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第二版)(配套电子课件)
¥39.00定价
作者: 奚旦立
出版时间:2014-04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
试读-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185846
- 2版
- 140519
- 49251357-7
- 平膜
- 16开
- 2014-04
- 419
- 262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X383
- 环境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绪论;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碳足迹水足迹环境足迹;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和清洁生产审核及能源审计案例。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在本学科领域的情况和水平。
本次修订在保留第一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进行了较大的补充、调整、修改和删减,主要增加了碳足迹水足迹环境足迹、化学品使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能源审计等内容。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环保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本次修订在保留第一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进行了较大的补充、调整、修改和删减,主要增加了碳足迹水足迹环境足迹、化学品使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能源审计等内容。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环保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发展1
111产业与环境3
112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13
12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15
第2章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17
21资源、能源的定义及分类17
211资源、能源的定义17
212资源、能源的分类18
213能源资源的储量和消耗21
214能源结构25
215能源效率27
216能源与环境29
22能源的清洁利用33
221煤的清洁利用33
222石油的清洁利用49
223核能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
合理开发58
224新能源的开发70
23资源、能源的再利用77
231资源、能源再利用的必要性
和可能性77
232资源、能源再利用的途径79
第3章碳足迹水足迹环境足迹84
31碳足迹的提出84
311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温室
气体问题84
312世界气候会议和碳足迹的提出86
313减少碳足迹的途径89
314产品碳足迹和碳审计89
32低碳和节能减排的关系90
33碳税、碳关税和碳交易91
34水足迹、环境足迹92
35化学品与人类94
第4章清洁生产97
41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97
411清洁生产的定义97
412清洁生产的内涵98
413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99
414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100
42清洁生产的工艺、清洁产品101
421清洁的原料、清洁工艺、
清洁产品101
422“绿色”和绿色产品102
423产品的环境标志103
424环境标志的作用106
425环境标志的法律保证107
426ISO 14020系列标准——环境
标志及声明110
43清洁生产评价122
431城市清洁生产评价122
432绿色GDP132
433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及
评价方法140
434生命周期评价154
435清洁生产体系157
44清洁生产促进法主要内容162
441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产生162
442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主要内容163
第5章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165
51清洁生产审核的由来和定义165
511清洁生产审核的发展概况165
512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165
52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166
53能源审计及方法167
531能源审计的目的167
532能源审计内容167
533能源审计的依据及方法168
534能源审计的程序168
535各种能源之间的转换关系173
第6章循环经济176
61“循环经济”产生过程176
611线性经济和循环经济176
612线性经济的弊病177
6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177
621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177
622实施3R原则的顺序178
623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179
624资源最优化的途径180
63循环经济的实施方式和类型180
631实施循环经济的几种思路180
632循环经济的产业类型183
633循环经济的技术类型184
634实施循环经济的基础保证185
第7章生态园区189
71从自然生态到人工生态189
711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89
71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90
713人控生态系统及其风险193
72生态工业园194
721工业园区和高新工业园区194
722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区195
723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实例197
724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实例200
73生态城市202
731城市的产生和演变202
732城市的作用和问题203
733生态城市内涵和特征204
734生态城市的评定指标205
735生态住宅及其评定指标208
74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208
741传统农业208
742石油农业209
743生态农业211
744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和
发展趋势211
第8章清洁生产审核及能源审
计案例21481某啤酒厂清洁生产审核案例214
811企业概况214
812生产工艺214
813清洁生产审核214
82某针织企业能源审计案例224
821审计目的和内容224
822企业基本情况225
823主要生产工艺和能源系统225
824能源管理系统233
825能源利用状况分析241
826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249
827审计结论251
附录253
附录1各国(组织)环境标志图253
附录2地球气候及冰川变化图258
参考文献260
11环境问题的发生及发展1
111产业与环境3
112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13
12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15
第2章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17
21资源、能源的定义及分类17
211资源、能源的定义17
212资源、能源的分类18
213能源资源的储量和消耗21
214能源结构25
215能源效率27
216能源与环境29
22能源的清洁利用33
221煤的清洁利用33
222石油的清洁利用49
223核能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
合理开发58
224新能源的开发70
23资源、能源的再利用77
231资源、能源再利用的必要性
和可能性77
232资源、能源再利用的途径79
第3章碳足迹水足迹环境足迹84
31碳足迹的提出84
311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温室
气体问题84
312世界气候会议和碳足迹的提出86
313减少碳足迹的途径89
314产品碳足迹和碳审计89
32低碳和节能减排的关系90
33碳税、碳关税和碳交易91
34水足迹、环境足迹92
35化学品与人类94
第4章清洁生产97
41清洁生产的定义、内容97
411清洁生产的定义97
412清洁生产的内涵98
413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方法99
414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100
42清洁生产的工艺、清洁产品101
421清洁的原料、清洁工艺、
清洁产品101
422“绿色”和绿色产品102
423产品的环境标志103
424环境标志的作用106
425环境标志的法律保证107
426ISO 14020系列标准——环境
标志及声明110
43清洁生产评价122
431城市清洁生产评价122
432绿色GDP132
433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及
评价方法140
434生命周期评价154
435清洁生产体系157
44清洁生产促进法主要内容162
441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产生162
442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主要内容163
第5章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165
51清洁生产审核的由来和定义165
511清洁生产审核的发展概况165
512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165
52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166
53能源审计及方法167
531能源审计的目的167
532能源审计内容167
533能源审计的依据及方法168
534能源审计的程序168
535各种能源之间的转换关系173
第6章循环经济176
61“循环经济”产生过程176
611线性经济和循环经济176
612线性经济的弊病177
6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177
621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177
622实施3R原则的顺序178
623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179
624资源最优化的途径180
63循环经济的实施方式和类型180
631实施循环经济的几种思路180
632循环经济的产业类型183
633循环经济的技术类型184
634实施循环经济的基础保证185
第7章生态园区189
71从自然生态到人工生态189
711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89
71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90
713人控生态系统及其风险193
72生态工业园194
721工业园区和高新工业园区194
722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区195
723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实例197
724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实例200
73生态城市202
731城市的产生和演变202
732城市的作用和问题203
733生态城市内涵和特征204
734生态城市的评定指标205
735生态住宅及其评定指标208
74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208
741传统农业208
742石油农业209
743生态农业211
744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和
发展趋势211
第8章清洁生产审核及能源审
计案例21481某啤酒厂清洁生产审核案例214
811企业概况214
812生产工艺214
813清洁生产审核214
82某针织企业能源审计案例224
821审计目的和内容224
822企业基本情况225
823主要生产工艺和能源系统225
824能源管理系统233
825能源利用状况分析241
826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249
827审计结论251
附录253
附录1各国(组织)环境标志图253
附录2地球气候及冰川变化图258
参考文献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