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0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

以下为《化工原理(上册)(第四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31949
  • 4版
  • 136548
  • 46214061-7
  • 平装
  • 16开
  • 2015-07
  • 501
  • 298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TQ02
  • 化工及相关专业
  • 本科
作者简介
齐鸣斋,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会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员,系主任 博导 教授,从事分离工程、化工单元操作的研究,涉及传热、精馏、吸收、萃取、干燥,以及化工生产装置标定、扩容改造。尤其是萃取分离和萃取设备的流体力学、传质速率和数学模型的研究,萃取操作的动态特性研究。化工废水预处理。化工过程模拟计算。负责并完成项目18个。
主讲化工原理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获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2005。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2004。 第三届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奖。
论文30余篇,参与译书1本,参与编书4本。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传递过程作为贯穿化工单元操作的主线,注意从典型实例的剖析中提炼若干重要的工程观点,以期提高读者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共7章,包括绪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液体的搅拌、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传热、蒸发。每章均有例题、习题、思考题。
  本书内容体系完整,概念论述清楚,突出工程特点,注重应用实践。
  本书可作为理工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化工及相关专业部门从事科研、设计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1
第1章流体流动/ 4
1.1概述4
1.1.1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4
1.1.2流体流动中的作用力5
1.1.3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7
1.2流体静力学7
1.2.1静压强在空间的分布7
1.2.2静力学方程的物理意义8
1.2.3压强的表示方法9
1.2.4压强的静力学测量方法9
1.3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11
1.3.1质量守恒11
1.3.2机械能守恒12
1.3.3动量守恒17
1.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18
1.4.1流动的类型19
1.4.2湍流的基本特征20
1.4.3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21
1.4.4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23
1.5阻力损失25
1.5.1两种阻力损失25
1.5.2湍流直管阻力损失的实验研究方法25
1.5.3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式27
1.5.4局部阻力损失28
1.6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32
1.6.1管路分析33
1.6.2管路计算34
1.6.3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41
1.7流速和流量的测定44
1.7.1毕托管44
1.7.2孔板流量计45
1.7.3转子流量计48
1.8非牛顿流体与流动50
1.8.1非牛顿流体的基本特性50
1.8.2非牛顿流体流动与减阻现象51
习题53
思考题62
符号说明63
参考文献64
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 65
2.1概述65
2.2离心泵66
2.2.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66
2.2.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70
2.2.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和组合操作72
2.2.4离心泵的安装高度74
2.2.5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76
2.3往复泵79
2.3.1往复泵的作用原理和类型79
2.3.2往复泵的流量调节79
2.4其他化工用泵80
2.4.1非正位移泵80
2.4.2正位移泵82
2.4.3各类化工用泵的比较与选择83
2.5气体输送机械84
2.5.1通风机84
2.5.2鼓风机86
2.5.3压缩机86
2.5.4真空泵88
习题90
思考题92
符号说明93
参考文献93
第3章液体的搅拌/ 94
3.1概述94
3.1.1搅拌器的类型94
3.1.2混合效果的度量97
3.2混合机理98
3.2.1搅拌器的两个功能98
3.2.2均相液体的混合机理98
3.2.3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机理99
3.3搅拌器的性能100
3.3.1几种常用搅拌器的性能100
3.3.2改善搅拌效果的措施101
3.4搅拌功率102
3.4.1搅拌器的混合效果与功率消耗102
3.4.2功率曲线103
3.4.3搅拌功率的分配105
3.5搅拌器的放大106
3.6其他混合设备107
习题109
思考题109
符号说明109
参考文献110
第4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111
4.1概述111
4.2颗粒床层的特性111
4.2.1单颗粒的特性111
4.2.2颗粒群的特性112
4.2.3床层特性115
4.3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116
4.3.1颗粒床层的简化模型116
4.3.2量纲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的比较119
4.4过滤过程119
4.4.1过滤原理119
4.4.2过滤过程的数学描述122
4.4.3间歇过滤的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125
4.4.4洗涤速率与洗涤时间128
4.4.5过滤过程的计算129
4.5过滤设备和操作强化130
4.5.1过滤设备130
4.5.2加快过滤速率的途径136
习题137
思考题139
符号说明139
参考文献139
第5章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 140
5.1概述140
5.2颗粒的沉降运动140
5.2.1流体对固体颗粒的曳力140
5.2.2静止流体中颗粒的自由沉降142
5.3沉降分离设备146
5.3.1重力沉降设备146
5.3.2离心沉降设备148
5.3.3力学分离方法的选择153
5.4固体流态化技术154
5.4.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155
5.4.2实际的流化现象155
5.4.3流化床的主要特性156
5.4.4流化床的操作范围158
5.4.5改善流化质量的措施159
5.5气力输送160
5.5.1概述160
5.5.2气力输送装置161
5.5.3稀相输送的流动特性163
习题164
思考题165
符号说明166
参考文献166
第6章传热/ 167
6.1概述167
6.1.1简介167
6.1.2传热过程169
6.2热传导170
6.2.1傅里叶定律和热导率170
6.2.2通过平壁的定态导热过程171
6.2.3通过圆筒壁的定态导热过程172
6.2.4通过多层壁的定态导热过程173
6.3对流给热175
6.3.1对流给热过程分析175
6.3.2对流给热过程的数学描述177
6.3.3无相变的对流给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179
6.4沸腾给热与冷凝给热184
6.4.1沸腾给热184
6.4.2沸腾给热过程的强化186
6.4.3蒸汽冷凝给热187
6.4.4冷凝给热系数187
6.4.5其他影响冷凝给热的因素及强化措施190
6.5热辐射191
6.5.1固体辐射191
6.5.2气体辐射199
6.6传热过程的计算200
6.6.1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201
6.6.2传热过程基本方程式204
6.6.3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207
6.6.4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209
6.6.5非定态传热过程的拟定态处理216
6.7换热器217
6.7.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217
6.7.2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220
6.7.3换热器的其他类型229
习题234
思考题239
符号说明239
参考文献240
第7章蒸发/ 241
7.1概述241
7.1.1蒸发操作的目的和方法241
7.1.2蒸发操作的特点241
7.2蒸发设备242
7.2.1各种蒸发器242
7.2.2蒸发器的传热系数245
7.2.3蒸发辅助设备246
7.3单效蒸发计算247
7.3.1物料衡算247
7.3.2热量衡算248
7.3.3蒸发速率与传热温度差249
7.3.4单效蒸发过程的计算250
7.4蒸发操作的经济性和多效蒸发251
7.4.1衡量蒸发操作经济性的方法251
7.4.2蒸发操作的节能方法252
7.4.3多效蒸发过程分析254
习题256
思考题256
符号说明257
参考文献257
附录/ 258
一、部分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258
二、水与蒸汽的物理性质258
三、干空气的物理性质(p=101.33kPa)261
四、液体及水溶液的物理性质262
五、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275
六、固体性质281
七、管子规格283
八、泵与风机286
九、换热器289
十、标准筛目295
十一、气体常数R296
十二、量纲分析方法和π定理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