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3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14143256
  • 145893
  • 2014-03
  • F127
内容简介
  《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由郑长德教授的诸多有关空间经济学方面的文章组成。
  《空间经济学与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共十三章节,内容包括空间经济学:理论演进、基本模型与前沿展望、金融发展与经济地理、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集聚、增长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全球化与空间不平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等。
目录
第1章 空间经济学:理论演进、基本模型与前沿展望
 1.1 引言
 1.2 空间经济学:从前古典到新古典
 1.3 新经济地理学:第一代模型
 1.4 新经济地理学:第二代模型
 1.5 新经济地理学:第三代模型
 1.6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未来的方向
 1.7 新经济地理学:政策含义
 1.8 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地理
 2.1 引言
 2.2 模型假设
 2.3 模型的短期均衡
 2.4 模型的长期均衡
 2.5 启示与政策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第3章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3.1 引言
 3.2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FNEG模型与实证分析框架.
 3.3 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3.4 实证分析过程
 3.5 实证研究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集聚、增长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
 4.1 引言
 4.2 空间集聚、区域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4.3 中国经济增长一集聚一不平等:概览
 4.4 中国经济活动集聚一增长一区域不平等:基于全国数据的分析
 4.5 中国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区域不平等:基于省级行政区数据的分析
 4.6 结论与评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全球化与空间不平等——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5.3 全国经济全球化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
 5.4 地区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发展差距的关系
 5.5 结论和讨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一边缘困境
 6.1 问题的提出_
 6.2 经济景观的塑造:均匀分布还是核心一边缘分布
 6.3 边缘地区的发展:工业化或锁定
 6.4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跨越:蛙跳模型及其扩展
 6.5 政府干预与边缘地区的发展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
 7.1 引言
 7.2 区域协调发展的要义
 7.3 空间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马丁模型
 7.4 区域政策效应分析
 7.5 马丁模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
 8.1 引言
 8.2 区域政策分析: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
 8.3 促进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
 8.4 结论与评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旅游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和中国的证据
 9.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9.2 旅游业发展与工业化:经验事实
 9.3 旅游业发展与工业化:解释框架
 9.4 结论性评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密度一距离一分割:重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地理
 10.1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
 10.2 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密度、距离和分割
 10.3 民族地区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考察
 10.4 优化空间结构,重塑民族地区经济地理格局
 本章参考文献
第11章 西部民族地区的去工业化问题研究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特征
 11.3 边缘地区的去工业化:分析框架
 11.4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
 11.5 结论与评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12章 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多核心区间的边缘地区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
 12.3 武陵山片区经济洼地带发展概览:以恩施州为例
 12.4 对武陵山片区经济洼地发展的几点认识
 本章参考文献
第13章 双核心一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成渝经济区内经济洼地为例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三区域模型:分析框架
 13.3 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带发展概览:以内江市为例
 13.4 对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发展的几点启示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