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67652
- 1
- 149269
- 0040180070-1
- 平装
- 16开
- 2013-01-29
- 300
- 316
- 哲学
- 哲学
本书章节目的安排按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基本定位来展开,突出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特征,并注意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更注重思想性的传授。这是本次教材编写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个新的认识。本书明确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教学内容。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第五章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作为独立一章。这是本书编写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个新的举措。教材编写中,各章节的具体编写注意针对西方哲学中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尤其是一些政治性的东西予以理论上的回应。
前辅文
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一、分析和综合
二、归纳和演绎
三、从抽象到具体
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三、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
二、技术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和内涵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
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
二、科学技术运行的国家治理
三、科学技术运行的人文引导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
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