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9-0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工程力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251312
  • 1版
  • 167336
  • 46258996-1
  • 平装
  • 16开
  • 2009-08
  • 471
  • 336
  • 工学
  • 力学
  • TB
  • 力学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的选取是以教育部工科力学指导小组制定的普通本科中、少学时工程力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而编写的,满足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和其他工科专业只需要静力学和材料力学内容的教学,适用于授课时数为50-80学时。编写着重体现其实用性和通用性。本书内容包括工程力学课程综述,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简单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和重心、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计算,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用变形能法计算弹性位移,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每章前有学习要点,每章后有小结,供学生学习时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成人教育师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主要符号表xiii
绪论
0.1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0.2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0.3 学习工程力学的目的
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1.1.1 刚体
1.1.2 力
1.1.3 平衡
1.2 静力学公理

1.2.1 公理一: 二力平衡原理

1.2.2 公理二: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2.3 公理三: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1.2.4 公理四: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1.2.5 公理五: 刚化原理
1.3 约束与约束力

1.3.1 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胶带等构成的约束

1.3.2 具有光滑接触表面的约束

1.3.3 向心轴承(径向轴承)

1.3.4 圆柱铰链和固定铰链支座

1.3.5 滚动支座

1.3.6 光滑的球铰链

1.3.7 止推轴承

1.3.8 二力杆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平面简单力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1.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

2.2.1 力对点之矩(力矩)

2.2.2 合力矩定理与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2.3 平面力偶系

2.3.1 力偶

2.3.2 力偶矩

2.3.3 平面力偶等效定理

2.3.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的平移定理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3.2.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3.2.2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3.3.1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

3.3.2 平面任意力系其他平衡方程形式

3.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
3.4 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3.4.1 物体系的平衡

3.4.2 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空间力系和重心
4.1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4.2 力对轴的矩和力对点的矩

4.2.1 力对轴的矩

4.2.2 力对点的矩

4.2.3 力对点的矩与力对通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

4.2.4 力偶矩矢
4.3 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

4.3.1 空间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

4.3.2 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4.4 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5 重心

4.5.1 重心的概念

4.5.2 重心坐标公式

4.5.3 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5.1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5.1.1 变形固体的基本概念

5.1.2 变形固体的假设
5.2 外力及其分类、构件的计算简图

5.2.1 外力及其分类

5.2.2 构件的计算简图
5.3 内力、截面法与应力的概念

5.3.1 内力的概念

5.3.2 截面法

5.3.3 举例

5.3.4 应力的概念
5.4 变形、位移与应变的概念

5.4.1 变形的概念

5.4.2 位移的概念

5.4.3 应变的概念
5.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6.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6.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6.2.1 轴力

6.2.2 轴力图
6.3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6.3.1 横截面上的应力

6.3.2 斜截面上的应力
6.4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6.4.1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6.4.2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6.5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与胡克定律

6.5.1 轴向变形与胡克定律

6.5.2 横向变形
6.6 应力集中的概念
6.7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6.7.1 失效

6.7.2 许用应力

6.7.3 强度条件
6.8 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6.8.1 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6.8.2 静不定问题的求解

6.8.3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6.9 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6.9.1 剪切的实用计算

6.9.2 挤压的实用计算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扭转
7.1 扭转的概念
7.2 扭转杆件的内力

7.2.1 外力偶矩的计算

7.2.2 扭矩的计算

7.2.3 扭矩图的绘制
7.3 薄壁圆筒的扭转

7.3.1 切应力互等定理

7.3.2 剪切胡克定律
7.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7.4.1 实心圆轴的扭转

7.4.2 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系数

7.4.3 扭转角
7.5 受扭圆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7.5.1 强度计算

7.5.2 刚度计算
7.6 圆轴扭转的静不定问题
7.7 矩形截面杆扭转简介

7.7.1 矩形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7.7.2 计算公式

7.7.3 附系数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 弯曲内力
8.1 弯曲的概念与工程实例

8.1.1 工程实际中的弯曲问题

8.1.2 梁的支座及支座反力

8.1.3 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8.2 梁的内力及其计算方法

8.2.1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8.2.2 剪力、弯矩符号规定
8.3 剪力图与弯矩图
8.4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8.4.1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8.4.2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判断

8.4.3 利用微分关系绘制内力图的一般步骤
8.5 用叠加法作弯矩图

8.5.1 叠加法作弯矩图的原理

8.5.2 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8.6 平面刚架的内力图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弯曲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9.1 对称弯曲正应力

9.1.1 试验与假设

9.1.2 对称弯曲正应力的一般公式

9.1.3 最大弯曲正应力
9.2 惯性矩与平行移轴定理

9.2.1 简单截面的惯性矩

9.2.2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9.2.3 惯性矩平行移轴定理
9.3 梁横截面弯曲切应力的简介

9.3.1 矩形截面梁

9.3.2 工字形截面梁

9.3.3 圆形截面梁

9.3.4 薄壁环形截面梁
9.4 弯曲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9.4.1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9.4.2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9.4.3 举例
9.5 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

9.5.1 选择合理截面形状

9.5.2 变截面梁与等强度梁

9.5.3 改善梁的受力情况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 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计算
10.1 挠度与转角

10.1.1 挠曲线的概念

10.1.2 挠度与转角的概念及关系
10.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10.3 用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
10.4 用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

10.4.1 叠加法

10.4.2 逐段分析求和法
10.5 梁的刚度条件、提高刚度的主要措施

10.5.1 梁的刚度条件

10.5.2 提高刚度的主要措施
10.6 简单静不定梁

10.6.1 静不定梁的概念

10.6.2 静不定梁的求解方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 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
11.1 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

11.1.1 应力状态的概念

11.1.2 一点应力状态的表示法

11.1.3 单元体的取法
11.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1.2.1 任意斜截面的应力——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

11.2.2 应力圆(莫尔应力圆)——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

11.2.3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主平面

11.2.4 应力状态的分类
11.3 三向应力状态的最大应力

11.3.1 三向应力圆

11.3.2 最大应力
11.4 广义胡克定律

11.4.1 广义胡克定律

11.4.2 主应力与主应变关系——主应力与主应变广义胡克定律
11.5 强度理论

11.5.1 强度理论的概念

11.5.2 两大类四种强度理论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 组合变形
12.1 组合变形的概念

12.1.1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12.1.2 组合变形的叠加原理
12.2 斜弯曲

12.2.1 斜弯曲的概念

12.2.2 斜弯曲的内力与应力

12.2.3 斜弯曲的强度问题
12.3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2.3.1 轴向力与横向力共同作用的拉(压)弯组合变形

12.3.2 拉(压)弯组合变形实例
12.4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2.4.1 弯扭组合变形的第三、四强度理论公式

12.4.2 弯扭组合变形实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三章 压杆稳定
13.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3.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3.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3.2.2 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3.2.3 细长压杆临界力的统一公式
13.3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13.3.1 临界应力与柔度

13.3.2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3.3.3 临界应力与经验公式

13.3.4 临界应力总图
13.4 压杆稳定性计算及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13.4.1 压杆稳定条件

13.4.2 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13.4.3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四章 用变形能法计算弹性位移
14.1 概述
14.2 外力功与弹性变形能的计算

14.2.1 外力功

14.2.2 杆件弹性变形能的计算
14.3 单位荷载法

14.3.1 单位荷载法的计算位移公式

14.3.2 计算示例
14.4 图乘法

14.4.1 图乘法的计算位移公式

14.4.2 计算示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五章 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5.1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

15.1.1 交变应力的概念

15.1.2 疲劳破坏的概念

15.1.3 交变应力参数的描述
15.2 材料的疲劳极限及其测定方法

15.2.1 疲劳极限的概念

15.2.2 测定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
15.3 构件的疲劳极限

15.3.1 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

15.3.2 构件的疲劳极限
15.4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强度计算
15.5 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简介
15.6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A 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附录
常见截面的几何性质
附录C 梁的挠度与转角
附录D 型钢表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