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出版社
- 9787309105469
- 154036
- 2014-08
- G529
内容简介
教育是传播文化的艺术,是人类走出蒙昧,走向进步,通往未来的桥梁,自然也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延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就是通过相传不绝的教育,将一代又一代新人引人优秀的文化领域,使精神文明不断发扬光大,使物质文明得以持续发展,构筑华夏子孙足以自豪的历史基石。这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教育所占之地位及其责任,乃特别重大。”深入探寻中国教育发展的曲折历程,可以跨越时空回首沧桑,可以穿透星云展望未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给人以鼓舞,因此特别值得回味,值得思索,值得彰显。秦国强编著的《中国教育史话》从浩瀚的史料中采撷若干果实,编织为10章,意在展现中国教育的历史风貌,有助于认识中国教育的过去,审视中国教育的现状,探索中国教育的未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迷雾中的花絮
1.巫山人的生活教育
2.史前的技能教育
3.史前的艺术教育
4.史前的宗教教育
5.陶文与教育
6.最古老的教育培养目标
7.成均之学
8.学校的雏形——庠
第二章 文明的曙光
1.夏代的“序”与“校”
2.夏代的“六府三事”与“九歌”
3.商代的“以乐造士”
4.傅说的“教学半”
5.西周的“孺子室”
6.西周的国学
7.西周的乡学与教师
8.西周的“六艺”
9.西周的学业考察
10.西周的视学与贡士
第三章 变革中的私学勃兴
1.士与私学
2.畴官与家庭教育
3.孔子的人格教育
4.墨子与墨学
5.孟子的道德教育
6.孟母的家教
7.荀子的教育目标
8.稷下学宫
9.法家的“壹教”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整合
1.秦代的“书同文”与“吏学
2.秦代的“行同伦”与“以法为教”
3.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4.汉初教育的复苏
5.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6.汉代的太学
7.文翁石室
8.汉代的地方官学
9.汉代私学趣闻
10.学潮与“党锢之祸”
11.郑玄与汉代经学
12.鸿都门学
13.班昭与女教师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多元化教育
1.曹操的人才教育观
2.曹丕与“五经课试之法”
3.魏晋南北朝的宫廷教育
4.“九品官人法”与“国子学”
5.魏晋南北朝的专科教育
6.魏晋南北朝的私学
7.北魏的汉化教育
8.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儒学振兴
1.从国子寺到国子监
2.科举考试的发端
3.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
4.唐代的武举考试
5.唐代国子监的直属学校
6.唐代中央各部门的官学
7.唐代的地方官学
8.唐代官学的管理制度
9.唐代官学教师的待遇
10.唐代的私学
11.唐代的新儒学
12.日本遣唐使与留学生
第七章 宋代与辽金夏元的教育
1.宋代的科举考试
2.宋代的武举
3.中国古代第一所军校
4.庆历新政与学田制度
5.宋代四大书院
6.辽国的教育
7.金国的教育
8.西夏的教育与状元皇帝
9.元代的学校与科举
第八章 明代的教育
1.明代的中央官学
2.明代的地方儒学
3.明代的小学
4.明代的宗学
5.明代的专科教育
6.明代的科举与八股文
7.东林书院
8.明代的武举
第九章 清代的教育
1.清代的文武之道
2.清代的国子监
3.清代的琉球学
4.清代的八旗学校
5.清代的地方官学
6.清代的蒙学
7.清初书院的名师
8.清代状元趣闻
9.清代科场丑闻
第十章 近代新学
1.近代教育思想的先驱
2.近代教会大学
3.京师同文馆
4.福建船政学堂
5.张之洞与近代新学
6.北洋大学堂
7.南洋公学
8.万木草堂与戊戌变法
9.京师大学堂
10.震旦学院与复旦公学
11.庚子赔款与游美肄业馆
后记
第一章 迷雾中的花絮
1.巫山人的生活教育
2.史前的技能教育
3.史前的艺术教育
4.史前的宗教教育
5.陶文与教育
6.最古老的教育培养目标
7.成均之学
8.学校的雏形——庠
第二章 文明的曙光
1.夏代的“序”与“校”
2.夏代的“六府三事”与“九歌”
3.商代的“以乐造士”
4.傅说的“教学半”
5.西周的“孺子室”
6.西周的国学
7.西周的乡学与教师
8.西周的“六艺”
9.西周的学业考察
10.西周的视学与贡士
第三章 变革中的私学勃兴
1.士与私学
2.畴官与家庭教育
3.孔子的人格教育
4.墨子与墨学
5.孟子的道德教育
6.孟母的家教
7.荀子的教育目标
8.稷下学宫
9.法家的“壹教”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整合
1.秦代的“书同文”与“吏学
2.秦代的“行同伦”与“以法为教”
3.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4.汉初教育的复苏
5.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6.汉代的太学
7.文翁石室
8.汉代的地方官学
9.汉代私学趣闻
10.学潮与“党锢之祸”
11.郑玄与汉代经学
12.鸿都门学
13.班昭与女教师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多元化教育
1.曹操的人才教育观
2.曹丕与“五经课试之法”
3.魏晋南北朝的宫廷教育
4.“九品官人法”与“国子学”
5.魏晋南北朝的专科教育
6.魏晋南北朝的私学
7.北魏的汉化教育
8.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儒学振兴
1.从国子寺到国子监
2.科举考试的发端
3.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
4.唐代的武举考试
5.唐代国子监的直属学校
6.唐代中央各部门的官学
7.唐代的地方官学
8.唐代官学的管理制度
9.唐代官学教师的待遇
10.唐代的私学
11.唐代的新儒学
12.日本遣唐使与留学生
第七章 宋代与辽金夏元的教育
1.宋代的科举考试
2.宋代的武举
3.中国古代第一所军校
4.庆历新政与学田制度
5.宋代四大书院
6.辽国的教育
7.金国的教育
8.西夏的教育与状元皇帝
9.元代的学校与科举
第八章 明代的教育
1.明代的中央官学
2.明代的地方儒学
3.明代的小学
4.明代的宗学
5.明代的专科教育
6.明代的科举与八股文
7.东林书院
8.明代的武举
第九章 清代的教育
1.清代的文武之道
2.清代的国子监
3.清代的琉球学
4.清代的八旗学校
5.清代的地方官学
6.清代的蒙学
7.清初书院的名师
8.清代状元趣闻
9.清代科场丑闻
第十章 近代新学
1.近代教育思想的先驱
2.近代教会大学
3.京师同文馆
4.福建船政学堂
5.张之洞与近代新学
6.北洋大学堂
7.南洋公学
8.万木草堂与戊戌变法
9.京师大学堂
10.震旦学院与复旦公学
11.庚子赔款与游美肄业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