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172278
  • 1版
  • 150941
  • 0063158817-5
  • 平装
  • 16开
  • 2010年8月
  • 249
  • 164
  • 工学
  • 机械工程
  • TG801
  • 机械
  • 本专科
作者简介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机械零件几何量的精度设计以及常用的检测原理,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两大内容为主展开,以常见几何参数的公差项目、公差选择、标注和含义为重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互换性的基本理论和互换性在机械设计的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工程素质教育,把几何参数的检测方法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互换性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1.1.1  换性的概念
    1.1.2  互换性的分类
    1.1.3  互换性的作用
  1.2  加工误差与公差
    1.2.1  误差与公差
    1.2.2  测量与检验
  1.3  标准与标准化
    1.3.1  标准
    1.3.2  标准化
    1.3.3  国际标准化组织
  1.4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4.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国家标准
    1.4.2  优先数
  1.5  本课程任务及要求
    1.5.1  课程性质
    1.5.2  课程主要内容
    1.5.3  学习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
  2.1  概述
    2.1.1  测量技术基本概念
    2.1.2  长度基准和尺寸传递
    2.1.3  量块基础知识
  2.2  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2.2.1  测量器具的分类
    2.2.2  测量器具的基本测量参数
    2.2.3  测量方法分类
    2.2.4  检测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2.2.5  常用测量器具的测量原理、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2.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2.3.1  测量误差的概念
    2.3.2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2.3.3  测量误差的分类
  2.4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与量具选择
    2.4.1  误收与误废
    2.4.2  安全裕度
    2.4.3  测量器具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光滑圆柱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3.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
    3.1.1  有关孔与轴的术语
    3.1.2  有关尺寸的术语
    3.1.3  有关偏差和公差的术语
    3.1.4  有关配合的术语
  3.2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构成
    3.2.1  基准制
    3.2.2  标准公差系列
    3.2.3  基本偏差系列
    3.2.4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2.5  一般、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3.2.6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3.3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3.3.1  基准制的选择
    3.3.2  公差等级的选择
    3.3.3  配合的选择
    3.3.4  公差配合选择综合示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形状与位置公差
  4.1  概述
    4.1.1  形位公差相关概念
    4.1.2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和符号
    4.1.3  形位公差的标注
  4.2  形状公差
    4.2.1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4.2.2  形状公差及形状误差
  4.3  位置公差
    4.3.1  基准及分类
    4.3.2  定向公差与公差带
    4.3.3  定位公差与公差带
    4.3.4  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4.4  公差原则
    4.4.1  常用术语
    4.4.2  独立原则
    4.4.3  相关要求
  4.5  形位公差的选择
    4.5.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4.5.2  基准要素的选择
    4.5.3  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5.1  概述
    5.1.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5.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5.2.1  主要术语及定义
    5.2.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5.3  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
    5.3.1  评定参数的选用
    5.3.2  评定参数值的选用
  5.4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标注
    5.4.1  表面粗糙度基本符号及意义
    5.4.2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5.4.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5.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光滑极限量规
  6.1  概述
  6.2  量规设计
    6.2.1  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
    6.2.2  量规公差带
    6.2.3  量规结构
    6.2.4  量规技术要求
    6.2.5  工作量规设计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7.1  概述
  7.2  滚动轴承公差等级及其特点
    7.2.1  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
    7.2.2  滚动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特点
  7.3  滚动轴承配合选用
    7.3.1  套圈与负荷方向的关系
    7.3.2  负荷的大小
    7.3.3  其他因素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键和矩形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8.1  单键结合的互换性
    8.1.1  单键连接的几何参数
    8.1.2  单键连接的公差与配合
    8.1.3  单键轴槽与毂槽的测量
  8.2  矩形花键结合的互换性
    8.2.1  矩形花键的尺寸系列
    8.2.2  矩形花键连接的定心方式
    8.2.3  矩形花键连接的极限与配合
    8.2.4  矩形花键连接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8.2.5  矩形花键连接的标注代号
    8.2.6  矩形花键的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普通螺纹公差
  9.1  螺纹几何参数及其偏差对互换性的影响
    9.1.1  螺纹基本牙型及其几何参数
    9.1.2  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
  9.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9.2.1  普通螺纹的公差带
    9.2.2  螺纹公差带的选用
    9.2.3  普通螺纹的标记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配合
  10.1  齿轮的使用要求和加工误差
    10.1.1  齿轮传动的应用要求
    10.1.2  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10.2  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
    10.2.1  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检测项目
    10.2.2  传动工作平稳性的检测项目
  10.3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
    10.3.1  齿轮精度等级和等级确定
    10.3.2  齿轮精度的标注代号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尺寸链
  11.1  概述
    11.1.1  尺寸链的定义和特性
    11.1.2  尺寸链的组成
    11.1.3  尺寸链的种类
  11.2  用极值法计算尺寸链
    11.2.1  建立尺寸链
    11.2.2  解算尺寸链的方法
    11.2.3  极值法公式
    11.2.4  用极值法解装配尺寸链
    11.2.5  用极值法求工艺尺寸链
  11.3  保证装配精度的其他尺寸链计算方法
    11.3.1  分组互换法
    11.3.2  修配法
    11.3.3  调整法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