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网络设备互联技术(卢晓丽)》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89209
  • 01
  • 154385
  • 64213880-4
  • 16开
  • 2017年3月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TP393
  • 计算机
  • 高职
内容简介
  本书以案例教学、典型网络系统建设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模式,对网络设备互联技术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紧密结合,力求通过网络实践训练,让读者全面掌握网络设备互联技术知识。
  本书采用大量实例、截图和源程序,把工作内容图形化、操作步骤界面化,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参考模型、网络标准化组织、局域网技术、局域网硬件设备及IP地址的有关知识;交换机的配置与应用、虚拟局域网的划分、VTP的配置与应用、生成树协议的配置与应用,以及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静态路由、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增强型距离矢量路由协议(EIGRP)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与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及中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的教材,还可以作为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11.1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1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1.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1.1.4  ISO/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31.1.5  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标准  81.2  局域网技术基础  91.2.1  局域网简介  91.2.2  局域网传输介质  101.2.3  局域网拓扑结构  131.3  局域网常见的硬件设备  151.3.1  网络接口卡  151.3.2  集线器(Hub)  161.3.3  交换机(Switch)  161.3.4  路由器(Router)  171.4  IP地址  191.4.1  IPv4地址简介  191.4.2  无类编址CIDR  211.4.3  可变长子网的划分方法  221.4.4  IP封装,分片与重组  231.4.5  IPv6地址  24本章小结  26课后习题  26第2章  交换机的配置与应用  282.1  交换机技术基础  282.1.1  交换机的分类  282.1.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82.1.3  第二层和第三层交换  292.1.4  交换机数据包转发方式  302.1.5  对称交换与非对称交换  302.2  交换机的启动与口令恢复  312.2.1  交换机的启动顺序  312.2.2  命令行界面模式  312.2.3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22.2.4  交换机的登录方式  372.2.5  交换机口令恢复  402.3  端口安全技术  412.3.1  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与安全工具  412.3.2  端口-MAC地址表的形成  422.3.3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安全性  44本章小结  47课后习题  47第3章  虚拟局域网和VLAN传输协议(VTP)  493.1  虚拟局域网简介  493.1.1  VLAN的定义  493.1.2  VLAN的优点  493.1.3  VLAN的划分方法  503.1.4  VLAN的配置与应用  523.1.5  管理VLAN  543.2  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通信  553.2.1  VLAN中继  553.2.2  中继的工作方式  563.2.3  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通信的配置与应用  573.2.4  VLAN故障排除  603.3  VTP  663.3.1  VTP概述  663.3.2  VTP的操作模式  663.3.3  VTP的配置  693.3.4  VTP的故障排除  73本章小结  73课后习题  74第4章  生成树协议(STP)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组建  764.1  STP简介  764.1.1  冗余功能  764.1.2  STP算法实现的具体过程  774.1.3  STP端口角色和BPDU计时器  784.1.4  STP的收敛过程  814.2  PVST ,RSTP和快速PVST  834.2.1  STP变体  834.2.2  配置原则  844.2.3  STP配置案例  854.2.4  STP故障排除  894.3  无线局域网技术  914.3.1  无线基础架构组件  914.3.2  无线局域网标准  924.3.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944.3.4  无线LAN的安全性  954.4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984.4.1  无线局域网配置实例  984.4.2  无线局域网故障排除  107本章小结  111课后习题  111第5章  路由器的配置与应用  1145.1  路由器与数据包转发  1145.1.1  路由器简介  1145.1.2  路由器的内部构造  1145.1.3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1165.1.4  路由器的接口  1175.1.5  路由选择与数据包转发  1195.1.6  等价负载均衡  1215.1.7  路由器的登录方式  1215.2  构建路由表  1265.2.1  路由表简介  1265.2.2  路由表原理  1265.2.3  直连路由  1275.2.4  静态路由  1285.2.5  动态路由  1295.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305.3.1  基本配置命令  1305.3.2  路由器口令恢复  134本章小结  135课后习题  135第6章  静态路由  1376.1  直连网络  1376.1.1  案例描述  1376.1.2  查看路由器接口  1386.1.3  局域网接口的配置与校验  1396.1.4  广域网接口的配置与校验  1406.1.5  CDP协议  1436.2  静态路由的配置  1456.2.1  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1456.2.2  带下一跳段静态路由的配置  1466.2.3  路由表的原理与静态路由  1486.2.4  通过递归路由查找解析送出接口  1506.2.5  带送出接口静态路由的配置  1516.2.6  汇总静态路由  1556.2.7  默认路由(缺省路由)  1576.3  静态路由故障排除  1596.3.1  静态路由和数据包转发过程  1596.3.2  路由缺失故障排除  1606.3.3  解决路由缺失问题  160本章小结  161课后习题  161第7章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1647.1  RIPv1概述  1647.1.1  动态路由协议介绍  1647.1.2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1707.1.3  度量和管理距离  1727.1.4  RIPv1的特征和消息格式  1747.2  RIPv1的基本配置  1757.2.1  案例描述  1757.2.2  配置过程  1757.2.3  自动汇总  1837.2.4  默认路由和RIPv1  1857.3  RIPv2的基本配置  1877.3.1  RIPv2概述  1877.3.2  RIPv2的限制  1877.3.3  配置RIPv2  1937.3.4  自动汇总和RIPv2  1947.3.5  禁用RIPv2中的自动汇总  1967.3.6  检验RIPv2更新  1967.3.7  VLSM与CIDR  1987.3.8  RIPv2的校验和排错  1997.4  路由表的结构与查找过程  1997.4.1  路由表的结构  2007.4.2  路由表的查找过程  205本章小结  210课后习题  211第8章  增强型距离矢量路由协议(EIGRP)  2138.1  EIGRP简介  2138.1.1  EIGRP的消息格式  2138.1.2  协议相关模块(PDM)  2168.1.3  RTP和EIGRP数据包类型  2178.1.4  EIGRP限定更新  2198.1.5  DUAL算法  2198.1.6  EIGRP的管理距离与度量计算  2218.2  EIGRP的基本配置  2268.2.1  网络拓扑  2268.2.2  配置过程  2288.2.3  禁用自动汇总与手工汇总  2328.2.4  EIGRP默认路由  2388.2.5  微调EIGRP  240本章小结  241课后习题  242第9章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2469.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简介  2469.1.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缺点  2479.1.2  SPF算法  2489.1.3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层次式设计  2589.1.4  OSPF消息封装  2599.1.5  OSPF数据包类型  2609.2  OSPF的基本配置  2609.2.1  网络拓扑  2609.2.2  配置过程  2629.2.3  OSPF路由表  2669.2.4  修改OSPF的度量和开销值  2719.2.5  DR与BDR  2759.2.6  重分布OSPF默认路由  2829.2.7  OSPF的辅助命令  2859.2.8  检验OSPF配置的命令  287本章小结  288课后习题  289参考文献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