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形象设计概论(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41184
  • 2版
  • 146146
  • 67232803-6
  • 16开
  • 2015-08
  • 221
  • 142
  • 艺术学
  • 设计学
  • B834.3
  • 艺术设计类
  • 高职
作者简介
周生力,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一级舞美设计师、教授,周生力,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一级舞美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形象设计师、教授,全国美发美容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部分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读专家。
主编《形象设计概论》、《形象设计美学》、《服饰设计与形象塑造》、《整体形象设计》,副主编《形象色彩设计》、《形象设计造型基础》、《化妆造型设计》、《服饰形象装扮艺术》和《发型设计与梳妆》。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等4项,参与中央财政支持国家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1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专业论文荣获全国高校艺术教学科学论文三等奖、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中华杯”服装论文评选三等奖、山东省第四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海南省高校艺术教学科学论文二等奖等10余项,指导的学生在海南省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技能大赛荣获金奖、银奖等多项。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针对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从形象设计的概念出发,诠释了形象设计的作用、特性、设计元素、形式美法则、构成及设计程序等内容,在知识上力求概念清晰明确、简明扼要,结构层次脉络清晰,可使读者对形象设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深入了解和认知。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人员及从事人物形象设计工作的人员参考,还可作为普通高校所有专业学生的选修读本。
目录
第一章 形象设计概述 001
第一节 形象设计概念 /002
一、形象设计的定义 /002
二、形象设计的特性 /005
三、形象设计的意义 /006
四、形象设计的作用 /007
五、形象设计的范畴 /008
第二节 形象设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009
一、形象设计与教育 /009
二、形象设计的研究对象 /010
三、形象设计的研究方法 /010
第三节 形象设计的职业素质 /010
一、形象设计的基本素质 /010
二、形象设计师的知识技能 /012
三、形象设计师的协调合作 /012
四、形象设计师的经营管理意识 /013
五、形象设计师的超越自我 /013
第二章 形象设计发展简史 015
第一节 形象设计的起源 /016
第二节 西方古代形象设计发展史 /018
一、古埃及人的形象设计 /018
二、古希腊人的形象设计 /019
三、古罗马人的形象设计 /020
四、中世纪人的形象设计 /021
五、16世纪人的形象设计 /023
六、17世纪人的形象设计 /024
七、18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前人的形象设计 /025
八、18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人的形象设计 /026
九、19世纪人的形象设计 /028
第三节 我国古代形象设计发展史 /029
一、先秦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29
二、秦汉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0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1
四、隋唐五代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3
五、宋朝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5
六、辽金元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6
七、明朝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8
八、清朝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39
第四节 现代形象设计发展概况 /040
一、1900~191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0
二、1910~192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1
三、1920~193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2
四、1930~194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4
五、1940~195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5
六、1950~196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6
七、1960~197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7
八、1970~198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48
九、1980~199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50
十、1990~2000年时期人的形象设计 /050
第三章 形象设计的设计元素 053
第一节 形象设计的形态元素 /054
一、点 /054
二、线 /055
三、面 /056
四、体 /058
第二节 形象设计的色彩元素 /059
一、色彩的概念 /059
二、色彩的基本属性 /060
三、色彩体系 /061
四、色彩的视觉心理 /064
五、个人色彩理论 /067
六、色彩搭配的形式原则 /071
七、流行色 /072
第三节 形象设计的光线元素 /074
一、光的基本性质和视觉传达 /074
二、光的造型 /074
三、光量 /075
第四节 形象设计的肌理元素 /077
一、肌理的美感 /077
二、肌理在形象设计中的审美表现 /077
三、形象设计中不同肌理的特征 /078
四、肌理在形象设计中的改造和运用 /081
第四章 形象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083
第一节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 /084
一、比例与尺度 /084
二、对称与均衡 /086
三、节奏与韵律 /087
四、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 /089
第二节 形象设计的错视及其利用 /091
一、图形错视 /091
二、色彩错视 /093
三、错视在形象设计中的利用 /094
第五章 形象设计的构成 097
第一节 发型设计 /098
一、发型设计的表现 /098
二、发型设计要素 /098
三、发型的分类 /099
四、发型的特性 /100
五、发型设计与头面部结构 /101
六、发型设计与体型 /104
七、发型在形象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 /104
第二节 化妆设计 /105
一、化妆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105
二、化妆设计的意义与作用 /106
三、化妆设计的美学原则 /107
四、化妆的分类 /107
五、化妆色的搭配 /108
六、化妆色与光色 /108
七、面部五官的审美与特征 /109
八、化妆工具与化妆品 /110
九、化妆设计的程序 /110
第三节 服饰设计 /112
一、服装设计的概念 /112
二、服装的分类 /113
三、服装设计三要素 /114
四、服装设计的特性 /114
五、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 /115
六、服装款式的选择 /116
七、服饰色彩的搭配 /117
八、饰品的种类与选择 /118
第四节 仪态塑造 /120
一、礼仪概述 /120
二、体态塑造 /121
三、仪容修饰 /125
四、服饰礼仪 /126
五、礼仪界域 /128
六、气质风度 /129
第六章 形象设计的程序 131
第一节 形象设计的构思 /132
一、构思灵感的来源 /132
二、引发构思的过程 /133
三、设计主题的确定 /133
四、设计构思的表达 /134
第二节 形象设计的定位 /136
一、形象设计定位的含义 /136
二、形象的观察与了解 /136
三、形象的原型分析与确定 /136
四、整体形象的定位 /137
第三节 形象设计的立体实施 /138
一、立体实施的过程 /138
二、立体实施的进入方式 /138
参考文献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