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第2版)
¥48.00定价
作者: 余曙光,徐斌
出版时间:2016-0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224833
- 2版
- 174549
- 48216247-6
- 2016-07
- 17314
- 医学
- 中医学
- R245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余曙光、徐斌主编的《实验针灸学》以培养中医针灸人才创新思维与能力为目标,把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本教材主要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中医学其他本科学生选用?br/>
以”肯定现象、把握规律、阐明本质、指导临床 ”作为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以”针灸作用基础”
、”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针灸作用效应与机制”为主要编写内容,搭建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学科框架,进一步完善实验针灸学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br/>
以”肯定现象、把握规律、阐明本质、指导临床 ”作为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以”针灸作用基础”
、”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针灸作用效应与机制”为主要编写内容,搭建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学科框架,进一步完善实验针灸学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br/>
目录
绪论
一、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二、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内容
三、实验针灸学发展简史
四、实验针灸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针灸作用基础
第一节 穴位结构与功能
一、穴位结构
二、穴位功能
第二节 经穴脏腑相关
一、经穴—脏腑相关现象
二、经穴脏腑相关机制
第三节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一、经络现象
二、经络现象的机制
三、经络实质假说
第四节 针灸作用基础研究展望
第二章 针灸作用技术
第一节 毫针
一、毫针手法参数
二、毫针手法补泻效应与机制
三、毫针手法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
第二节 艾灸
一、艾灸材料
二、艾灸参数
三、艾灸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
第三 三节 电针
一、电针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电针刺激参数
三、电针刺激参数的效应特点
第四节 其他针灸作用技术
一、经皮穴位电刺激
二、电热针
三、激光穴位照射
四、微波针灸
五、红外线灸
六、超声针灸
七、穴位磁疗
第五节 针灸作用技术研究展望
一、针法研究
二、灸法研究
三、现代针灸技术研究
第三章 针灸作用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
二、良性、双向性
三、功能性、早期性
第二节 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穴位因素
二、刺激方法及刺激参数
三、时间因素
四、个体因素
第三节 针灸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展望
第四章 针灸镇痛效应与机制
第一节 针灸镇痛效应
一、针灸镇痛的范围
二、针灸治疗疼痛的主要作用
三、针灸镇痛的临床评价方法
第二节 针灸镇痛机制
一、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历程
二、针灸镇痛的局部机制
三、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四、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五、针刺镇痛的分子机制研究
六、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节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
二、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研究
三、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
四、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方法学研究
五、影响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的因素研究
第四节 针刺麻醉
一、针刺麻醉及其临床价值
二、针刺麻醉使用范围
三、针刺麻醉方法
四、针药复合麻醉
第五节 针刺镇痛效应与机制研究展望
第五章 针灸治疗各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第一节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效应与机制
第二节 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应及机制
一、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应及机制
第三节 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效应与机制
第四节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与机制
第五节 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应与机制
第六节 针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效应与机制
第七节 针灸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的效应与机制
第八节 针灸效应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一、针灸效应与穴位局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二、针灸触发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反应
三、针灸效应中的应激成分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第六章 实验针灸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验针灸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正题
二、检索文献
三、组织实施
第二节 实验针灸研究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针灸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基础研究
二、临床研究
三、文献研究
四、转化研究
第四节 实验针灸学研究方法学展望
实验指导
实验—穴位阻抗的探测
实验二 实验性胃溃疡家兔耳郭皮肤电阻变化的观察
实验三 循经感传的测定
实验四 不同刺灸方法刺激”素髂”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影响
实验五 不同灸法的温度曲线特点
实验六 电针参数及机体对不同频率电针的反应的实验观察
实验七 针刺对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影响的穴位效应特异性的实验观察
实验八 电针对家兔小肠运动双向调整作用的实验观察
实验九 针刺对痛阈影响的时间—效应曲线观察
实验十 体质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电针对小鼠镇痛作用的个体差异观察
实验十—针刺镇痛内阿片肽机制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二 针刺抗小鼠惊厥作用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三 电针对焦虑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四 针灸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影响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五 针灸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的影响
实验十六 针灸对小鼠胃肠蠕动调整作用的观察
实验十七 针刺对家兔膀胱内压的影响
实验十八 艾灸”至阴”穴对家兔子宫运动的影响
实验十九 电针”大椎”穴对家兔体温影响的观察
实验二十 针刺”足三 里”穴对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实验二十—自主性实验设计
附录—实验针灸学常用研究技术
一、形态学技术和方法
二、生理学技术和方法
三、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
四、生物物理学技术和方法
五、免疫学技术和方法
六、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
七、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
附录二 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附录三 常用针灸网络资源
一、中文网络资源
二、英文网络数据库
附录四 常用动物针灸穴位及图谱
一、常用的小鼠针灸穴位及图谱
二、常用的大鼠针灸穴位及图谱
三、常用的家兔针灸穴位及图谱
附录五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一、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
二、实验动物的编号和分组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四、实验动物的除毛、给药方法
五、耳缘静脉注射
六、实验动物的常用处死方法
附录六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
附录七 中英文专业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书目
一、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二、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内容
三、实验针灸学发展简史
四、实验针灸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针灸作用基础
第一节 穴位结构与功能
一、穴位结构
二、穴位功能
第二节 经穴脏腑相关
一、经穴—脏腑相关现象
二、经穴脏腑相关机制
第三节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一、经络现象
二、经络现象的机制
三、经络实质假说
第四节 针灸作用基础研究展望
第二章 针灸作用技术
第一节 毫针
一、毫针手法参数
二、毫针手法补泻效应与机制
三、毫针手法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
第二节 艾灸
一、艾灸材料
二、艾灸参数
三、艾灸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
第三 三节 电针
一、电针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电针刺激参数
三、电针刺激参数的效应特点
第四节 其他针灸作用技术
一、经皮穴位电刺激
二、电热针
三、激光穴位照射
四、微波针灸
五、红外线灸
六、超声针灸
七、穴位磁疗
第五节 针灸作用技术研究展望
一、针法研究
二、灸法研究
三、现代针灸技术研究
第三章 针灸作用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
二、良性、双向性
三、功能性、早期性
第二节 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穴位因素
二、刺激方法及刺激参数
三、时间因素
四、个体因素
第三节 针灸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展望
第四章 针灸镇痛效应与机制
第一节 针灸镇痛效应
一、针灸镇痛的范围
二、针灸治疗疼痛的主要作用
三、针灸镇痛的临床评价方法
第二节 针灸镇痛机制
一、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历程
二、针灸镇痛的局部机制
三、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四、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五、针刺镇痛的分子机制研究
六、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节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
二、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研究
三、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
四、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方法学研究
五、影响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的因素研究
第四节 针刺麻醉
一、针刺麻醉及其临床价值
二、针刺麻醉使用范围
三、针刺麻醉方法
四、针药复合麻醉
第五节 针刺镇痛效应与机制研究展望
第五章 针灸治疗各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第一节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效应与机制
第二节 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应及机制
一、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应及机制
第三节 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效应与机制
第四节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与机制
第五节 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应与机制
第六节 针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效应与机制
第七节 针灸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
一、针灸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效应
二、针灸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机制
三、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的效应与机制
第八节 针灸效应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一、针灸效应与穴位局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二、针灸触发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反应
三、针灸效应中的应激成分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第六章 实验针灸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验针灸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正题
二、检索文献
三、组织实施
第二节 实验针灸研究设计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针灸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基础研究
二、临床研究
三、文献研究
四、转化研究
第四节 实验针灸学研究方法学展望
实验指导
实验—穴位阻抗的探测
实验二 实验性胃溃疡家兔耳郭皮肤电阻变化的观察
实验三 循经感传的测定
实验四 不同刺灸方法刺激”素髂”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影响
实验五 不同灸法的温度曲线特点
实验六 电针参数及机体对不同频率电针的反应的实验观察
实验七 针刺对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影响的穴位效应特异性的实验观察
实验八 电针对家兔小肠运动双向调整作用的实验观察
实验九 针刺对痛阈影响的时间—效应曲线观察
实验十 体质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电针对小鼠镇痛作用的个体差异观察
实验十—针刺镇痛内阿片肽机制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二 针刺抗小鼠惊厥作用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三 电针对焦虑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四 针灸对小鼠耐缺氧能力影响的实验观察
实验十五 针灸对急性实验性高血压的影响
实验十六 针灸对小鼠胃肠蠕动调整作用的观察
实验十七 针刺对家兔膀胱内压的影响
实验十八 艾灸”至阴”穴对家兔子宫运动的影响
实验十九 电针”大椎”穴对家兔体温影响的观察
实验二十 针刺”足三 里”穴对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实验二十—自主性实验设计
附录—实验针灸学常用研究技术
一、形态学技术和方法
二、生理学技术和方法
三、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
四、生物物理学技术和方法
五、免疫学技术和方法
六、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
七、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和方法
附录二 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附录三 常用针灸网络资源
一、中文网络资源
二、英文网络数据库
附录四 常用动物针灸穴位及图谱
一、常用的小鼠针灸穴位及图谱
二、常用的大鼠针灸穴位及图谱
三、常用的家兔针灸穴位及图谱
附录五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一、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
二、实验动物的编号和分组
三、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四、实验动物的除毛、给药方法
五、耳缘静脉注射
六、实验动物的常用处死方法
附录六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
附录七 中英文专业名词对照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