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下)(第四版) / 21世纪英语专业系列教材
¥45.00定价
作者: 罗经国,阮炜
出版时间:2016-0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68230
- 4版
- 159607
- 40179965-5
- 平装
- 16开
- 2016-03
- 420
- 336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H319.37
- 文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罗经国教授编注,本书分为上下册,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概括。下册包括19世纪初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期和20世纪等三个部分文学。其中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还有狄更斯、萨克雷、哈代、勃朗台等著名小说家的如《董贝父子》、《名利场》等选片,20世纪中“愤怒的青年一代”的代表奥斯本和50年代末荒诞派戏剧的代表贝克等作家代表作也有选片。选读力求让读者对这三个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各种体裁、不同作家的风格有一定认识。对选读所作的注释深入浅出、详细、准确,力求培养读者
目录
第八章 浪漫主义时期(1798—1832)
1.历史背景
2.思想文化背景
3.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
威廉·华兹华斯(1770一1850)
《抒情歌谣集》序言
《写于威斯敏斯特桥上》
《孤独的割麦女》
《我好似一片孤独的流云》
《丁登寺》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1772—1834)
《忽必烈汗》
《古舟子咏》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唐璜》
《记当时我俩分手》
《她身披美丽而行》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
《致英国人之歌》
《西风颂》
约翰·济慈(1795—1821)
《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
《夜莺颂》
《秋颂》
查尔斯·兰姆(1775—1834)
《古旧的瓷器》
托马斯·德·昆西(1785一1859)
《论<麦克白)剧中的敲门声》
沃尔特·司各特(1771 1832)
《艾凡赫》
第九章 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
1.历史背景
2.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董贝父子》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1811—1863)
《名利场》
勃朗特姐妹
爱米莉·勃朗特(1818—1848)
《呼啸山庄》
乔治·爱略特(1819—1880)
《亚当·比德》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德伯家的苔丝》
《国家分裂时》
《身后》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
《黑暗的心》
3.维多利亚时期诗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
《拍岸曲》
《尤利西斯》
《悼念》
罗伯特·布朗宁(1812—1889)
《我的前公爵夫人》
《深夜幽会》
《清晨离别》
马修·阿诺德(1822—1888)
《多佛海滩》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4.托马斯·卡莱尔(1795 1881)
《过去和现在》
5.乔治·萧伯纳(1856—1950)
《巴巴拉少校》
第十章 20世纪
1.现代派文学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1888—1965)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
《尤利西斯》
史蒂芬·斯彭德(1909—1995)
《机场附近的景色》
威斯坦·休·奥登(1907—1973)
《西班牙1937》
2.愤怒的青年
约翰·詹姆士·奥斯本(1929—1994)
《愤怒的回顾》
3.荒诞派戏剧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
《等待戈多》
4.艾里斯·默多克(1919—1999)
《割裂的头脑》
5.威廉·戈尔丁(1911—1993)
《蝇王》
6.维·苏·奈保尔(1932一)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
7.马丁·艾米斯(1949一)
《钱:绝命书》
8.谢默斯·希尼(1939—2013)
《博物学家之死》
《惩罚》
1.历史背景
2.思想文化背景
3.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
威廉·华兹华斯(1770一1850)
《抒情歌谣集》序言
《写于威斯敏斯特桥上》
《孤独的割麦女》
《我好似一片孤独的流云》
《丁登寺》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1772—1834)
《忽必烈汗》
《古舟子咏》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唐璜》
《记当时我俩分手》
《她身披美丽而行》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
《致英国人之歌》
《西风颂》
约翰·济慈(1795—1821)
《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
《夜莺颂》
《秋颂》
查尔斯·兰姆(1775—1834)
《古旧的瓷器》
托马斯·德·昆西(1785一1859)
《论<麦克白)剧中的敲门声》
沃尔特·司各特(1771 1832)
《艾凡赫》
第九章 维多利亚时期(1832—1901)
1.历史背景
2.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董贝父子》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1811—1863)
《名利场》
勃朗特姐妹
爱米莉·勃朗特(1818—1848)
《呼啸山庄》
乔治·爱略特(1819—1880)
《亚当·比德》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德伯家的苔丝》
《国家分裂时》
《身后》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
《黑暗的心》
3.维多利亚时期诗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
《拍岸曲》
《尤利西斯》
《悼念》
罗伯特·布朗宁(1812—1889)
《我的前公爵夫人》
《深夜幽会》
《清晨离别》
马修·阿诺德(1822—1888)
《多佛海滩》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4.托马斯·卡莱尔(1795 1881)
《过去和现在》
5.乔治·萧伯纳(1856—1950)
《巴巴拉少校》
第十章 20世纪
1.现代派文学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1888—1965)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
《尤利西斯》
史蒂芬·斯彭德(1909—1995)
《机场附近的景色》
威斯坦·休·奥登(1907—1973)
《西班牙1937》
2.愤怒的青年
约翰·詹姆士·奥斯本(1929—1994)
《愤怒的回顾》
3.荒诞派戏剧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
《等待戈多》
4.艾里斯·默多克(1919—1999)
《割裂的头脑》
5.威廉·戈尔丁(1911—1993)
《蝇王》
6.维·苏·奈保尔(1932一)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
7.马丁·艾米斯(1949一)
《钱:绝命书》
8.谢默斯·希尼(1939—2013)
《博物学家之死》
《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