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电子课件) / 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规划教材
¥42.00定价
作者: 熊建武,周进主编
出版时间:2018-1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457732
- 1版
- 127288
- 65228630-3
- 平装
- 16开
- 2018-12
- 477
- 312
- 工学
- 机械工程
- TG801
- 机械工程类
- 高职
内容简介
熊建武、周进主编的《公差配合与测量》分为两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丰富的图表讲述公差配合与测量。第1篇(公差配合及其选用)系统介绍了公差配合基本知识、尺寸公差、极限配合及其选用、几何公差及其选用、表面结构特征及其选用、滚动轴承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螺纹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圆锥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等内容。第2篇(机械零件的测量)系统介绍了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常用典型零件的检测、轴套类零件的测量、表面结构特征的测量,螺纹的测量、键与花键的测量,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的设计等内容。
本书适合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汽车维修与选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仪器仪表检测等机械制造类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焊接技术应用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使用,还可供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模具生产管理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适合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汽车维修与选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仪器仪表检测等机械制造类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焊接技术应用等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使用,还可供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模具生产管理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绪论 课程的特点与学习目标
0.1 本课程的地位与性质
0.2 本课程的特点
0.3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
第1篇 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模块1 公差配合基本知识的了解
1.1 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及其意义
1.2 机械零件的标准化及其意义
1.3 机械零件的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4 机械零件的加工误差与公差
复习与思考题1
模块2 尺寸公差、极限配合及其选用
2.1 公差与配合
2.2 尺寸偏差与公差
2.3 孔和轴的配合与配合制
2.4 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系列
2.5 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及其选用
2.6 大尺寸机械零件公差配合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2
模块3 几何公差及其选用
3.1 几何公差基本术语的了解
3.2 几何公差的类型与符号
3.3 几何公差的标注与识读
3.4 几何公差的定义、标注和解释
3.5 公差原则与要求
3.6 机械零件几何公差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3
模块4 表面结构特征及其选用
4.1 国家标准中表面结构特征的概念及其由来
4.2 表面结构的评定参数及其系列值
4.3 表面结构特征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4.4 选用新国家标准的注意事项
4.5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4.6 机械零件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4
模块5 滚动轴承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5.1 滚动轴承的代号
5.2 滚动轴承的公差
5.3 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
复习与思考题5
模块6 螺纹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6.1 螺纹的基本牙型与几何参数
6.2 普通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
6.3 螺纹中径合格性判断条件
6.4 普通螺纹公差配合与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
6.5 机床丝杠、螺母公差配合
复习与思考题6
模块7 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7.1 键联接及其类型
7.2 平键联接公差配合与表面结构特征要求的选用
7.3 花键联接公差配合与表面结构特征要求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7
模块8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8.1 圆锥配合的特点及主要参数
8.2 圆锥配合类型及其形成和影响因素分析
8.3 圆锥公差与表面结构特征要求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8
第2篇 机械零件的测量
模块9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9.1 测量与测量仪器的类型
9.2 金属直尺、内外卡钳与塞尺及其使用
9.3 量块及其使用
9.4 游标类量具及其使用
9.5 千分尺类量具及其使用
9.6 机械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9.7 角度量具及其使用
9.8 其他测量仪器简介
9.9 测量新技术与新型测量仪器
复习与思考题9
模块10 常用典型零件的检测
10.1 残缺圆柱面的检测
10.2 角度的检测
10.3 圆锥的检测
10.4 箱体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10
模块11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11.1 轴径的测量
11.2 孔径的测量
11.3 长度的测量
11.4 锥度的测量
11.5 圆度误差的测量
11.6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11
模块12 表面结构特征的测量
12.1 用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12.2 用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复习与思考题12
模块13 螺纹的测量
13.1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
13.2 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13.3 用影像法测量螺纹中径、螺纹和牙型半角
复习与思考题13
模块14 键与花键的测量
14.1 单键联接中键槽的检测
14.2 花键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14
模块15 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的设计
15.1 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种类
15.2 工作量规的设计
复习与思考题15
附录
附录A 测量常用术语
附录B 测量方法的分类
附录C 测量误差的分类、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附录D 常用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附录E 圆周等分系数表
附录F 圆弧长度计算表
附录G 内圆弧与外圆弧计算
附录H V形槽宽度、角度计算
附录I 燕尾与燕尾槽宽度计算
附录J 内圆锥与外圆锥计算
附录K 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
附录L 测量常用计算方法
附录M 最小条件评定法
参考文献
绪论 课程的特点与学习目标
0.1 本课程的地位与性质
0.2 本课程的特点
0.3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
第1篇 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模块1 公差配合基本知识的了解
1.1 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及其意义
1.2 机械零件的标准化及其意义
1.3 机械零件的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4 机械零件的加工误差与公差
复习与思考题1
模块2 尺寸公差、极限配合及其选用
2.1 公差与配合
2.2 尺寸偏差与公差
2.3 孔和轴的配合与配合制
2.4 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系列
2.5 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及其选用
2.6 大尺寸机械零件公差配合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2
模块3 几何公差及其选用
3.1 几何公差基本术语的了解
3.2 几何公差的类型与符号
3.3 几何公差的标注与识读
3.4 几何公差的定义、标注和解释
3.5 公差原则与要求
3.6 机械零件几何公差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3
模块4 表面结构特征及其选用
4.1 国家标准中表面结构特征的概念及其由来
4.2 表面结构的评定参数及其系列值
4.3 表面结构特征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4.4 选用新国家标准的注意事项
4.5 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4.6 机械零件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4
模块5 滚动轴承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5.1 滚动轴承的代号
5.2 滚动轴承的公差
5.3 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
复习与思考题5
模块6 螺纹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6.1 螺纹的基本牙型与几何参数
6.2 普通螺纹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
6.3 螺纹中径合格性判断条件
6.4 普通螺纹公差配合与表面结构要求的选用
6.5 机床丝杠、螺母公差配合
复习与思考题6
模块7 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7.1 键联接及其类型
7.2 平键联接公差配合与表面结构特征要求的选用
7.3 花键联接公差配合与表面结构特征要求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7
模块8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其选用
8.1 圆锥配合的特点及主要参数
8.2 圆锥配合类型及其形成和影响因素分析
8.3 圆锥公差与表面结构特征要求的选用
复习与思考题8
第2篇 机械零件的测量
模块9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9.1 测量与测量仪器的类型
9.2 金属直尺、内外卡钳与塞尺及其使用
9.3 量块及其使用
9.4 游标类量具及其使用
9.5 千分尺类量具及其使用
9.6 机械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9.7 角度量具及其使用
9.8 其他测量仪器简介
9.9 测量新技术与新型测量仪器
复习与思考题9
模块10 常用典型零件的检测
10.1 残缺圆柱面的检测
10.2 角度的检测
10.3 圆锥的检测
10.4 箱体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10
模块11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11.1 轴径的测量
11.2 孔径的测量
11.3 长度的测量
11.4 锥度的测量
11.5 圆度误差的测量
11.6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11
模块12 表面结构特征的测量
12.1 用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12.2 用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复习与思考题12
模块13 螺纹的测量
13.1 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
13.2 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13.3 用影像法测量螺纹中径、螺纹和牙型半角
复习与思考题13
模块14 键与花键的测量
14.1 单键联接中键槽的检测
14.2 花键的检测
复习与思考题14
模块15 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的设计
15.1 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种类
15.2 工作量规的设计
复习与思考题15
附录
附录A 测量常用术语
附录B 测量方法的分类
附录C 测量误差的分类、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附录D 常用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附录E 圆周等分系数表
附录F 圆弧长度计算表
附录G 内圆弧与外圆弧计算
附录H V形槽宽度、角度计算
附录I 燕尾与燕尾槽宽度计算
附录J 内圆锥与外圆锥计算
附录K 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
附录L 测量常用计算方法
附录M 最小条件评定法
参考文献