒子配分函数
85独立离域分
(粒)子配分函数及其计算
851粒子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
852能量零点的选择对配分函数的影响
853平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854转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855振动配分函数的计算
856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857核运动的配分函数
858分(粒)子全配分函数
86热力学性质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
861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862熵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
863其他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
87热力学能和摩尔恒容热容的计算
871热力学能
872Ut、Ur和U0v的计算
873摩尔恒容热容及其计算
88系统熵的计算及统计熵
881熵与各独立运动配分函数的关系
882统计熵(光谱熵)及其计算
883统计熵与量热熵的比较
89理想气体的统计热力学处理
89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892摩尔恒容热容和标准摩尔统计熵
893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第9章界面现象
91界面张力
911产生界(表)面现象的本质原因
912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91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界(表)面的热力学分析
914影响界(表)面张力的因素
9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
92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922拉普拉斯方程
923毛细现象
924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开尔文方程
925新相生成及亚稳状态
93固/液界面
931接触角和杨氏方程
932润湿现象
933固体自溶液中吸附
94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941吸附类型
942吸附等温式
943吸附热
95溶液的表面吸附
951溶液表面吸附现象
952表面吸附量与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953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相的定向排列
96表面活性剂
96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96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
*963(分子)自组装简介
964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965HLB值的定义与应用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第10章胶体化学
101分散系统的分类及憎液溶胶的特性
10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1021分散法
1022凝聚法
1023溶胶的净化
103溶胶的光学性质
1031丁铎尔效应
1032瑞利公式
1033超显微镜原理简介及胶粒大小的测定
104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041布朗运动
1042扩散和渗透压
1043沉降和沉降平衡
105胶体的电学性质
1051电动现象
1052扩散双电层理论及电动电势
1053溶胶的胶团结构
106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1061动力学稳定性
1062溶剂化稳定性
1063电学稳定性
1064溶胶系统中粒子间作用能与稳定性关系
1065溶胶的聚沉及影响聚沉的因素
*1066溶胶稳定性的DLVO理论简介
107乳状液
1071乳化剂及其乳化作用
1072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及乳状液类型的鉴别
*1073微乳状液
1074乳状液的去乳化
108泡沫
109气溶胶
1010凝胶
10101凝胶的分类
10102凝胶网状结构的类型
1011大分子溶液
10111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10112唐南平衡
10113大分子溶液的黏度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复习题
习题
第11章化学动力学
111基本概念及速率测量方法
1111化学反应速率
1112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1113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和反应机理
112反应速率方程
1121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1122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
113简单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1131零级反应(n=0)
1132一级反应(n=1)
1133二级反应(n=2)
1134n级反应
114速率方程与反应级数的测定
1141积分法
1142半衰期法
1143微分法
1144孤立法和过量浓度法
11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51阿累尼乌斯方程
1152关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几点讨论
116基元反应碰撞理论
1161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
1162气相双分子碰撞数的计算
1163阈能、反应截面及有效碰撞分数
1164碰撞理论的反应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
1165碰撞理论与阿累尼乌斯方程比较
117基元反应的过渡态理论
1171莫尔斯公式及双原子分子的势能曲线
1172三体直线碰撞系统势能面
1173艾林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
1174过渡态理论的统计力学处理
1175艾林方程的热力学表达式
1176艾林方程热力学表达式与阿累尼乌斯方程及碰撞理论速率常数方程之比较
1177过渡态理论的评价
118典型的复杂反应
1181对峙(可逆)反应
1182平行反应
1183连串反应
119复杂反应动力学的近似处理
1191速率控制步骤近似法
1192平衡态近似法
1193稳态近似法
1110单分子反应理论简介
1111链反应
11111直链反应机理及反应动力学
11112支链反应与爆炸
1112溶液反应动力学
11121溶剂对反应组分无明显作用的情况
11122溶剂对反应组分产生明显作用情况
1113光化学反应初步
11131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级次过程和猝灭
11132光化学反应定律
11133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11134光化学反应与热反应比较
1114催化反应动力学
11141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1142催化剂加速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
11143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11144酶催化
11145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本章小结及基本要求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