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出版社
- 9787010135175
- 127694
- 2014-06
- D62
内容简介
刘世华著的《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民主政治模式形成、样态和运作形式的学术专著。首先,通过分析制约中嘲政治演进的本土化因素,阐明了中国式民主的国情基础和目标定位;其次,通过比较研究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民主要及其特征,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再次,在阐释中国民主政治模式促进国家清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进-步发展的方略。
本书既关照政治道路的纵向发展,又注重政治系统的横向结构和联动关系,对构建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体系、扩大中国式民主的世界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既关照政治道路的纵向发展,又注重政治系统的横向结构和联动关系,对构建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体系、扩大中国式民主的世界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国情基础
第一节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二、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有力制约
三、近代以来历史主题的内在规定
第二节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历史由来
一、人民民主是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逻辑结果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于救亡与启蒙的历史进程
三、依法治国是新一代领导人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结论
第三节 救亡与启蒙视域下的协商民主
一、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主题规定了协商民主的必然性
二、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促进了协商民主的可能性
第二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议会民主进步性的评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议会民主的历史站位
三、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必要性
第二节 列宁的人民民主思想
一、列宁人民民主思想的内涵
二、列宁加强人民民主建设的思想
三、列宁人民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三节 孙中山的“中国式民主”思想
一、孙中山对议会民主的实践与反思
二、孙中山中国式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孙中山中国式民主的制度特色 .
四、孙中山中国式民主的实现路径
五、孙中山中国式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作为前提要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中国的政党是追求民主化的产物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诉求与政治使命
三、稳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关键在党
第二节 作为核心要素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一、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及启示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代议制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 作为支撑要素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五四宪法”的民主政治意蕴
二、“五四宪法”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
三、现行宪法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作为内在灵魂的“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式民主的灵魂
三、中国式民主是“以人为本”的制度化载体
第四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特色体现
第一节 中国式民主的社会主义属性
一、不是以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三权分立”
三、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而不是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第二节 中国式民主的实践创造
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
二、代议民主与基层民主相促进
第三节 中国式民主的成长路径
一、既立足国情又借鉴和吸纳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二、既坚持顶层设计又鼓励实践创新
三、以党内民主促进和引领人民民主
第五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运行状态
第一节 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状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规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提高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
第二节 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的成就与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
二、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三、普法教育渐趋强化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与推进目标
一、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三、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四、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风险与机遇并存
第四节 民众政治参与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及其发展空间
一、社会的自由空间大幅提升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途径逐步拓宽
第六章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推进方略
第一节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凝聚中国式民主共识
一、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民主压力
二、关于民主问题的歧义与纷争
三、在中国的政治实践基础上培育民主共识和民主自信
第二节 双向激发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
一、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二、集中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构成
三、集中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一大优势
第三节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多元互动
二、促进现有协商民主体制机制有效运行
三、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第一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国情基础
第一节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二、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有力制约
三、近代以来历史主题的内在规定
第二节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历史由来
一、人民民主是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逻辑结果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于救亡与启蒙的历史进程
三、依法治国是新一代领导人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结论
第三节 救亡与启蒙视域下的协商民主
一、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主题规定了协商民主的必然性
二、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促进了协商民主的可能性
第二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议会民主进步性的评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议会民主的历史站位
三、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必要性
第二节 列宁的人民民主思想
一、列宁人民民主思想的内涵
二、列宁加强人民民主建设的思想
三、列宁人民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三节 孙中山的“中国式民主”思想
一、孙中山对议会民主的实践与反思
二、孙中山中国式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孙中山中国式民主的制度特色 .
四、孙中山中国式民主的实现路径
五、孙中山中国式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作为前提要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中国的政党是追求民主化的产物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诉求与政治使命
三、稳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关键在党
第二节 作为核心要素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一、毛泽东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探索及启示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代议制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 作为支撑要素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五四宪法”的民主政治意蕴
二、“五四宪法”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
三、现行宪法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作为内在灵魂的“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坐标与现实维度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式民主的灵魂
三、中国式民主是“以人为本”的制度化载体
第四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特色体现
第一节 中国式民主的社会主义属性
一、不是以自由主义或保守主义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三权分立”
三、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而不是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第二节 中国式民主的实践创造
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
二、代议民主与基层民主相促进
第三节 中国式民主的成长路径
一、既立足国情又借鉴和吸纳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二、既坚持顶层设计又鼓励实践创新
三、以党内民主促进和引领人民民主
第五章 中国民主模式的运行状态
第一节 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状态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规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加强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提高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
第二节 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的成就与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
二、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三、普法教育渐趋强化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与推进目标
一、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三、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四、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风险与机遇并存
第四节 民众政治参与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及其发展空间
一、社会的自由空间大幅提升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途径逐步拓宽
第六章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推进方略
第一节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凝聚中国式民主共识
一、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民主压力
二、关于民主问题的歧义与纷争
三、在中国的政治实践基础上培育民主共识和民主自信
第二节 双向激发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
一、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二、集中是党内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构成
三、集中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一大优势
第三节 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多元互动
二、促进现有协商民主体制机制有效运行
三、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