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走向科学实践史--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2011
  • 155562
  • 2014年3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N097.12
内容简介

  《走向科学实践史--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为作者刘海霞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曾于2008年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史蒂文·夏平(Steven Shapin)现为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科学史教授,他是当今著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在国际科学史学界具有重要影响。本书拟从国际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这一宏观背景出发,考察社会建构论这一激进的科学研究路径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选取建构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夏平(Steven Shapin)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和分析夏平的科学编史学思想。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 科学综合史编史思想
  二 科学思想史编史思想
  三 科学社会史编史思想
  四 科学实践史编史思想
 第二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标志意义
  一 夏平与科学编史学的实践转向
  二 夏平与科学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路径
 第三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综述
  一 研究综述
  二 本书写作思路
第二章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一 借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概念
  二 坚持并发展了维特根斯坦“怀疑有限度”的思想
 第二节 库恩科学编史学思想
  一 库恩的实践取向和反辉格立场对夏平的影响
  二 库恩的科学分类思想对夏平的影响
 第三节 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
  一 布鲁尔思想对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影响
  二 柯林斯思想对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形成的基本过程
  一 初步形成时期
  二 转折时期
  三 成熟时期
 第二节 夏平的科学史观
  一 坚持科学史学科的历史性质
  二 将科学史的研究范围等同于政治史的研究范围
  三 认为科学史是真理的社会史
 第三节 夏平的科学史编史内容
  一 科学争论
  二 科学知识产生的地点
  三 知识制造过程中的“小人物”
 第四节 夏平的科学史编史方法
  一 集体传记研究方法
  二 历史主义方法
  三 发生学方法
  四 “陌生人”说明方法
  五 常人方法论
第四章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建构论旨趣
  一 关注社会因素如何进入知识内部
  二 运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知识发展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实践指向
  一 从具体实践的角度看实验方法
  二 从具体实践看科学事实的建构性
  三 从空气泵的复制过程看“可重复性实验”
 第三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反辉格意蕴
  一 以反辉格的立场追溯科学家身份的形成过程
  二 对“科学革命”进行反辉格的解释
第五章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性
 第一节 夏平对科学史学科的贡献
  一 对传统内史论和外史论的超越
  二 打破了科学史研究中的理想主义色彩
 第二节 夏平对科学哲学的贡献
  一 对实践科学观的形塑
  二 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历史主义解答
 第三节 夏平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贡献
  一 率先提出并不断完善利益分析模式
  二 揭示了社会因素进入科学知识内部的过程
 第四节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局限性
  一 夏平科学观和科学史观的片面性
  二 SSK编史目的的局限性
余论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启示意义
  一 以开放的视野看待科学编史学的发展
  二 充分认识实践科学观的意义
  三 推进内史和外史的综合
  四 追求“真实的历史”
  五 实现精英史和大众史的统一
  六 进一步发挥科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