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版)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
¥49.00定价
作者: 吕志平
出版时间:2023-0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528100
- 31
- 169854
- 49181669-0
- 平装
- 大16开
- 2023-05
- 368
- 156
- 医学
- 中医学
- R22
- 中医
- 专业课
内容简介
本教材除绪论外,可概括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病因、病机及防治的认识,中医学对养生与康复的认识四部分。第一章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学习中医学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说理工具。第二、三、四章为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第五章为体质。第六、七章为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了中医病因的分类、致病特点以及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第八章为防治原则,包括预防、治则。第九章为养生与康复,主要介绍了中医养生与康复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本教材针对第一版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对所有中医专业名词术语进一步进行了规范。
目录
目录总序第二版前言绪论 1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12**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4**节 精气学说 14一、精气的概念 14二、精气是宇宙本原 15三、精气运动与变化 16四、精气产生物质间感应与联系 16五、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7第二节 阴阳学说 18一、阴阳的概念 18二、阴阳的划分 19三、阴阳的特性 19四、阴阳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0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第三节 五行学说 27一、五行的概念 27二、五行的特性 27三、五行属性推演 28四、五行相互关系与作用 28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0第二章 藏象 34**节 概论 34一、藏象的概念 34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35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36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36第二节 五脏 37一、心 37附:心包络 39二、肺 40三、脾 42四、肝 44五、肾 47附:命门 50第三节 六腑 51一、胆 51二、胃 52三、小肠 53四、大肠 53五、膀胱 54六、三焦 54第四节 奇恒之腑 55一、脑 55二、女子胞 56附:精室 57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57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58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61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61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64**节 精 64一、精的概念 64二、精的生成 65三、精的功能 65第二节 气 66一、气的概念 66二、气的生成 67三、气的运动 67四、气的功能 69五、气的分类 70第三节 血 73一、血的概念 73二、血的生成 73三、血的运行 74四、血的功能 75第四节 津液 75一、津液的概念 75二、津液的代谢 75三、津液的功能 77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77一、气与血的关系 78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78三、气与精的关系 79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80五、血与精的关系 80第四章 经络 81**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81一、经络的概念 81二、经络系统 81第二节 十二经脉 82一、 十二经脉的名称 82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83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与表里关系 83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84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84第三节 奇经八脉 89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89二、奇经八脉循行特点 89三、奇经八脉功能特点 89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 90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92一、经别 92二、别络 94三、经筋 95四、皮部 96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96一、联络沟通作用 96二、运输气血作用 97三、感应传导作用 97四、调节 平衡作用 98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98一、阐释病理变化 98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98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99第五章 体质 100**节 体质和体质学说的概念 100一、体质的概念 100二、体质的构成 101三、体质的特性 102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102一、传统分类法 103二、现代临床分类法 103第三节 体质的形成因素 105一、先天禀赋 105二、年龄因素 105三、性别因素 105四、饮食因素 106五、劳逸因素 106六、情志因素 106七、地理因素 106八、疾病与治疗因素 107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 107一、预测发病倾向 107二、阐释发病机制 107三、阐释病理变化 108四、指导临床辨证 108五、指导临床治疗 108六、指导养生防病 110第六章 病因 111**节 外感病因 112一、六淫 112二、疠气 117第二节 内伤病因 118一、七情内伤 118二、饮食失宜 120三、劳逸过度 121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122一、痰饮 122二、瘀血 124三、结石 125第四节 其他病因 126一、外伤 126二、寄生虫 127三、药邪 128四、医过 128五、胎传 129六、环境毒邪 130第七章 病机 132**节 发病 132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32二、发病类型 135第二节 基本病机 138一、邪正盛衰 138二、阴阳失调 140三、气血津液失常 143第三节 内生“五邪” 148一、风气内动 148二、寒从中生 149三、湿浊内生 149四、津伤化燥 150五、火热内生 150第四节 脏腑病机 151一、五脏病机 151二、六腑病机 156第五节 经络病机 157一、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158二、经络气血逆乱 158三、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158四、经络气血衰竭 158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159一、传变的含义 159二、传变的形式 159三、转归的概念 162四、转归的形式 162第八章 防治原则 164**节 预防 164一、未病先防 164二、既病防变 166第二节 治则 166一、治则与治法的基本概念 166二、基本治则 167第九章 养生与康复 174**节 养生 174一、基本原则 174二、主要方法 176第二节 康复 179一、基本原则 180二、主要方法 181主要参考书目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