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2-0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生态经济学引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12713
  • 1版
  • 151122
  • 45246389-6
  • 平装
  • 特殊
  • 2012-05
  • 500
  • 478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F062.2
  • 生态、环境、地学类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目录

 引论
 前辅文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生态经济学?
  1.2 经济学中的环境简史
  1.3 科学与伦理
  1.4 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1.5 生态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1.6 阅读向导10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第一篇 相互依赖的系统
 第2章 环境
  2.1 地球
   2.1.1 系统
   2.1.2 岩石圈
   2.1.3 水圈
   2.1.4 大气圈
   2.1.5 生物圈
  2.2 热力学
   2.2.1 能量、热量和功
   2.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3 热力学系统分类
   2.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2.2.5 作为开放系统的植物
   2.2.6 作为开放系统的动物
  2.3 生态系统
   2.3.1 能量流和养分流
   2.3.2 种群动态
   2.3.3 系统动态
  2.4 养分循环
   2.4.1 碳循环
  2.5 进化
   2.5.1 生物进化
   2.5.2 协同进化
  小结
  关键词
  附录:指数增长的倍增时间
  扩展阅读
  网站
  练习题
 第3章 环境中的人类:历史背景
  3.1 人类的进化
   3.1.1 文化进化
  3.2 人口的变化史
  3.3 狩猎-采集者
  3.4 向农业的转型
  3.5 第二次转型
   3.5.1 能源奴隶
   3.5.2 工业时代的人口数量
  3.6 能源与农业
  3.7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程度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讨论题
 第4章 环境中的经济:一个概念框架
  4.1 宏观概念框架
  4.2 存量和流量
  4.3 经济
   4.3.1 消费
   4.3.2 生产
   4.3.3 投资
   4.3.4 资本积累的生产率
   4.3.5 开放经济体和封闭经济体
  4.4 资源攫取
   4.4.1 流量资源
   4.4.2 存量资源
  4.5 废物排放784.5.1 存量和流量
   4.5.2 破坏关系
  4.6 热力学定律的意义
   4.6.1 质量守恒
   4.6.2 熵
   4.6.3 能流是衡量环境影响的近似指标
  4.7 循环利用
  4.8 舒适性服务
   4.8.1 可持续的舒适性服务消费
   4.8.2 舒适性服务的异地消费
  4.9 生命支持服务
  4.10 交互作用
   4.10.1 河口三角湾
   4.10.2 资源质量、能量利用和废物形成
   4.10.3 强化的温室效应
  4.11 对可持续性的威胁
   4.11.1 资源消耗
   4.11.2 废物积累
   4.11.3 恢复力的丧失
   4.11.4 反应
   4.11.5 全球视野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讨论题
  练习题
 第二篇 经济活动
 第5章 经济核算
  5.1 投入-产出核算
   5.1.1 基本核算
   5.1.2 投入-产出分析
   5.1.3 按照直接和间接要求核算
   5.1.4 投入-产出核算与环境
   5.1.5 历史上的投入-产出结构
  5.2 国民收入核算惯例
   5.2.1 基本思想
   5.2.2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5.2.3 投资必定等于储蓄
   5.2.4 政府核算
   5.2.5 外贸:国民收入和国内收入
   5.2.6 国民收入核算的应用
  5.3 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经济绩效的指标
   5.3.1 收入或消费?
   5.3.2 总收入或净收入?
   5.3.3 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作出的调整
   5.3.4 国民收入尚未包括什么?
   5.3.5 保护性支出
   5.3.6 差异性的相对价格问题
  5.4 国民收入核算与环境
   5.4.1 自然资源平衡表
   5.4.2 卫星账户
  小结
  关键词
  附录:投入-产出代数
   计算产业的总产出
   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的配置
   建立NI、NP和NE的一致性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6章 经济增长与人类福利
  6.1 富人和穷人
   6.1.1 人均国民收入的国际比较
   6.1.2 穷人多,富人少
   6.1.3 世界经济中的贫困问题
  6.2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
  6.3 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6.3.1 基本的增长模型
   6.3.2 基本模型及数据
   6.3.3 效率
   6.3.4 技术变迁
   6.3.5 内生技术进步
   6.3.6 解释经济增长
  6.4 经济增长的愿景
   6.4.1 经济学家与牙科医生
   6.4.2 扶贫
   6.4.3 经济增长与不平等性
   6.4.4 基于经济增长期望的生态经济学
  6.5 衡量福利的非经济指标
   6.5.1 国际比较
   6.5.2 境况正在变好吗?
   6.5.3 人均GDP和福利指标之间的关系
   6.5.4 人均GDP和幸福度
  6.6 人类的需要和欲望:什么东西使得人类更加幸福?
   6.6.1 测度和解释幸福度
   6.6.2 收入和幸福度的各种关系
   6.6.3 不平等问题是否重要?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讨论题
  练习题
 第7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
  7.1 IPAT恒等式
   7.1.1 近期情景
   7.1.2 GDP的商品组成——“消费技术”
  7.2 模拟经济增长与环境
   7.2.1 替代的可能性
   7.2.2 可再生资源
   7.2.3 不可再生资源
   7.2.4 概述与展望
  7.3 增长的极限
   7.3.1 历史上的经济增长与环境
   7.3.2 《增长的极限》
   7.3.3 对《增长的极限》的反应
   7.3.4 《超越极限》
  7.4 经济增长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吗?
   7.4.1 EKC假说
   7.4.2 EKC假说的历史地位
   7.4.3 EKC的含义
  7.5 可持续发展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8章 交换与市场
  8.1 交换与分工2238.1.1 交换
   8.1.2 生产分工
   8.1.3 货币与价格
  8.2 市场运行2308.2.1 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8.2.2 非价格因素对供需的影响
   8.2.3 弹性
  8.3 市场分析的应用
   8.3.1 最高限价
   8.3.2 最低限价
   8.3.3 商品税
  8.4 租赁和借贷,储蓄和投资
   8.4.1 复利与贴现
   8.4.2 储蓄与借出
   8.4.3 投资与借入
   8.4.4 储蓄、投资与利率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讨论题
  练习题
 第9章 市场的局限性
  9.1 市场和效率
   9.1.1 看不见的手:配置效率
   9.1.2 什么是配置效率?
   9.1.3 市场实现配置效率
   9.1.4 跨期效率
  9.2 市场失灵及其纠正
   9.2.1 市场产生有效配置的条件
   9.2.2 市场失灵是正常现象
   9.2.3 消费者主权
   9.2.4 纠正市场失灵
   9.2.5 市场失灵的多种原因
  9.3 市场与公平
   9.3.1 代内公平
   9.3.2 代际效率和分配
  9.4 市场和环境
   9.4.1 产权
   9.4.2 自然资源
   9.4.3 废物的流与库
   9.4.4 舒适性服务和生命支持服务
  9.5 市场和可持续性
   9.5.1 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可持续性
   9.5.2 废物排放的有效水平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三篇 政府治理
 第10章 确定政策目标
  10.1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来历
   10.1.1 早期的可持续发展
   10.1.2 《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10.1.3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
   10.1.4 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
  10.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
   10.2.1 可持续发展原则意味着什么?
   10.2.2 新古典经济学的可持续性
   10.2.3 生态学中的可持续性
   10.2.4 生态经济学中的可持续性
  10.3 在知识不完全的条件下的决策
   10.3.1 不完全信息的项目评估
   10.3.2 不完备信息和环境
  10.4 预防性原则和最低安全标准
   10.4.1 预防性原则
   10.4.2 最低安全标准
   10.4.3 欧盟的预防性原则
   10.4.4 美国的预防性原则
  10.5 科学与预防性措施
  10.6 从政策原则到政策目标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11章 环境政策工具
  11.1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11.2 道德说服
   11.2.1 改变偏好
   11.2.2 偏好的种类
   11.2.3 在衡量和报告经济及环境绩效中的创新
  11.3 指令性工具
   11.3.1 不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11.3.2 最低技术要求
   11.3.3 污染活动发生地点的规定
  11.4 产权的提出
  11.5 税收
   11.5.1 为配置效率征税
   11.5.2 为仲裁标准设定的税收
   11.5.3 税收与商品市场
   11.5.4 环境税提供财政收入
  11.6 可交易的许可证制度
  11.7 最低成本原则
  11.8 环境绩效债券
  11.9 政策目标的相互依赖性
  小结
  关键词
  附录:碳税的投入-产出分析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四篇 国际视角
 第12章 国家组成的世界
  12.1 国际贸易
   12.1.1 比较优势原理
   12.1.2 本国赢家和输家
   12.1.3 比较优势原理的限定性条件
   12.1.4 贸易与环境——初步认识
  12.2 国际贸易模式
  12.3 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12.3.1 国际贸易的正面作用
   12.3.2 国际贸易的负面作用
  12.4 调控国际贸易的组织
   12.4.1 贸易措施——WTO准则
   12.4.2 多边环境协定
  12.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贸易规则
  12.6 全球化
   12.6.1 跨国公司与多国公司403小结407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13章 气候变化
  13.1 问题的性质与范围
   13.1.1 温室效应
   13.1.2 增强的温室效应
   13.1.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13.1.4 温室气体
   13.1.5 增强的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13.1.6 对增强的温室效应的反应
  13.2 问题解决的难度
   13.2.1 全球性公害
   13.2.2 公平问题
   13.2.3 复杂性和无知性
   13.2.4 能源利用与供应
  13.3 减排目标与手段
   13.3.1 设定一个全球目标
   13.3.2 手段
   13.3.3 国家主权与缓和温室效应
  13.4 问题的解决
   13.4.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3.4.2 《京都议定书》
   13.4.3 《京都议定书》的效果
   13.4.4 评估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练习题
 第14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
  14.1 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
   14.1.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14.1.2 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多快的速度丧失?
   14.1.3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会丧失得如此之快?
   14.1.4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丧失引人注目?
  14.2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很难解决?
   14.2.1 公共性
   14.2.2 公平
   14.2.3 不确定性
  14.3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
   14.3.1 异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14.3.2 保护哪个物种?
   14.3.3 栖息地保护和保护区
  14.4 生物多样性公约
   14.4.1 宗旨和原则
   14.4.2 手段
   14.4.3 评估
  小结
  关键词
  扩展阅读
  网站
  讨论题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