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理论与实证 / 暨南经济学文库
¥32.00定价
作者: 张萃
出版时间:2015-0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57864
- 176515
- 2015-06
- F426.4
内容简介
张萃所著的《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理论与实证/暨南经济学文库》的核心论题是,在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同时兼顾的框架下,以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为实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区域经济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具体分为六个部分。
第l章是导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是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文献述评。
第3章是以制造业为例,对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的纵向考察。本章以历史为线索,从计划经济时期、对外开放主导时期和二重开放时期三个阶段切人,考察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演进。
第4章是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的机理与模型。第5章是以制造业为例,对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的实证检验。
第6章是本书的结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全书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接着在本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精神,从区域经济二重开放角度切入,就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战略与政策措施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第l章是导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是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文献述评。
第3章是以制造业为例,对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的纵向考察。本章以历史为线索,从计划经济时期、对外开放主导时期和二重开放时期三个阶段切人,考察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演进。
第4章是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的机理与模型。第5章是以制造业为例,对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的实证检验。
第6章是本书的结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全书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接着在本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精神,从区域经济二重开放角度切入,就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战略与政策措施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文献述评
2.1 产业区域集聚理论模型
2.1.1 核心—外围模型
2.1.2 其他拓展模型
2.2 产业区域集聚经验研究
2.2.1 产业区域集聚度量指标
2.2.2 产业区域集聚实证检验
2.3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理论模型
2.3.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重构
2.3.2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
2.4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的经验研究
2.4.1 基于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
2.4.2 基于其他国家的实证研究
2.4.3 有关中国的实证研究
2.5 二重开放:一个新论题
2.6 简短的评价
第3章 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纵向考察
3.1 计划经济塑造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特征
3.1.1 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
3.1.2 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
3.2 对外开放促成的空间集聚模式及其特征
3.2.1 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
3.2.2 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
3.3 二重开放背景下的空间集聚趋向
3.3.1 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
3.3.2 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机理与模型
4.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机理系统构建
4.1.1 对外贸易机制
4.1.2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
4.1.3 对外直接投资机制
4.2 区际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机理系统构建
4.2.1 商品流动机制
4.2.2 资本流动机制
4.2.3 劳动力流动机制
4.3 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理论模型
4.3.1 综合分析框架
4.3.2 基本模型
4.3.3 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实证检验
5.1 二重开放:综合指标构建与测度
5.1.1 对外开放综合指标
5.1.2 区际开放综合指标
5.2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相关性分析
5.2.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相关性分析
5.2.2 区际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相关性分析
5.3 产业区域集聚:诸因素之中的二重开放因素
5.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2 回归结果
5.3.3 稳健性分析
5.4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时段差异性分析
5.4.1 “入世”前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
5.4.2 “入世”后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
5.4.3 稳健性分析
5.5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非线性论题
5.5.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非线性检验
5.5.2 区际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非线性检验
5.5.3 稳健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文献述评
2.1 产业区域集聚理论模型
2.1.1 核心—外围模型
2.1.2 其他拓展模型
2.2 产业区域集聚经验研究
2.2.1 产业区域集聚度量指标
2.2.2 产业区域集聚实证检验
2.3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理论模型
2.3.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重构
2.3.2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
2.4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的经验研究
2.4.1 基于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
2.4.2 基于其他国家的实证研究
2.4.3 有关中国的实证研究
2.5 二重开放:一个新论题
2.6 简短的评价
第3章 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纵向考察
3.1 计划经济塑造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特征
3.1.1 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
3.1.2 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
3.2 对外开放促成的空间集聚模式及其特征
3.2.1 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
3.2.2 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
3.3 二重开放背景下的空间集聚趋向
3.3.1 基于省际层面的研究
3.3.2 基于行业层面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机理与模型
4.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机理系统构建
4.1.1 对外贸易机制
4.1.2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
4.1.3 对外直接投资机制
4.2 区际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机理系统构建
4.2.1 商品流动机制
4.2.2 资本流动机制
4.2.3 劳动力流动机制
4.3 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理论模型
4.3.1 综合分析框架
4.3.2 基本模型
4.3.3 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重开放与中国产业区域集聚:实证检验
5.1 二重开放:综合指标构建与测度
5.1.1 对外开放综合指标
5.1.2 区际开放综合指标
5.2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相关性分析
5.2.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相关性分析
5.2.2 区际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相关性分析
5.3 产业区域集聚:诸因素之中的二重开放因素
5.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2 回归结果
5.3.3 稳健性分析
5.4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时段差异性分析
5.4.1 “入世”前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
5.4.2 “入世”后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
5.4.3 稳健性分析
5.5 二重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非线性论题
5.5.1 对外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非线性检验
5.5.2 区际开放与产业区域集聚非线性检验
5.5.3 稳健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