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工效学 / 总装部队军事训练十二五统编教材
¥47.00定价
作者: 王春慧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9787118093568
- 174204
- 2014-06
- V527
内容简介
王春慧主编的《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工效学(总装部队军事训练十二五统编教材)》围绕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的出舱活动技术,聚焦出舱活动中人服系统、人机界面等关键工效学问题。在成功总结我国首次出舱活动任务工效学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详实地介绍了包括人服系统参数测量、人的能力特性、舱外航天服、气闸舱、航天员工作负荷、地面模拟工效学试验等工效学研究。本书内容涉及基本概念、国外研究情况介绍、基本的工效学研究方法、试验数据以及典型应用实例等多个方面,既有理论知识的阐述、又有应用实例的介绍,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学习与参考。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出舱活动概述
1.1.1 出舱活动的定义
1.1.2 出舱活动的分类
1.1.3 出舱活动发展历程
1.1.4 出舱活动的作用与意义
1.2 出舱活动工效学概述
1.2.1 出舱活动工效学简介
1.2.2 EVA工效学国内外研究状况
1.2.3 出舱活动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1.2.4 出舱活动工效研究的支撑学科和技术
1.2.5 出舱活动工效学的研究意义
第2章 出舱活动系统及出舱活动任务
2.1 概述
2.2 出舱活动系统
2.2.1 出舱活动系统的组成
2.2.2 舱外航天服系统
2.2.3 气闸舱
2.2.4 舱外作业支持设备
2.3 出舱活动任务
2.3.1 概述
2.3.2 和平号空间站出舱活动任务简介
2.3.3 国际空间站出舱活动任务简介
2.3.4 出舱活动任务发展趋势
第3章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
3.1 概述
3.1.1 人服系统的测量内容
3.1.2 国内外人服系统研究进展
3.2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术语
3.2.1 测量位置
3.2.2 测量剖面和轴
3.2.3 测点
3.2.4 测量项目
3.2.5 主要活动关节
3.3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要求与测试技术
3.3.1 测量要求与测量工况
3.3.2 测量方法
3.4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内容
3.4.1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的主要原则
3.4.2 人服系统的几何形态参数
3.4.3 操作力
3.4.4 关节活动性
3.4.5 可达域
3.4.6 质心和转动惯量
3.5 人服系统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5.1 数据处理方法
3.5.2 主要影响因素
3.6 人服系统测量数据的应用
3.6.1 人服系统测量基本应用原则
3.6.2 在出舱活动中的应用
第4章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工作能力与特性
4.1 概述
4.2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视觉能力与特性
4.2.1 视觉的基本特性
4.2.2 视觉能力的测试技术
4.2.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视觉能力和特性
4.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听觉能力与特性
4.3.1 听觉的基本特性
4.3.2 听觉能力的测试技术
4.3.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听觉能力和特性
4.4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本体感觉特性
4.4.1 本体感觉的基本特性
4.4.2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本体感觉能力的变化
4.5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认知特性
4.5.1 认知的基本特性
4.5.2 认知特性的测试技术
4.5.3 航天员的认知特性的变化
4.6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手作业能力与特性
4.6.1 出舱活动中手作业的基本特性
4.6.2 手作业能力的测试技术
4.6.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手作业能力的变化
第5章 舱外航天服的工效学设计
5.1 概述
5.2 舱外航天服本体的工效学设计
5.2.1 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
5.2.2 工效学要求
5.2.3 工效学设计
5.3 舱外航天手套的工效学设计
5.3.1 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
5.3.2 工效学要求
5.3.3 提高舱外航天手套工效的方法
5.3.4 舱外航天手套的工效设计
5.4 舱外航天头盔的工效学设计
5.4.1 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
5.4.2 工效学要求
5.4.3 工效学设计
5.5 舱外航天靴的工效学设计
5.5.1 工效学要求
5.5.2 工效学设计
5.6 舱外航天服报警与照明的工效学设计
5.6.1 报警的工效学设计
5.6.2 照明的工效学设计
5.7 舱外航天服维修性和标识的工效学设计
5.7.1 舱外航天服维修性
5.7.2 舱外航天服标识
第6章 气闸舱及舱外作业支持设备的工效学设计
6.1 概述
6.1.1 气闸舱及舱外作业支持设备的特点
6.1.2 气闸舱及舱外作业支持设备工效学研究
6.2 气闸舱工效学设计
6.2.1 气闸舱概况
6.2.2 气闸舱人机界面的工效学设计
6.3 舱外辅助工作台工效学设计
6.3.1 舱外辅助工作台的特点
6.3.2 舱外辅助工作台人机界面设计
6.4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工效学设计
6.4.1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的特点
6.4.2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工效学设计的一般要求
6.4.3 系绳和挂钩的工效学设计
6.4.4 扶手的工效学设计
6.4.5 脚限制器的工效学设计
6.4.6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工效学设计实例
6.5 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设计
6.5.1 舱外作业工具的特点
6.5.2 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一般设计规范
6.5.3 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详细设计
6.5.4 紧固件和连接器工效学设计
6.5.5 典型的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设计
6.6 舱外照明的工效学设计
6.6.1 舱外照明的特点
6.6.2 舱外照明的一般设计要求
6.6.3 舱外照明的详细设计要求
6.7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工效学设计
6.7.1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的特点
6.7.2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工效学设计
6.7.3 舱外活动救生辅助装置(SAFER)工效学设计实例
6.8 机械臂工效学设计
6.8.1 机械臂的特点
6.8.2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系统工效学设计要求
6.8.3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系统工效学设计实例
第7章 舱外作业航天员工作负荷及可靠性
7.1 舱外作业航天员工作负荷
7.1.1 航天员工作负荷的概念及分类
7.1.2 工作负荷的发展历史
7.1.3 舱外作业航天员的工作负荷评价
7.1.4 舱外作业工作负荷预测
7.2 舱外作业可靠性
7.2.1 舱外作业航天员失误
7.2.2 舱外作业航天员可靠性分析
7.2.3 提高人服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7.2.4 人的可靠性分析在出舱活动中的应用
第8章 地面模拟工效学试验技术
8.1 出舱活动地面模拟技术概述
8.1.1 出舱活动地面模拟的意义
8.1.2 出舱活动地面模拟的方法
8.2 中性浮力水槽工效学试验技术
8.2.1 中性浮力水槽模拟失重技术
8.2.2 中性浮力水槽工效学试验研究内容
8.2.3 工效学试验研究方法
8.3 出舱活动工效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8.3.1 概述
8.3.2 出舱活动工效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内容
8.3.3 出舱活动工效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8.3.4 虚拟航天员一舱外服建模技术
8.4 其他模拟失重方法
8.4.1 失重飞机
8.4.2 悬吊系统
第9章 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9.1 概述
9.2 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9.2.1 国外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9.2.2 我国SZ-7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1.1 出舱活动概述
1.1.1 出舱活动的定义
1.1.2 出舱活动的分类
1.1.3 出舱活动发展历程
1.1.4 出舱活动的作用与意义
1.2 出舱活动工效学概述
1.2.1 出舱活动工效学简介
1.2.2 EVA工效学国内外研究状况
1.2.3 出舱活动工效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1.2.4 出舱活动工效研究的支撑学科和技术
1.2.5 出舱活动工效学的研究意义
第2章 出舱活动系统及出舱活动任务
2.1 概述
2.2 出舱活动系统
2.2.1 出舱活动系统的组成
2.2.2 舱外航天服系统
2.2.3 气闸舱
2.2.4 舱外作业支持设备
2.3 出舱活动任务
2.3.1 概述
2.3.2 和平号空间站出舱活动任务简介
2.3.3 国际空间站出舱活动任务简介
2.3.4 出舱活动任务发展趋势
第3章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
3.1 概述
3.1.1 人服系统的测量内容
3.1.2 国内外人服系统研究进展
3.2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术语
3.2.1 测量位置
3.2.2 测量剖面和轴
3.2.3 测点
3.2.4 测量项目
3.2.5 主要活动关节
3.3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要求与测试技术
3.3.1 测量要求与测量工况
3.3.2 测量方法
3.4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内容
3.4.1 人服系统参数测量的主要原则
3.4.2 人服系统的几何形态参数
3.4.3 操作力
3.4.4 关节活动性
3.4.5 可达域
3.4.6 质心和转动惯量
3.5 人服系统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5.1 数据处理方法
3.5.2 主要影响因素
3.6 人服系统测量数据的应用
3.6.1 人服系统测量基本应用原则
3.6.2 在出舱活动中的应用
第4章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工作能力与特性
4.1 概述
4.2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视觉能力与特性
4.2.1 视觉的基本特性
4.2.2 视觉能力的测试技术
4.2.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视觉能力和特性
4.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听觉能力与特性
4.3.1 听觉的基本特性
4.3.2 听觉能力的测试技术
4.3.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听觉能力和特性
4.4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本体感觉特性
4.4.1 本体感觉的基本特性
4.4.2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本体感觉能力的变化
4.5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认知特性
4.5.1 认知的基本特性
4.5.2 认知特性的测试技术
4.5.3 航天员的认知特性的变化
4.6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手作业能力与特性
4.6.1 出舱活动中手作业的基本特性
4.6.2 手作业能力的测试技术
4.6.3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的手作业能力的变化
第5章 舱外航天服的工效学设计
5.1 概述
5.2 舱外航天服本体的工效学设计
5.2.1 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
5.2.2 工效学要求
5.2.3 工效学设计
5.3 舱外航天手套的工效学设计
5.3.1 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
5.3.2 工效学要求
5.3.3 提高舱外航天手套工效的方法
5.3.4 舱外航天手套的工效设计
5.4 舱外航天头盔的工效学设计
5.4.1 工效学要求指标体系
5.4.2 工效学要求
5.4.3 工效学设计
5.5 舱外航天靴的工效学设计
5.5.1 工效学要求
5.5.2 工效学设计
5.6 舱外航天服报警与照明的工效学设计
5.6.1 报警的工效学设计
5.6.2 照明的工效学设计
5.7 舱外航天服维修性和标识的工效学设计
5.7.1 舱外航天服维修性
5.7.2 舱外航天服标识
第6章 气闸舱及舱外作业支持设备的工效学设计
6.1 概述
6.1.1 气闸舱及舱外作业支持设备的特点
6.1.2 气闸舱及舱外作业支持设备工效学研究
6.2 气闸舱工效学设计
6.2.1 气闸舱概况
6.2.2 气闸舱人机界面的工效学设计
6.3 舱外辅助工作台工效学设计
6.3.1 舱外辅助工作台的特点
6.3.2 舱外辅助工作台人机界面设计
6.4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工效学设计
6.4.1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的特点
6.4.2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工效学设计的一般要求
6.4.3 系绳和挂钩的工效学设计
6.4.4 扶手的工效学设计
6.4.5 脚限制器的工效学设计
6.4.6 舱外作业助力装置工效学设计实例
6.5 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设计
6.5.1 舱外作业工具的特点
6.5.2 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一般设计规范
6.5.3 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详细设计
6.5.4 紧固件和连接器工效学设计
6.5.5 典型的舱外作业工具的工效学设计
6.6 舱外照明的工效学设计
6.6.1 舱外照明的特点
6.6.2 舱外照明的一般设计要求
6.6.3 舱外照明的详细设计要求
6.7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工效学设计
6.7.1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的特点
6.7.2 舱外载人机动装置工效学设计
6.7.3 舱外活动救生辅助装置(SAFER)工效学设计实例
6.8 机械臂工效学设计
6.8.1 机械臂的特点
6.8.2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系统工效学设计要求
6.8.3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系统工效学设计实例
第7章 舱外作业航天员工作负荷及可靠性
7.1 舱外作业航天员工作负荷
7.1.1 航天员工作负荷的概念及分类
7.1.2 工作负荷的发展历史
7.1.3 舱外作业航天员的工作负荷评价
7.1.4 舱外作业工作负荷预测
7.2 舱外作业可靠性
7.2.1 舱外作业航天员失误
7.2.2 舱外作业航天员可靠性分析
7.2.3 提高人服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7.2.4 人的可靠性分析在出舱活动中的应用
第8章 地面模拟工效学试验技术
8.1 出舱活动地面模拟技术概述
8.1.1 出舱活动地面模拟的意义
8.1.2 出舱活动地面模拟的方法
8.2 中性浮力水槽工效学试验技术
8.2.1 中性浮力水槽模拟失重技术
8.2.2 中性浮力水槽工效学试验研究内容
8.2.3 工效学试验研究方法
8.3 出舱活动工效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8.3.1 概述
8.3.2 出舱活动工效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内容
8.3.3 出舱活动工效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8.3.4 虚拟航天员一舱外服建模技术
8.4 其他模拟失重方法
8.4.1 失重飞机
8.4.2 悬吊系统
第9章 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9.1 概述
9.2 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9.2.1 国外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9.2.2 我国SZ-7出舱活动工效学实例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